前房麻醉下囊膜上倾斜碎核法在高度近视硬核白内障术中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_h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房麻醉下囊膜上倾斜碎核法在高度近视硬核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在万州阳光眼科医院采用0.4%奥布卡因表麻后,再用1%的利多卡因前房麻醉下"囊膜上倾斜碎核法",对82例(86只眼)眼轴≥28.5 mm,核为Ⅳ级以上的高度近视硬核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钛针对核中周部刻一浅槽,用高负压吸住一端的核的赤道部脱离至前囊上呈倾斜状,然后劈核钩插入核中周边的底部对撞分裂将核倾斜劈开一个小范围的核块,如此反复,将其乳化吸除。

结果

术中无一例发生悬韧带断离,超声乳化过程中有3例后囊膜破裂(3.65%),经过前部玻璃体切割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52只眼(64.46%)裸眼视力≥0.3,72只眼(83.72%)矫正视力≥0.5,有3只眼因高度近视黄斑变性,术后视力未提高。术后角膜水肿,多在术后3~5 d消失。无一例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和视网膜脱离。

结论

前房麻醉下囊膜上倾斜碎核法对高度近视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防止术中瞳孔缩小,且有散大瞳孔的作用。囊膜上倾斜碎核技术减轻了劈核时对嚢袋及悬韧带的压力,避免了悬韧带断离、后囊破裂和晶状体脱位的发生,对眼内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易掌握,是白内障硬核处理技术的一种实用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帕金森病伴疼痛的情况,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52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伴疼痛组149例和不伴疼痛组(对照组)103例.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其性别、年龄、是否应用
乳腺癌的预后除与原发肿瘤的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况、月经状况、病人的年龄有关外 ,某些肿瘤标志物可提示其预后。尤其近年来在癌基因及其各种异种蛋白、肿
目的观察低剂量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伴有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PED)的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分析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FFA与OCT确诊伴有浆液性PED的慢性CSC患者29例(35只眼)。男24例,女5例,双眼患者6例,平均年龄(41±7.
【摘 要】目的:探究普林格尔仪器治疗联合手法按摩、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对治疗临床上产后乳房胀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在产后患有乳房胀痛的患者24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的患者应用手法按摩联合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应用普林格尔仪器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乳腺管的疏通情况等。结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真性分开过强型、类似分开过强型、基本型、集合不足型四种类型间歇性外斜视与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AC/A)的关系。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4年2~9月在山东省立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80例,应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对患儿进行戴镜注视6 m和33 cm调节性视标的第一眼位的斜视度测量,采用看远梯度法进行AC/A的测定。采用1 h单眼诊断性遮盖试验、按照Buria
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骨折远端内倾是引起肘内翻畸形的最主要原因.文献对手术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报道较少,本院自2002年3月-2007年12月对16例成人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肠胃炎(食滞湿阻证)患者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02月期间,科室急性肠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已证实经典有效的藿香正气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有19例患者治愈,13例患者显效,17例患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
期刊
本文就近来国内外有关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n1 抗癫瘸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副作用的关系抗癫痫药物基本的作用机制有三rn个:①增加脑内γ-氨基丁酸(GABA)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