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台 激趣 提升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u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习作教学是个复杂的研究领域,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对于教师来说,觉得习作课不好上,也不知怎么上才好;对于学生来说,害怕习作,也不知道怎么写才好。课堂上写不出来,只有靠课下东抄西凑来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是费时多的低效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面对这大量的矛盾和困惑,特别需要去探寻其源。因此,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习作的要求提出了“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一年的研究实践,我在习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搭建平台,活动引路
  在研究实践中,我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
  (一)与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一问题,我平时十分重视加强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和经典名篇。其次,还重视模仿写作训练。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在学生读懂原文,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弄清所表达的中心后,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到逐步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与“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相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才能扩大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我根据区教研室部署,认真开展 “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每学期最少共同读一本书,每星期最少上一节读书交流课,制订读书计划,定期将活动情况上报学校。利用交流课时间,指导学生如何记读书笔记,开展推荐好书活动,推荐一些优秀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定期举行故事会、演讲赛、诵读比赛等活动。实践证明,学生阅读兴趣逐渐增强,脑子里积累的词汇逐渐丰富起来,写起作文就会心笔一致、左右逢源。
  (三)与教师研讨相结合
  同伴互助,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研究实验中,我注重发挥同伴互助的优势,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和同组教师进行多次磨课教研,在全校交流,并交流习作教学点滴经验谈,结合教研室活动,撰写“习作教学经验谈”,通过研讨活动,提升了自己的习作教学能力。
  (四)与学生竞赛相结合
  学生好胜心强,为了激励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我先后组织开展了“书是甜的”“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家乡美”“第十二届中国华人征文大赛”等习作征文活动,同时在班里开辟习作专栏,并把在活动中出现的好的文章编写第一本优秀习作集《苗圃青青》,大大激励了学生的习作意识,为提升习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成效显著,素养提升
  (一)激发兴趣,方法多样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努力探索出了不同的激趣方法。
  ① 加分激趣。“分分,学生的命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虽然不看重分数,但是在学生眼中,分数还是相当重要。低中年级学生词汇量少,缺乏运用能力,为了激励学生运用优美词句,就采用加分制,每用一个好词加5分,一个精彩句子加10分,这样学生就会绞尽脑汁运用词语。发作文的时候是最热闹的。“我加了35分”“我加了40分”……声音此起彼伏,小脸上洋溢着微笑。久而久之,学生运用优美词句逐渐成了习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化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从而达到谙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②成果激趣。强烈的成就感会给人以前进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爱表现,教学中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展示活动,并把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作品集中起来,编辑了习作集《苗圃青青》。
  ③活动激趣。结合区教研室开展的“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我积极动脑子想办法,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活动。 教育家赞可夫也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如:展评积累摘抄本,“博览群书好少年”,开展故事大王评比等活动,把它看成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大好时机,使读写有机结合起来。正是有了这样丰富的课外积累,学生习作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另外,组织学生到夕阳红敬老院、太阳村等参观,为他们捐衣、捐款、表演,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④练笔激趣。片断练习是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最有效的措施。我校教师利用教材或补白、或想象、或仿写、或续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练笔,抓住精彩地方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自信,让学生不再惧怕习作。
  (二)加强研究,探索模式
  除了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工夫,我在运用优美词句上进行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出了“激趣导入——积累优美词句——引导运用——感受好处”的教学模式。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了运用优美词句的教学模式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多种方法,在实践中,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我,不断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研究态度和
当前,许多专家学者都强调了主体教学的重要性,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的个性的主导方面,是人发展的核心内容。为此,我们把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上,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上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认识事物,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习的兴趣, 它是推动学生去探
【摘 要】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必须适合我国国情,以中小学教育实际为基础。 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焦点。数学课程改革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这些一直是国际范围内数学课程改革的主题。由于国情不同、大纲各异,因此切忌将我国大纲与其他国家大纲盲目乱比。本文就此将展开一系列的数学课程改革讨论。  【关键词】数学课程改革;学生综合能力;课程的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无为地拓知创新未知的知识及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模拟、探究科学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创新意识  意识是指事物个体引起行为的一种动力,并有维持力与方向共同作用的,人类和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意识驱动下进行,创新意识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心理动力,新颖别致的教学形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促进创新意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都很强,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却非常有限,在很多涉及现实生活的方面,他们都不能彻底理解其内涵。如何教好这门看似呆板却时刻都在变化的科目,是现阶段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老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以望能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态度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一味被动地识字,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仅一年级就要求识字量达到1800个,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识字。所以,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开发学生的潜
背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方法,今后他们所有的知识几乎都要以记忆为基础,所以,在小学打好了背诵的基本功,对于他们今后在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做好这项工作,我觉得应该让学生从下面几点做起。  一、要让学生明白背诵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背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通过背诵既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又使他们学到了比较多的知识。比如,要到达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