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un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主导。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和满足学生“学会”,更在于引导他们“会学”。
  第一,以教学激情影响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染,进而产生共鸣。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情、动作流露的真情实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饱满的教学情绪对学生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心情愉悦地走进课堂,学生一般也会情绪高涨,这样就会使学习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如果教师情绪低沉,精神不振,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第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其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第三,善用漫画增添情趣。漫画生动形象、直观幽默,政治课教学内容枯燥、抽象,利用漫画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幽默性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其智力因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地利用漫画,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所学知识。
  第四,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眼里只有规规矩矩的学生,那些爱问好动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但不会被提问,有时甚至受到斥责,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他还说:“学问、学问,贵在于问。”因此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知道,疑问是创造的先导,当有了解决问题的需要时,大脑才能活跃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认识史就是一部怀疑和标新的历史。爱因斯坦精辟地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技术的真正进步。”提问题是学生的天性,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是创造的萌芽。教师应以尊重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条件,以自主为核心,注意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探索作答。课堂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回答问题新颖、独特、标新立异的学生,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不迷信课本固有的答案,积极思考,追求创新。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一种理论和实践。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现
一、基本情况浙江省浙能清洁油品生产储运项目位于嘉兴港乍浦港区三期围堤内,分两期建设,一、二期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为7.21亿元,占地约233亩,预计实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课堂教学主要的辅助手段。    一、发挥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性中的多种媒体信息集成控制性,在教学应用中最为普遍,其优势如下:  1.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大的信息量,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