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点滴初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和其它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
  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練而逐渐形成的。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使之进入一种“乐读爱读”的境地,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让学生真正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快乐的事。
  二、掌握阅读的方法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求知的旺盛时期,也是阅读最佳时期,在这珍贵的阅读时间里,怎样才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阅读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
  首先教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材料。高效率的阅读教学,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阅读面要广泛,学生的个性、情趣差别都很大,应该鼓励他们自选有益的课外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教学参考书、文学名著、科普性知识读物等,在学生阅读书籍的源头把好关,学生慢慢就会养成在阅读中“雅俗共赏”,真正“博览群书”的习惯。
  其次教学生学会用圈点批注法。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用好圈点批注这一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中学生由于阅历的局限以及过分的追求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流于表面。而圈点批注这一阅读方法,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阅读名著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人物形象的语句、段落、篇章,加以品味,能够迅速把握人物的形象。圈点批注这一传统阅读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再次教学生学会用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的目的,应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方法实际上是人们为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而在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阅读行为方式与手段的总和。阅读主要是一种感知过程,有效阅读方式本质上是感知与思维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这可以说是提高学生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知道,学生的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维度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野;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这样思维常常只是混合、精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用自己语言叙述——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读、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录下“智慧的火花”,写下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阅读 不但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而且他们能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更多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他们主动思考,引导他们关注自身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与文本、同学之间的交流,汲取一切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不断地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展开教学工作,跟以往进行比较反思,有一下几点思考需要引起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改变了自己在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角色:将要讲述的内容为自己编好“剧本”,然后自己在讲坛上尽情演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是给学生编好“剧本”,为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从学生兴趣、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出发,以任务为途径,调动学生内在动机,关注学习过程。这正符合新课标下对听力教学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探讨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其特点,研究任务型教学法的在英语听力中的作用,指出目前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英语听力任务型教学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任务型教学;听力  英语的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划分为五个方面。其中包括
摘 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用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人。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充分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不断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倡导情感累积效应,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凸显。  关键词:教学理念;情感体验;感悟;兴趣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我们应该努力
2011年2月6日《新华网》上有一篇题为《怎样防止房租借调控撑杆跳》的文章报道:近日深圳五大银行均出台新规,对首套房贷款利率停止优惠政策。调控楼市的目的是控制房价,但以
摘 要:谈到舞蹈,自然离不开音乐。舞蹈的呈现,不仅需要舞者,更离不开音乐中跃动旋律的配合。自古以来,好像从人们对舞蹈有记载开始,就有“诗乐舞”一体之说。随着当今社会不断的发展和深入的改革,教育事业中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人们将目光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中小学教育当中去。为了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将舞蹈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平时的音乐教育中加入舞蹈的元素,兼顾舞蹈与音乐一体
摘 要:讲评课是数学授课的一种重要形式,但讲评课的落实情况很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讲评课仍是老师的“一言堂”,讲评课重量轻质,讲评课后的效果检验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改进。要提高初中数学讲评课授课效果,必须讲求一定的策略:讲评课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讲评课要抓典型、重启发,讲评课要注意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策略,还要重视讲评课后的效果检验。  关键词:讲评课;教学模式;现状与问题;策略  讲评课是数学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前教育这一阶段.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成长规律,并结合具
摘 要:作文评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方法不得当,评改会消耗教师大量的时间,而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停滞不前。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评改方法,如除了自己评改外,还鼓励学生自评、互评,甚至可以鼓励家长参与评改,或是通过电脑指导学生修改。方法灵活多变,不但节约了教师的时间,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作文评改;自评;互评;家长;教师;电脑  鲁迅先生说:“好文章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必须有创新,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要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具有对物理不断探究的兴趣,学生就会不断进步,教育教学效果就会逐渐得到体现。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  物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
摘 要:体育课、训练课的准备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基本教材内容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准备,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认真抓好准备活动的备课,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安排好每节课的准备活动,是保证上好每节课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浅析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几个问题,准备活动应考虑的因素和问题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学体育;准备活动;问题;建议  一、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