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几个建议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ghh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训练课的准备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基本教材内容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准备,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认真抓好准备活动的备课,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安排好每节课的准备活动,是保证上好每节课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浅析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几个问题,准备活动应考虑的因素和问题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学体育;准备活动;问题;建议
  一、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運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 缩其时间的现象;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体育教师应给学生分析讲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二、准备活动缺乏中学特点
  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整个中学都在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游戏带有趣味性、新奇性,才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中学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四、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和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一个队形、一个位置、一种形式、一套徒手操,长期下去,学生兴趣索然。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要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在编排上应根据人体机能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准备活动的顺序,通常情况下要先从中心部位开始,即人体内脏器官部位开始,从躯干的背部、腹部、胸部,再到下肢、颈部和上肢,也可以从头颈部—上肢、躯干—下肢部位的顺序做。首先应该活动开大肌肉群和大关节,再活动开小肌肉群和小关节。专门性准备活动可安排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使其与基本部分自然衔接起来,在准备活动中,整理或放松活动不宜安排。在组织指导上应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水平有选择地合理安排。 也可让学生实际编排准备活动:在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准备活动练习和编排准备活动的原则方法之后,就可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某课的基本教材,自编准备活动,编好后上交给教师批阅。教师从中挑选出几份编排得比较好的(可以点名)和不好的(不要点名),当众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并择机组织实施。
  六、对准备活动的质量重视不够
  准备活动具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价值,对培养学生正确姿态,增强体质,发展较差肌肉群,特别是对小肌肉群和关节韧带的发展以及掌握基本技术动作都有积极作用,有些老师对此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掌握其难度、强度、时间、次数与学生年龄特点、水平、气候及与基本教材的关系。例如:夏季气温高,准备活动可选择伸展训练,发展柔韧性,选择徒手操、放松的舞蹈、健美操、球操等内容。时间可相对较短;冬季气温低,要提高人体温度、克服肌肉粘连、暖和身体,选择慢跑和各种跑跳练习较适宜。时间要相对延长。
  综上所述,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完善、使之朝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冉清全、易学、丰孝法,现代体育准备活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3]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体育心理学,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
  [4]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李祥.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6]卢义锦、姚士硕,人体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近年来,增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已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大家都在开发、利用多种资源,引导学生多途径识字。虽然有一定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往往从自已的主观愿望出发,无视学生学习的需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容器,任意进行“灌输”、“注入”,致使一部分学生对识字感到厌烦。如何做到增大识字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教学中,我着重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和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展开教学工作,跟以往进行比较反思,有一下几点思考需要引起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改变了自己在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角色:将要讲述的内容为自己编好“剧本”,然后自己在讲坛上尽情演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是给学生编好“剧本”,为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从学生兴趣、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出发,以任务为途径,调动学生内在动机,关注学习过程。这正符合新课标下对听力教学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探讨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其特点,研究任务型教学法的在英语听力中的作用,指出目前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英语听力任务型教学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任务型教学;听力  英语的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划分为五个方面。其中包括
摘 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用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人。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充分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不断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倡导情感累积效应,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凸显。  关键词:教学理念;情感体验;感悟;兴趣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我们应该努力
摘 要:谈到舞蹈,自然离不开音乐。舞蹈的呈现,不仅需要舞者,更离不开音乐中跃动旋律的配合。自古以来,好像从人们对舞蹈有记载开始,就有“诗乐舞”一体之说。随着当今社会不断的发展和深入的改革,教育事业中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人们将目光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中小学教育当中去。为了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将舞蹈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平时的音乐教育中加入舞蹈的元素,兼顾舞蹈与音乐一体
摘 要:讲评课是数学授课的一种重要形式,但讲评课的落实情况很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讲评课仍是老师的“一言堂”,讲评课重量轻质,讲评课后的效果检验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改进。要提高初中数学讲评课授课效果,必须讲求一定的策略:讲评课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讲评课要抓典型、重启发,讲评课要注意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策略,还要重视讲评课后的效果检验。  关键词:讲评课;教学模式;现状与问题;策略  讲评课是数学
摘 要:作文评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方法不得当,评改会消耗教师大量的时间,而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停滞不前。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评改方法,如除了自己评改外,还鼓励学生自评、互评,甚至可以鼓励家长参与评改,或是通过电脑指导学生修改。方法灵活多变,不但节约了教师的时间,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作文评改;自评;互评;家长;教师;电脑  鲁迅先生说:“好文章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必须有创新,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要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具有对物理不断探究的兴趣,学生就会不断进步,教育教学效果就会逐渐得到体现。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  物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