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生认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bar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即认知)等,都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学生资源。本文研究的是地理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认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结合高中教材中的热力环流、季风环流两个课题,具体讲解怎样利用学生的认知资源进行教学。
  关键词:地理 案例教学 认知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就学科性质和特点来讲,充分认识学生资源的价值、研究学生资源的特点、加强学生资源的建设,并积极在地理教学中加以有效运用,地理学科较其它学科有更充分的理由。事实上,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为他们的经验"扩容"和"升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学生的认知资源
  它属于课程资源中的学生资源。学生资源的知、情、意系统中,其情感与意志的资源价值对各学科是通用的,而认知体验则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地理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支撑,否则学生无法形成地理概念,建构地理模型。为此,我们应着重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学生的"认知",即相关经验和体验,着重学生地理认知资源的开发利用。[1]
  二、学生认知资源的特点
  学生每天和大自然打交道,和社会打交道,有了不少的感性认识,知道了不少的道理。这些"认知"具有丰富多彩,零散粗糙,容易被启发等特点。教师只教本宣科地讲解书本知识,学生难以接受,消化不了,巩固不牢。如果启发他们的"认知",学生进行回忆、再现、联想,类比和思维,就能将经验和新知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经验升华,达到新知建构。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认知资源的开发利用
  1、热力环流教学中学生认知资源的利用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学生们大多见过燃烧稻草或纸屑的情景,有这方面的认识和体验。问:同学们,燃烧纸屑时,燃烧处纸灰是上升还是下沉?绝大多数同学会回答:上升。又问:一直是上升吗?会不会下沉?教师总结:燃烧处,即受热处纸灰上升,也就是说此处空气上升。然后在相对冷却的不远处产生下沉。如图1所示:
  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地近地面,有些气体流向两侧,因而变成低气压。然回到教材,师生互动,分析整个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过段时间,有的学生也许又会忘记热力环流中气流的运动状况,但只要一提到燃纸片的事,学生马上说:老师,不用讲了,我知道了。
  2、季风环流教学中学生认识资源的利用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如果仅从理论上讲解,学生难以接受。相反,如果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让他们联系实际来理解抽象的书本知识,则变得浅显易懂了。
  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多打赤脚,炎热夏季烫脚的晒谷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也知道,夏季水泥地比河水的温度高。教师提问:是沙子热得快还是水热得快?学生们肯定会回答:沙子热得快。接着讲解:夏季,大气升温,陆地好比沙子,升温快,海洋升温则慢,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根据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得知陆地气流上升,近地面成为低气压,海洋气流下沉,成为高气压,近地面的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所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为典型,如图2所示。对我们江南说,太平洋在东南面,这就是夏季多次东南风的原因,也是坐北朝南的房子比其他朝向的房子要凉快些的原因。
  冬季,陆地好比沙子,热得快,冷得也快,近地面为高压;海洋降温慢,近地面为低压。近地面的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这就是江南冬季多偏北风的原因。如图3所示
  能很好采用类似教学方法的,高中教材中还有不少课题: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的人口迁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做桥梁,让学生的思维在"认知"和理论之间畅通地往返。如: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云层能增加大气的逆辐射;环卫工人常穿红马褂红光波长较长,难以被散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有较好的教育、医疗、就业条件。这样,学生可以用"认知"去理解理论,又可以用理论去解释"认知"。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丰富了地理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清.地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资源的利用[EB/oL]geo.cersp.com/jyx/200607/906-2.html23k 2006-7-1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2  教学语言是教师用于向学生进行教学、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和手段。正确掌握并科学运用语言是政治教师搞好本职工作的最起码的条件。而高超的语言艺术和过硬的语言功底,是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每位政治教师切实加强语言修养,注重语言的科学性,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表达艺术。  一、 语言准确生动,教态亲切庄重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教育内容
摘要:高中政治重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关系着教学质量。但是就目前来看,高中政治教师在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倡导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本文简要说明了创新能力、高中政治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高中政治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摘要:幼儿园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同伴的协作行为,协作能力对于幼儿更好地提升自己,学习知识甚至未来的踏入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协作能力教育的培养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教师也应该刻意重视给幼儿提供交往合作的机会,同时要对幼儿协作能力的表现及时地进行评价和鼓励,基于这一原则,从幼儿协作意识的培养、协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协作情感体验三个方面对幼儿培养过程中的协作能力教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协作能力;幼
摘 要:中学生正是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增加自身文化修养和自身素质最关键的时刻。语文作为初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素质修养。现今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例,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和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本文对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由来和发展,初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的教学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就文学作品教学中"体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地学习。于是就有诸如"互动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这些教学模式时,要做的一项工作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为他们创造参与机会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参与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掌握了计算,便打开了通向数学王国的大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计算在其中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使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使他们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开设练习课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训练解题技能,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练习课设计的难点所在,为此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严格选择练习题。从课前预习、上课互动、展示和质疑、重难点突破等方面进行努力是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练习课;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