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叔卿不存欺诈之心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有个族兄,名叫曾叔卿,建昌南丰人,进士出身,曾官著作佐郎,为人廉洁耿直,不是应该拿的东西,分毫不取。
有一次,他买一批江西陶器,准备运到北方去卖,因北方情况有变,这笔生意没有做成,陶器就压在手里了。
有个人看中了这批陶器,找到曾叔卿,三言两语谈好价钱,就把陶器买了。付过钱后,曾叔卿突然问道:“你准备到哪里去卖呢?”
那人回答:“打算运到北方去。”
叔卿听了有些吃惊:“现在去北方不行,听说最近灾荒严重,人们饭都没得吃,哪儿有钱买陶器呢,货卖不出去的。”
那人看着叔卿发愣,叔卿看出了对方的心思,又说:“如果不把这情况说出来,就会耽误你的大事。”
那人改变了主意,但是又想不好把陶器运到哪里去卖,便向叔卿把货款要回来。大概是因为有点不好意思的缘故,收了钱扭头便走,叔卿却很坦然。
阳城善待佣人
唐代北平有个叫阳城的人,自幼家贫,买不起书读,在集贤院书吏的帮助下,读尽院中藏书。中进士后隐居山中,唐德宗召之为谏议大夫。
有一年冬天,阳城家里没有米了,派一个佣人出去买米。这个佣人买米回来时,路过酒馆,里面传出浓郁的酒香,这个佣人顿时犯了酒瘾,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就着豆腐干一类的下酒菜,一连喝了好几碗。要付钱的时候才想起身上的钱都买了米,这个酒馆又概不赊欠,只好把米抵了酒钱。佣人在回家的路上,因为酒喝得太多,醉倒在路上。
阳城在家等急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同他的弟弟一起去找这位买米的佣人,却发现他醉卧街头,兄弟俩只好把他背回家。
佣人酒醒了,明白了自己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一边自责,一边忐忑不安地等主人发落。阳城却轻描淡写地说:“天气寒冷,喝这点酒没有什么,不必再责备自己。”
吕蒙正轶事
吕蒙正是北宋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进士。雍熙间任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淳化四年,二度入相。真宗即位,进左仆射,至三度入相。景德二年辞官,为人宽厚正直,善于发现和推荐人才。
吕蒙正被提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时,第一次走进朝堂,有人指着他说:“这个家伙也能当参知政事吗?”吕蒙正像是没有听见的样子从这个人面前走过去。
这时,满朝的官员都感到不平,有人立即上前询问这个人的姓名,吕蒙正马上制止,说:“若是知道了他的姓名,恐怕终生难以忘记,我看还是不知道的好。”
在场官员都佩服吕蒙正的宽宏大量。
吕蒙正晋升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后,威望很高,仕人都千方百计地靠近他。其中有一个家中收藏有古镜的人,很想把这面镜子送给他,从而求得宰相的垂青。
他对吕蒙正说:“我家祖传的这面古镜,可谓是稀世珍宝,能照二百里左右。”
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楔子那么大,要那面能照二百里的古镜有什么用呢。”
听说这件事的人对吕蒙正拒贿的品质都很佩服。
梁鸿负荆请罪
东汉扶风人梁鸿,家贫却博学,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每天梁鸿回家时,孟光把做好的饭菜举案齐眉,以示敬爱。
梁鸿因家贫,有一段时间在上林苑放猪维持生活。一次不小心,将火种忘在林中,大火燃起,烧毁了一家房舍。这件事,如果梁鸿自己不说,没有任何人知道。可是梁鸿不忍心这样做,主动去寻找受害的人家,统计他们的损失,然后用自己的猪去赔偿。
谁知把所有的猪都给人家了,那家主人还是不满足。无奈,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产,只好用我自己的身子给您当佣工来补偿了。”于是他就在那家里干活儿,每天早出晚归,从不懈怠。
一个邻居老人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对梁鸿很是敬佩,就约了其他几位老人一起来到那家,一起批评主人的不对,并且称呼梁鸿是长者。那家主人思前想后,终于提出把所有的猪都归还梁鸿,佣工的事也就此做罢。
梁鸿不接受归还的猪,自己辞别而去。
宋弘不弃糟糠
东汉长安人宋弘,初任侍中,后官至太中大夫,大司空,被封宣平候,以清廉著称。光武帝即位后,宋弘被提升为大司空。当时,光武的姐姐湖阳公主刚刚丧夫。
有一次,光武帝故意同姐姐一起谈论朝臣,以便暗中观察她愿意改嫁给谁为妻。当说到宋弘的时候,湖阳公主赞道:“此人有威严,仪容美,品德高,又博学,满朝文武没有超过他的。”光武帝心领神会。
不久,光武帝召见宋弘,让湖阳公主躲在屏风后面偷听。
光武帝试探着对宋弘说:“常言道,地位变得高贵后要换朋友,富裕之后要另娶妻子,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宋弘回答:“我听说贫贱时交的朋友,高贵时是不能忘记的;贫困时娶的妻子,富裕后是不能抛弃的。”
光武帝听了,对着屏风后面说:“这件事,我是没法儿办成了。”
梁毗劝化少数民族头领
隋人梁毗走马上任为西宁州刺史。
西宁州的风俗很不好,州内外一些少数民族头领特别喜欢金子,谁的金子多,谁的身份越高,谁就是英雄。他们之间因互相攀比而大动干戈的事情经常发生。边境百姓略无宁日。梁毗为此大伤脑筋,一时无计可施。
那些头领为了得到梁毗的庇护,争着送他金子。梁毗把金子堆在座位的一边,眼看越堆越高,他便把送金子的头领召来喝酒。
酒至半酣,梁毗突然对着金子放声大哭,对那些头领说:“这些金子,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而你们却要为它互相厮杀,同归于尽。现在你们把它送给我,难道想把我也杀了吗?”弄得大家面面相觑。
梁毗说完,便命人把所有送来的金子全部退还给他们,不要都不行。
这件事给诸位头领们很大的刺激,思考后悟到:若是被金子迷惑,就像是染上瘟疫,性命不保。为了金子去厮杀实在没什么意思了。
从此,头领之间互相攻打的事情少有发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有个族兄,名叫曾叔卿,建昌南丰人,进士出身,曾官著作佐郎,为人廉洁耿直,不是应该拿的东西,分毫不取。
有一次,他买一批江西陶器,准备运到北方去卖,因北方情况有变,这笔生意没有做成,陶器就压在手里了。
有个人看中了这批陶器,找到曾叔卿,三言两语谈好价钱,就把陶器买了。付过钱后,曾叔卿突然问道:“你准备到哪里去卖呢?”
那人回答:“打算运到北方去。”
叔卿听了有些吃惊:“现在去北方不行,听说最近灾荒严重,人们饭都没得吃,哪儿有钱买陶器呢,货卖不出去的。”
那人看着叔卿发愣,叔卿看出了对方的心思,又说:“如果不把这情况说出来,就会耽误你的大事。”
那人改变了主意,但是又想不好把陶器运到哪里去卖,便向叔卿把货款要回来。大概是因为有点不好意思的缘故,收了钱扭头便走,叔卿却很坦然。
阳城善待佣人
唐代北平有个叫阳城的人,自幼家贫,买不起书读,在集贤院书吏的帮助下,读尽院中藏书。中进士后隐居山中,唐德宗召之为谏议大夫。
有一年冬天,阳城家里没有米了,派一个佣人出去买米。这个佣人买米回来时,路过酒馆,里面传出浓郁的酒香,这个佣人顿时犯了酒瘾,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就着豆腐干一类的下酒菜,一连喝了好几碗。要付钱的时候才想起身上的钱都买了米,这个酒馆又概不赊欠,只好把米抵了酒钱。佣人在回家的路上,因为酒喝得太多,醉倒在路上。
阳城在家等急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同他的弟弟一起去找这位买米的佣人,却发现他醉卧街头,兄弟俩只好把他背回家。
佣人酒醒了,明白了自己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一边自责,一边忐忑不安地等主人发落。阳城却轻描淡写地说:“天气寒冷,喝这点酒没有什么,不必再责备自己。”
吕蒙正轶事
吕蒙正是北宋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进士。雍熙间任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淳化四年,二度入相。真宗即位,进左仆射,至三度入相。景德二年辞官,为人宽厚正直,善于发现和推荐人才。
吕蒙正被提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时,第一次走进朝堂,有人指着他说:“这个家伙也能当参知政事吗?”吕蒙正像是没有听见的样子从这个人面前走过去。
这时,满朝的官员都感到不平,有人立即上前询问这个人的姓名,吕蒙正马上制止,说:“若是知道了他的姓名,恐怕终生难以忘记,我看还是不知道的好。”
在场官员都佩服吕蒙正的宽宏大量。
吕蒙正晋升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后,威望很高,仕人都千方百计地靠近他。其中有一个家中收藏有古镜的人,很想把这面镜子送给他,从而求得宰相的垂青。
他对吕蒙正说:“我家祖传的这面古镜,可谓是稀世珍宝,能照二百里左右。”
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楔子那么大,要那面能照二百里的古镜有什么用呢。”
听说这件事的人对吕蒙正拒贿的品质都很佩服。
梁鸿负荆请罪
东汉扶风人梁鸿,家贫却博学,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每天梁鸿回家时,孟光把做好的饭菜举案齐眉,以示敬爱。
梁鸿因家贫,有一段时间在上林苑放猪维持生活。一次不小心,将火种忘在林中,大火燃起,烧毁了一家房舍。这件事,如果梁鸿自己不说,没有任何人知道。可是梁鸿不忍心这样做,主动去寻找受害的人家,统计他们的损失,然后用自己的猪去赔偿。
谁知把所有的猪都给人家了,那家主人还是不满足。无奈,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产,只好用我自己的身子给您当佣工来补偿了。”于是他就在那家里干活儿,每天早出晚归,从不懈怠。
一个邻居老人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对梁鸿很是敬佩,就约了其他几位老人一起来到那家,一起批评主人的不对,并且称呼梁鸿是长者。那家主人思前想后,终于提出把所有的猪都归还梁鸿,佣工的事也就此做罢。
梁鸿不接受归还的猪,自己辞别而去。
宋弘不弃糟糠
东汉长安人宋弘,初任侍中,后官至太中大夫,大司空,被封宣平候,以清廉著称。光武帝即位后,宋弘被提升为大司空。当时,光武的姐姐湖阳公主刚刚丧夫。
有一次,光武帝故意同姐姐一起谈论朝臣,以便暗中观察她愿意改嫁给谁为妻。当说到宋弘的时候,湖阳公主赞道:“此人有威严,仪容美,品德高,又博学,满朝文武没有超过他的。”光武帝心领神会。
不久,光武帝召见宋弘,让湖阳公主躲在屏风后面偷听。
光武帝试探着对宋弘说:“常言道,地位变得高贵后要换朋友,富裕之后要另娶妻子,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宋弘回答:“我听说贫贱时交的朋友,高贵时是不能忘记的;贫困时娶的妻子,富裕后是不能抛弃的。”
光武帝听了,对着屏风后面说:“这件事,我是没法儿办成了。”
梁毗劝化少数民族头领
隋人梁毗走马上任为西宁州刺史。
西宁州的风俗很不好,州内外一些少数民族头领特别喜欢金子,谁的金子多,谁的身份越高,谁就是英雄。他们之间因互相攀比而大动干戈的事情经常发生。边境百姓略无宁日。梁毗为此大伤脑筋,一时无计可施。
那些头领为了得到梁毗的庇护,争着送他金子。梁毗把金子堆在座位的一边,眼看越堆越高,他便把送金子的头领召来喝酒。
酒至半酣,梁毗突然对着金子放声大哭,对那些头领说:“这些金子,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而你们却要为它互相厮杀,同归于尽。现在你们把它送给我,难道想把我也杀了吗?”弄得大家面面相觑。
梁毗说完,便命人把所有送来的金子全部退还给他们,不要都不行。
这件事给诸位头领们很大的刺激,思考后悟到:若是被金子迷惑,就像是染上瘟疫,性命不保。为了金子去厮杀实在没什么意思了。
从此,头领之间互相攻打的事情少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