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这样“活”起来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b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4月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内,杭州城市大脑精密智控防疫系统显示疫情防控动态各项实时数据(徐昱/摄)

  城市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城市里享受更多的资源,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然而,城市资源是有限的,城市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的人充分享受城市有限的资源,这其实是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
  怎么样才能够让城市更好地“活”? 用“活”字,是因为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里,不仅城市里的人要在此生“活”,城市作为有机体也要很好地“活”下去。
  杭州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7.8%。如此快速且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杭州如何“活”下去?为此,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大脑——为城市寻找的一个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

数清城市资源


  做城市大脑的第一步是“数数”。为了解决拥堵,从2018年百日攻坚的时候我们开始数,数路上此时此刻究竟有多少车,数杭州究竟有多少停车位。
  以酒店为例。杭州有多少家酒店?以前都是一年统计一次,后来全杭州所有酒店进入系统,到2020年年底,杭州有10776家住宿单位,53.5250万张床,35.2320万间房,全部都在系统里,这就是城市大脑眼里的这座城市。
  我们还再不断往下数,数医院、数酒店、数道路上的车、数城市所有角角落落里面所有的城市资源,这是城市大脑第一步。

  杭州的城市化率已經达到77.8%。如此快速且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杭州如何“活”下去? 为此,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大脑—— 为城市寻找的一个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

场景一:30秒拿到房卡,20秒入园


  数据算出来后要服务老百姓,所以杭州的城市大脑是从做场景开始的。
  以旅游为例。2018年杭州就吸引了2亿游客,这些游客到杭州后,有多少人会在杭州入住?
  2018年的数据显示,有6800万游客要在杭州过夜。这意味着如此多游客要在前台办理入住。我们调研发现,前台办理入住要完成六套系统,包括预定系统、酒店的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人脸比对、人证比对,以及门锁系统等。我们后来把酒店六套系统打通成一套系统:30秒入住。也就是,办理入住的时候,客人把身份证往设备上一放,不到30秒房卡就出来,非常便捷。如今杭州有600多家酒店承诺:客人办理入住,30秒拿到房卡。
  这种做法可以拓展到更多领域。比如在某个景区,游客不用在景区售票窗口排队买票,也不用过闸机因为验票而排队,20秒就能入园。
  想想这个场景:游客从杭州火车东站下来到景点,坐上直达专线,用10秒找房,20秒入园,30秒入住,数字专线一站到达,如此可以为每一位来杭州的游客节约一小时,这一小时是杭州用城市大脑的手段和技术还给游客的。多出来的这一个小时,游客可以在西湖边发发呆,也可以去进行更多的消费。那么,这一个小时对杭州意味着什么?我们测算出一个数字:杭州一年将增收100个亿。
  这实际上只是一个场景,城市大脑从做场景开始,也就是从便民服务开始。

场景二:先看病后付费


  杭州城市大脑卫健专班开发了“先看病后付费”的场景。
  以前患者到医院看病的时候,仅付费这一项,就有数次重复:挂号要付一次钱;医生诊断过程中让患者做相关检查的话,又要付一次钱;医生诊断后,患者去拿药,还要付一次钱……如果要住院,还会有更多的检查,患者会不停地在奔波,在付钱。医院为了提高效率,先在窗口给收费员装了一台电脑,让他更快地收钱,后来把那台电脑搬到大厅里,弄了一台自助机,患者可以在自助机上付钱。
  后来又有诊间支付,但是患者诊间支付的时候,如果卡里钱不够,还得去自助机付钱。怎么付钱?钱不够的话,可以收到短信链接后再点击支付即可。
  “先看病后付费”的场景在杭州市红会医院已成功探索,下一步希望杭州所有的医院都能够实现这样的场景。
  每个患者在医院的逗留时间平均是1.5小时,因为不停来回付费让患者在医院多逗留半小时。采用“先看病,后付费”这个模式,不仅节约了患者在医院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医生和患者交流的时间。先看病后付费,其核心还是在于“还时于民”。

城市更智慧


  停车也是同样的思路。如果我们开车去各种商业综合体等地方,离开时大概都会遇到同样的一个问题:离开难。所有的车都停下来排队付费,车一多的话,后面的车会等很长时间才能离开,因为得让前面的车全部付完费才行。
  付费把人和车留下来,拦住车的那道杆正是为了付费而产生的,以前没有杆子的时候,停车场秩序很乱。这条杆子从无到有,是城市秩序的提升;但是这根杆子撤掉的那一刹那,才是城市文明的跨越。于是,城市大脑城管专班打造了便民服务场景:“先离场后付费”。
  无论是“先看病后付费”,还是“先离场后付费”,其实质都是为了还路于民,还时于民。在医院排队付费,堵塞在路上等城市居民习以为常的“不方便”,实际上通过城市大脑,都可以得到改变。换句话说,通过城市大脑,城市完全可以摒弃那些对老百姓并不友好的治理手段。
  城市是人类的智慧结晶。通过城市大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更新城市治理理念,创新城市治理手段,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幸福的目标。
其他文献
雅俗共赏,是中国戏剧得以海外传播的重要元素  让民族艺术成为世界共享的艺术,白先勇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可谓近年来的典范。  2006年9月,美国西海岸上演了一出神秘而唯美的东方戏剧,其票价高达上百美元,绝大多数人压根不懂唱词意思。然而该戏公演12场,场场爆满,非华裔观众就占半数以上。  “实在太美了!”演出结束后,金发碧眼的观众站立鼓掌,掌声持续十几分钟。这是青春版《牡丹亭》第一次走出国门的盛况
又是一年“618”购物节,各大电商早早展开了各种“折扣”“特惠”的预热。摩拳擦掌准备开始做“满减奥数题”的,不只是年轻的“原生代网民”和中年“数字移民”,网友小梨子吐槽:“我妈最近接得最勤的就是快递电话了。”  越来越多老年人,已然成为网购大军的一员。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爸爸妈妈们从最初对各类线上消费和娱乐表示不屑,到近几年纷纷“入坑”、甚至上瘾,算是正式撕掉了“数字边民”的标签,填补了与子女之
8月14日,中华慈善总会大型慈善肝病救助捐赠仪式在青岛海尔国际培训中心举行。仪式上,国内著名民族企业海尔药业向中华慈善总会捐助总价值为1000万肝病药物。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慈善总会会长谢玉堂,青岛市慈善总会会长胡延森,青岛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政协副主席刘光享,海尔集团党委书记王安喜、青岛海尔药业总经理王明刚等领导出席了捐赠仪式。  2005年10月,中华慈善总会
城市因经济而兴,因文化而盛。从历史角度看,经贸往来固然促进了城市的生长与繁荣,但文化滋养才是令名城不朽的根本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推动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文化维度应是最为根本与持久的维度之一。在浮华与喧嚣之间,厚植城市的人文根脉,才能夯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文化基础,让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安全有序、兼容并包、行稳
在各地陆续出炉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热词。兼顾发展效率的同时,注重人城境业融合发展,成为城市新一轮开发建设项目的必然要求。同时,伴随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疫苗上市,我国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大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即将上马。新格局新命题已经摆在了建筑行业面前。对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建筑央企管理者而言,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已经开启的新一轮建设大潮中“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
一对小姐弟牵挂着镇领导的心    2001年10月中旬的一天,瑟瑟的秋风已能打透人身上的外衣,加之空旷田野的无遮无挡,秋寒更多了几许阴冷。然而就在这时,静海县沿庄镇通往吉祥村的公路上,一位黑瘦羸弱得像一根枯草的小姑娘,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短袖衬衣,脚上穿着双凉鞋,艰难地蹬着旧自行车向前行……  在她的身后,远远开来一辆汽车,车里坐着的人是原东滩头乡书记、现静海县乡并镇后,首任沿庄镇党委书记尹春光。此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 长沙) 测试区  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在2021年初,以一篇题为《智慧之城》的文章报道了长沙的智慧产业,特别是智能驾驶业。  文中写道:“智能网联汽车是长沙众多创新引领的布局之一。长沙很早就对这一领域的商业应用饶有兴趣。智能驾驶技术不仅限于重卡运输,而且可以节省时间、运营成本和燃油消耗。长沙市政府是中国第一批发放智能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牌照的地方政府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建立智能驾
泉州元宵灯会上的泉州花灯——彩扎灯(魏培全/摄)  春节将至,福建省泉州市人社局、财政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八项措施,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留泉过年:发放一次性稳就业奖補、发放节日补贴、发放新年红包、开展人文关怀送温暖活动、发放技能培训补贴、免费游泉州、鼓励推行弹性休假、强化职工权益保障。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春节,是世界上最大的阶段性人口流动潮。但2021年春节,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诗人、大文豪、名宰辅、名士们,或因生在四川,或因宦游入蜀,或因避难流寓,对成都园林的定位、发展和演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比北京的皇家园林和江南的苏州园林,成都园林似乎不值一提,但成都的园林同样历史悠久,且具有独特的川西风格,曾在中国园林史上独树一帜。辉煌的建园史  成都最早的造园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蜀国,据《华阳国志》载:“蜀王妃物故,蜀王哀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
沈阳南湖公园  目前,东北是我国唯一没有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  根据原建设部2007年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迄今为止,已经“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