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件是交易制度的改变,取消涨跌幅限制,取消T+1交易制度,恢复T+0交易制度。一件是降低投资者支付给券商的佣金手续费,取消现行的按交易金额百分比收费,改为按每单笔交易收取固定费用。这两件事将考量证监会监管市场的专业水准。
股票市场的一项功能是发现价格,制度的设计当有利于高效率实现其功能。同时,降低市场主体投资者的风险也是制度设计应遵循的重要原则。现行的涨跌幅限制加T+1交易规则,阻滞了市场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使发现价格的效率降低。同时阻碍了投资者变现的选择,从而人为地放大了投资者的风险。进而,变现能力的降低作用于发现价格的功能,使市场呈现的价格结果是不真实的、是变形的,最终积聚并加剧整体风险。这两项规则单独作用于市场就已经构成伤害,同时作用于市场则构成严重伤害。
沪深交易所为抑制二级市场炒新,大张旗鼓地出台了许多措施和规定,结果收效甚微,证明了在现行交易制度基础上的规定是没有效率的。新股上市首日,没有涨跌幅限制,但是仅T+1交易规则一项作用于市场就使得价格变形。我们常常看到,新股上市开盘一小时换手率就超过50%,两小时超过80%,在T+1规则下,后面的两小时抛盘寥寥,供应短缺决定了股价难以下跌,价格发现的结果是严重失真变形。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只有取消T+1,恢复采用T+0规则。因为只有T+0才可以在制度上保证卖出盘是无限的,才能体现买卖双方在已知和未知、确定和不确定因素作用于市场的情况下达成的价格结果。现行的办法已经被市场证明是无效的,同时,也构成了T+1危害市场的明证。重庆啤酒以连续跌停的方式暴跌也是涨跌幅限制和T+1交易制度危害市场的证据。
记得创业板上市开盘首日,央视二频道做现场直播,嘉宾主持是北大的一位教授。当主持人请教教授如果创业板被炒作大涨的话怎么办,令人惊讶的是教授胸有成竹地说,那就把T+1改为T+3。如果说这位证券专业方向的教授不专业的话,谁也不信。可竟然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是这么不专业。试想,T+3的话,首日换手率达80%、90%,首日买进者只有在第四个交易日才能卖出,那么第二个交易日、第三个交易日,没有供应卖盘的话,岂不是涨幅更大,更易被多方操纵,更是人为地放大风险。
当今社会,不良学者总是以各自不同方式表现对社会的不良。
我们注意到5月18日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就T+0作出的四点回应,认真研读,这四点理由实在是很勉强,很难成为要市场维持现状继续付出代价的理由。对此回应如下,一是,只要有市场在,违法违规的行为就会发生。二是,T+0降低的是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全部投资者的风险。三是,机构投资者及专业机构投资者和企业法人持股者(在全流通情况下也是投资者)在市场的影响力远在个人投资者之上。四是,T+0降低市场风险,T+1加剧市场风险。
同时,我们注意到投资者保护局说,IPO规模和节奏与市场涨跌无必然联系,这个判断过于草率。股票市场一个基本功能是融资,发行新股是股市的一项使命,不管市场涨跌就该发新股,没问题。但是你说发新股和市场涨跌没有必然联系就不厚道了,尽管你举出07年和08年的市场表现。事实是,IPO的规模和节奏改变着市场整体和局部的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又影响着价格,这是市场的基本规律,是常识。不仅学院教育告诉我们这个常识,市场也反复证明这个真理。07年发新股市场照涨不误,根本原因是当时的资金充足,市场需求强劲决定的。08年停发新股,市场照样下跌,是因为不断加息、提高准备金率,资金短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决定的。当然股市的复杂性有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因素在发挥作用,但是股票供应与资金需求是确定的重要的决定因素。
发新股是正当的,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其他理由。但是,我们不该把不是理由的理由当理由说给投资者。谁也不能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之前的稻草没有重量。
一级市场新股定价改革走了许多年的路,曲折而艰辛,在这个试错的过程中市场支付了沉重的代价,新一届证监会仍然在探求创新突破,试图解决这个顽疾。我们不知道最后是哪剂良药治病,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没有二级市场T+0的恢复,一级市场任何新股定价制度改变都是徒劳的。
作为口号,保护投资者利益一直停留在舌尖儿上。
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世界,手机短信使邮电局失去了电报业务,让我们每位都成了收发报员。同样,新技术也结束了人工向场内席位报单进行交易的旧的股票交易模式,代之以人人可以通过互联网下单交易。于是,股票交易变得让投资者和券商都方便而成本降低。
然而,投资者支付给券商的佣金和手续费一直居高不下,按照交易金额的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支付佣金。美国现在是按照每交易一笔收取10美元到30美元不等,通常经纪商收取的是10美元,最高的是30美元,与交易金额无关。事实是,新技术使得每位投资者成为自主下单交易者,一笔交易一万元和交易两千万元的设备成本是一样的,所以佣金收取标准与交易金额挂钩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的规则可以一直沿用至今呢?因为是垄断。券商营业牌照仍然是稀缺资源。再有,行业协会可以不顾违背《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最低收费底线,美其名曰防止恶性压价竞争。证券公司主要有三项业务,投行、自营、经纪业务,目前主要靠经纪业务也就是收取交易佣金获利。市场现状是,投资者的高额佣金在维持着券商的高利润、员工的高收入,同时,市场以佣金的方式损失着大量的资金,不合理的收费伤害着投资者、伤害着市场。
弊病为制度设计的进步提供了空间。
交易所席位可以向所有投资者开放,那将导致一个结果,券商佣金大幅降低,降低到普通投资者没有必要自己租赁席位。交易所席位现在年租金不高,是个定额,券商租下后再通过营业部承揽投资者交易收取佣金盈利。新技术时代不需要大量做经纪业务的券商从中收取投资者的资金,对市场来说,这是破坏因素。不难想象,以后券商数量会比现在少许多。
手机短信是按条收费,不因为是发一个字还是五十个字而区别收费。现行股票交易佣金收费标准一定会废除,这是势不可当的方向。是否废除现行收费标准,也是考量证监会是停留的舌尖儿上,还是付诸行动的标志。谁做出了这个改变,谁的名字将写进历史、将铭刻在投资者的内心。
写到这里,心情很沉重。泱泱大国,人才济济。这两件直接关系到中国股市兴衰的事,简单明了,决策者和身边包围者不会看不明白。果真如此的话,我只能说,如果你假装睡着,我怎么也叫不醒你。
股票市场的一项功能是发现价格,制度的设计当有利于高效率实现其功能。同时,降低市场主体投资者的风险也是制度设计应遵循的重要原则。现行的涨跌幅限制加T+1交易规则,阻滞了市场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使发现价格的效率降低。同时阻碍了投资者变现的选择,从而人为地放大了投资者的风险。进而,变现能力的降低作用于发现价格的功能,使市场呈现的价格结果是不真实的、是变形的,最终积聚并加剧整体风险。这两项规则单独作用于市场就已经构成伤害,同时作用于市场则构成严重伤害。
沪深交易所为抑制二级市场炒新,大张旗鼓地出台了许多措施和规定,结果收效甚微,证明了在现行交易制度基础上的规定是没有效率的。新股上市首日,没有涨跌幅限制,但是仅T+1交易规则一项作用于市场就使得价格变形。我们常常看到,新股上市开盘一小时换手率就超过50%,两小时超过80%,在T+1规则下,后面的两小时抛盘寥寥,供应短缺决定了股价难以下跌,价格发现的结果是严重失真变形。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只有取消T+1,恢复采用T+0规则。因为只有T+0才可以在制度上保证卖出盘是无限的,才能体现买卖双方在已知和未知、确定和不确定因素作用于市场的情况下达成的价格结果。现行的办法已经被市场证明是无效的,同时,也构成了T+1危害市场的明证。重庆啤酒以连续跌停的方式暴跌也是涨跌幅限制和T+1交易制度危害市场的证据。
记得创业板上市开盘首日,央视二频道做现场直播,嘉宾主持是北大的一位教授。当主持人请教教授如果创业板被炒作大涨的话怎么办,令人惊讶的是教授胸有成竹地说,那就把T+1改为T+3。如果说这位证券专业方向的教授不专业的话,谁也不信。可竟然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是这么不专业。试想,T+3的话,首日换手率达80%、90%,首日买进者只有在第四个交易日才能卖出,那么第二个交易日、第三个交易日,没有供应卖盘的话,岂不是涨幅更大,更易被多方操纵,更是人为地放大风险。
当今社会,不良学者总是以各自不同方式表现对社会的不良。
我们注意到5月18日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就T+0作出的四点回应,认真研读,这四点理由实在是很勉强,很难成为要市场维持现状继续付出代价的理由。对此回应如下,一是,只要有市场在,违法违规的行为就会发生。二是,T+0降低的是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全部投资者的风险。三是,机构投资者及专业机构投资者和企业法人持股者(在全流通情况下也是投资者)在市场的影响力远在个人投资者之上。四是,T+0降低市场风险,T+1加剧市场风险。
同时,我们注意到投资者保护局说,IPO规模和节奏与市场涨跌无必然联系,这个判断过于草率。股票市场一个基本功能是融资,发行新股是股市的一项使命,不管市场涨跌就该发新股,没问题。但是你说发新股和市场涨跌没有必然联系就不厚道了,尽管你举出07年和08年的市场表现。事实是,IPO的规模和节奏改变着市场整体和局部的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又影响着价格,这是市场的基本规律,是常识。不仅学院教育告诉我们这个常识,市场也反复证明这个真理。07年发新股市场照涨不误,根本原因是当时的资金充足,市场需求强劲决定的。08年停发新股,市场照样下跌,是因为不断加息、提高准备金率,资金短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决定的。当然股市的复杂性有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因素在发挥作用,但是股票供应与资金需求是确定的重要的决定因素。
发新股是正当的,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其他理由。但是,我们不该把不是理由的理由当理由说给投资者。谁也不能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之前的稻草没有重量。
一级市场新股定价改革走了许多年的路,曲折而艰辛,在这个试错的过程中市场支付了沉重的代价,新一届证监会仍然在探求创新突破,试图解决这个顽疾。我们不知道最后是哪剂良药治病,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没有二级市场T+0的恢复,一级市场任何新股定价制度改变都是徒劳的。
作为口号,保护投资者利益一直停留在舌尖儿上。
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世界,手机短信使邮电局失去了电报业务,让我们每位都成了收发报员。同样,新技术也结束了人工向场内席位报单进行交易的旧的股票交易模式,代之以人人可以通过互联网下单交易。于是,股票交易变得让投资者和券商都方便而成本降低。
然而,投资者支付给券商的佣金和手续费一直居高不下,按照交易金额的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支付佣金。美国现在是按照每交易一笔收取10美元到30美元不等,通常经纪商收取的是10美元,最高的是30美元,与交易金额无关。事实是,新技术使得每位投资者成为自主下单交易者,一笔交易一万元和交易两千万元的设备成本是一样的,所以佣金收取标准与交易金额挂钩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的规则可以一直沿用至今呢?因为是垄断。券商营业牌照仍然是稀缺资源。再有,行业协会可以不顾违背《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最低收费底线,美其名曰防止恶性压价竞争。证券公司主要有三项业务,投行、自营、经纪业务,目前主要靠经纪业务也就是收取交易佣金获利。市场现状是,投资者的高额佣金在维持着券商的高利润、员工的高收入,同时,市场以佣金的方式损失着大量的资金,不合理的收费伤害着投资者、伤害着市场。
弊病为制度设计的进步提供了空间。
交易所席位可以向所有投资者开放,那将导致一个结果,券商佣金大幅降低,降低到普通投资者没有必要自己租赁席位。交易所席位现在年租金不高,是个定额,券商租下后再通过营业部承揽投资者交易收取佣金盈利。新技术时代不需要大量做经纪业务的券商从中收取投资者的资金,对市场来说,这是破坏因素。不难想象,以后券商数量会比现在少许多。
手机短信是按条收费,不因为是发一个字还是五十个字而区别收费。现行股票交易佣金收费标准一定会废除,这是势不可当的方向。是否废除现行收费标准,也是考量证监会是停留的舌尖儿上,还是付诸行动的标志。谁做出了这个改变,谁的名字将写进历史、将铭刻在投资者的内心。
写到这里,心情很沉重。泱泱大国,人才济济。这两件直接关系到中国股市兴衰的事,简单明了,决策者和身边包围者不会看不明白。果真如此的话,我只能说,如果你假装睡着,我怎么也叫不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