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设计教学不能满足装饰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研究市场、有针对性的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尝试,课堂是改革基础单位,通过本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探讨,制定能尽量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形式。本文主要从解构学科课程体系,以项目群的方式将课程内容项目化重构,把零散知识整合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内容选取、整合,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依托完善实训条件,改革考核方法,注重过程考核。以能力为本,满足高职学生就业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技术能力要求。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研究
一、传统学科形式与改革并存现状
通过对我国西部片区多个高职院校具体课程教学设置调查研究,得出还有很多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在课程改革方面停留在面上的比较初期阶段,虽然也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但传统学科形式课程设置根深蒂固的还在影响着对职业教育的具体改革。现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际脱节,教材内容老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厌学等问题还没有能很好的解决;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创建建筑装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很多在教学中为了项目而写成项目教学,为了任务而写成任务教学,并没有根据企业里真正的行业人才能力方面的需求去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停留在表面,这样的教学改革成了四不象的矛盾体了,没有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反展的同时也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得不到科学的引领,高职学生最终走进社会成为职业人将会带来诸多问题,如此反复十分不利与我国职业教育的真正有效的改革与发展。结合以上分析种种问题,有必要对高职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践
去年下半年我国出台了建筑装饰行业“十二五”规模的发展目标;企业发展目标;从业者队伍建设发展目标。明确了建筑装饰行业市场发展方向、人才需求定位、薪金指导等;在市场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下,如何提高高职职业教育水平,让高职职业教育切实能成为社会人才需求的制造者;现在通过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以我院《住宅建筑装饰实务》课程改革为例进行探讨和研究。
《住宅建筑装饰实务》在2008年改革之前叫《室内空间设计》,当时已经提出要对课程进行内容设置的改革以及实施措施的改革,但由于学科体系思想的根深蒂固,重要的是教师不想打乱固有的上课模式、思想和老的教学手段,改革一度成为空话,只停留在词面上的改革;改革的过程在经历了这几年的不断学习、吸取新理念、新思想,屏弃旧观念,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在项目分析、项目构思、项目资料收集、项目设计表现以及项目方案陈述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与提高;通过课程能力培养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比赛取得了“金奖、银奖、优秀奖”等成绩,重要的是解决项目实际能力增强了,更接近公司岗位能力要求了。
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环节中,我们通过成立专家委员会(聘请校外企业专家设计师+校内专业骨干教师),课程团队等形式,大量研究学生特点、行业岗位能力需求,找准了课程定位(图1),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首先在学时数上就能够很直接的体现其重要性,大课时量首先是考虑其在专业结构中的重要性,目标定位为掌握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大块;本课程的专业能力主要是从掌握综合家居空间规划,平面、三维、剖立面设计表现能力;掌握综合家居空间的设计流程以及方案阐述能力等;社会能力方面主要从能吃苦耐劳、遵守劳动纪律;具有容忍、沟通和团队合作协调能力。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诚实守信;有社会责任感来进行培养。方法能力作为学生掌握实际项目设计很关键的一环,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做重点授课,这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后续发展十分重要的部分。它主要教会学生会查询、收集、整理信息;能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来要求。
通过实践和讨论研究弄清楚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地位作用(图2);从能力进阶的图表中可以看出这课程的设计是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有一定积累之后才开设的课程;通过实践和讨论研究明确了设计思路(图3)。选取了符合行业常规家装需求典型任务(图4);这很关键,我们通过工作分析会和市场调研之后,考虑到市场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有必要研究课程内容具体开设项目类型十分有代表性,也就是典型工作任务,因为高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课程时间也有限制,不可能都一一讲解。在推行过程中引进真实项目教学(图5),这能解决整个项目环节全部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等;改革之前学生对老师的书本案例或完全虚拟项目兴趣不大,积极性无法调动出来,这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之后我们成立了学生设计工作室,独自开展商业项目承接,或通过合作企业引进商业项目形式,教师得到了更多与市场一线直接接触的机会,学生也能直接接触到真实项目,在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研究,一起参与,职业氛围体现得很充分;企业提供了项目现场教学场地,明显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学生、老师都动起来了,课程改革问题就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项目评价采取教师评+企业专家评结合的形式,注重过程考核、使评价更具客观性(图6),企业专家通过对学生作品了解、听学生对项目方案的陈述,能够从综合方面了解在校高职生具体状况,提出建议和意见,对自己企业人才资源后续补充有了把握;教师能够更加直观了解企业对岗位上人员能力具体要求,方便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这是一双利共赢的模式。
通过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高职教育不改革没有出路,不改革市场得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才;只有结合市场需求,校企精诚合作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建筑装饰行业“十二五”发展白皮书.
作者简介:
莫圣杨(1981-)男,汉族,广西桂平市人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系教师,主要从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工作。
胡艺华(1980-)女,仫佬族,广西融水县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研究
一、传统学科形式与改革并存现状
通过对我国西部片区多个高职院校具体课程教学设置调查研究,得出还有很多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在课程改革方面停留在面上的比较初期阶段,虽然也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但传统学科形式课程设置根深蒂固的还在影响着对职业教育的具体改革。现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际脱节,教材内容老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厌学等问题还没有能很好的解决;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创建建筑装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很多在教学中为了项目而写成项目教学,为了任务而写成任务教学,并没有根据企业里真正的行业人才能力方面的需求去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停留在表面,这样的教学改革成了四不象的矛盾体了,没有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反展的同时也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得不到科学的引领,高职学生最终走进社会成为职业人将会带来诸多问题,如此反复十分不利与我国职业教育的真正有效的改革与发展。结合以上分析种种问题,有必要对高职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践
去年下半年我国出台了建筑装饰行业“十二五”规模的发展目标;企业发展目标;从业者队伍建设发展目标。明确了建筑装饰行业市场发展方向、人才需求定位、薪金指导等;在市场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下,如何提高高职职业教育水平,让高职职业教育切实能成为社会人才需求的制造者;现在通过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以我院《住宅建筑装饰实务》课程改革为例进行探讨和研究。
《住宅建筑装饰实务》在2008年改革之前叫《室内空间设计》,当时已经提出要对课程进行内容设置的改革以及实施措施的改革,但由于学科体系思想的根深蒂固,重要的是教师不想打乱固有的上课模式、思想和老的教学手段,改革一度成为空话,只停留在词面上的改革;改革的过程在经历了这几年的不断学习、吸取新理念、新思想,屏弃旧观念,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在项目分析、项目构思、项目资料收集、项目设计表现以及项目方案陈述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与提高;通过课程能力培养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比赛取得了“金奖、银奖、优秀奖”等成绩,重要的是解决项目实际能力增强了,更接近公司岗位能力要求了。
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环节中,我们通过成立专家委员会(聘请校外企业专家设计师+校内专业骨干教师),课程团队等形式,大量研究学生特点、行业岗位能力需求,找准了课程定位(图1),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首先在学时数上就能够很直接的体现其重要性,大课时量首先是考虑其在专业结构中的重要性,目标定位为掌握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大块;本课程的专业能力主要是从掌握综合家居空间规划,平面、三维、剖立面设计表现能力;掌握综合家居空间的设计流程以及方案阐述能力等;社会能力方面主要从能吃苦耐劳、遵守劳动纪律;具有容忍、沟通和团队合作协调能力。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诚实守信;有社会责任感来进行培养。方法能力作为学生掌握实际项目设计很关键的一环,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做重点授课,这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后续发展十分重要的部分。它主要教会学生会查询、收集、整理信息;能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来要求。
通过实践和讨论研究弄清楚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地位作用(图2);从能力进阶的图表中可以看出这课程的设计是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有一定积累之后才开设的课程;通过实践和讨论研究明确了设计思路(图3)。选取了符合行业常规家装需求典型任务(图4);这很关键,我们通过工作分析会和市场调研之后,考虑到市场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有必要研究课程内容具体开设项目类型十分有代表性,也就是典型工作任务,因为高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课程时间也有限制,不可能都一一讲解。在推行过程中引进真实项目教学(图5),这能解决整个项目环节全部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等;改革之前学生对老师的书本案例或完全虚拟项目兴趣不大,积极性无法调动出来,这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之后我们成立了学生设计工作室,独自开展商业项目承接,或通过合作企业引进商业项目形式,教师得到了更多与市场一线直接接触的机会,学生也能直接接触到真实项目,在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研究,一起参与,职业氛围体现得很充分;企业提供了项目现场教学场地,明显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学生、老师都动起来了,课程改革问题就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项目评价采取教师评+企业专家评结合的形式,注重过程考核、使评价更具客观性(图6),企业专家通过对学生作品了解、听学生对项目方案的陈述,能够从综合方面了解在校高职生具体状况,提出建议和意见,对自己企业人才资源后续补充有了把握;教师能够更加直观了解企业对岗位上人员能力具体要求,方便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这是一双利共赢的模式。
通过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高职教育不改革没有出路,不改革市场得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才;只有结合市场需求,校企精诚合作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建筑装饰行业“十二五”发展白皮书.
作者简介:
莫圣杨(1981-)男,汉族,广西桂平市人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系教师,主要从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工作。
胡艺华(1980-)女,仫佬族,广西融水县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