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艺术发展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也许没有哪一种艺术作品产生的模式能与一年一度的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的院校毕业生的作品相比,也没有哪一种在这么短州间内集中产生的艺术规模能与之抗衡。毕业生作品以其规模之庞大,涉及院校2众,传播范围之广,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因为就雕塑艺术的发展来看,这种学院雕塑教育代表了当代雕塑教育的总体水平,院校毕业生作品反映了最年轻的雕塑艺术家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最初的多样性和活跃性,并给我们带来了对雕塑艺术各种可能性和走向的想象和希翼。
对院校的学生来说,几年的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学习是一个使自己综合素质、能力蜕化和升华的过程,他们的毕业作品不仪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也是对院校教育意识、教学成果的客观和直接的反映,他们不仅面临着学校对其专业水平的评比,也面临着社会对其价值的界定。对于院校的老师来说,前一阶段的教学和教育不仅是输出自己知识的结束,更是总结教学成果和经验的开始,在面临下一届学生的学习时,应该怎样去调整教学结构,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怎样根据新时期的艺术和社会的变化去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去塑造学生独立思考和主观个性表现的能力?
呈现作品,反思现状,提出问题,是我们面对这些即将步入社会,展开自己艺术生命的学子们应有的责任。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作为主办方自2006年开始组织筹办“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至今已有3届,这一公益性的学术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各院校的欢迎,《雕塑》杂志社联合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长春雕塑管理办公室将在2009年延续这一活动。一年一度的优秀雕塑作品展已成为全国历届雕塑毕业生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雕塑》杂志社年度众多展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衍生出来的“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网展”已在盛夏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示。网展就是在雕塑在线网上专辟网页专题,制作独立的网页来展示更多的优秀作品,那些由于运输不便等客观原因而不能来参加实物展的学生作品,包括外国院校的学生作品就能得到全面的展现。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网展自2007年开始举办,因为其方便快捷直观的显现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高校雕塑毕业生和高校教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今年的网展即第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网展于2009年7月3日开展,展期1个月,共展示作品200余件,作品除了来自国内各大院校,还有来自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雕塑系、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雕塑系、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以及韩国、土耳其、比利时、俄罗斯几个国家的雕塑作品。这将为实物展的国际化做出准备。
本次网展由《雕塑》杂志官方网站雕塑在线(www.diaosunet.com)主办,网展延续了前2届的特点,有作品展示、作品评论以及点击率排名栏目。今年的网展已呈现出较为独立的发展态势,展览基本上呈现了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雕塑作品的总体面貌,和各院校雕塑教育的成果,为全国不同地域的毕业生搭建了展示成果、交流艺术创作经验、切磋“武艺”的桥梁。展览期间,读者能直观地欣赏到这200余件作品,并能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投上1票。截止到8月3日网展结束从网展中已诞生出投票最多的40名优秀的雕塑作品,《雕塑》杂志将对网展中突出的,具有开拓型的青年雕塑家进行长期的关注和推介。
此次网展征稿范围相比较往届有较为明显的扩大,除了各院校雕塑专业的学生以外,公共艺术、设计等专业毕业生都是主办方关注的对象。雕塑作为一门占有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其含义和范畴在新的时期早已有了新的变化,其他门类艺术如立体设计、装置、新媒体艺术、公共艺术等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的含义不再是一刀切。因此,雕塑概念扩展的现象不应被我们忽视,这种变化也应该反映在各院校雕塑教育中。
从各院校来稿情况看,中国美术学院作品较为丰富。其毕业生作品主要来自雕塑系具像雕塑工作室、公共空间艺术工作室、材料视觉工作室、形态与观念工作室、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这5个工作室,以及公共空间艺术系城市雕塑专业。还有公共空间艺术系城市雕塑专业作品则主要探讨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同处于华东地区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来稿的学生作品无论是从作品的基础功底和对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较往年有了较大的进步。
京津地区主要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作品、北京服装学院雕塑系作品。央美的几件作品跟往年相比,多数学生已经在创作中摆脱了导师的风格束缚,而呈现出自己的审美特质,并且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定位。天津美术学院的来稿作品显示出一种传统和现代表现方式的结合,并尤为关注现代人内心的生活变化,其构建方式较为丰富。
东北地区的鲁迅美术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来稿作品体现了东北地区的雕塑实力。鲁迅美院几件作品体现了学生对人和人性的认知和挖掘。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来稿中有5组作品均为纪念碑式雕塑,并带有高高的基座,透着对精神的祭奠。
西南地区的四川美术学院的作品则主要来自雕塑系景观雕塑专业和景观设计专业。具像写实的作品仍是学生作品的主要风格,作品多为学生个人体验,几乎没有宏大叙事的主题性创作。卡通的形象也在这些作品中有着较多的体现。
华中地区的湖北美术学院,其来稿作品多以写实具像雕塑为主,并显示了较强的木雕创作水平。
另外还有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雕塑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闽江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川音成都美院、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积极参与了展览的征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学院的雕塑教学风格和成果。
主办方还从“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网展”中评选出15位作者参加“西岸风”第二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
全国毕业生石雕创作营自2008年开始举办,既是雕塑在线网的独创活动,也是雕塑在线网站举办的大规模线下的活动。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了解不足以及动手运用材料的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石雕创作营的目的在于提高毕业生对石材性质、特点和对工艺流程的认识,尤其是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主办方特意组织专家挑选出部分作者参加由石艺企业和公司协办的石雕创作营,为每位学生配备经验丰富、技术纯熟的雕刻师傅,并为学生和石雕企业提供了相互取经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亲身经历测量、开大形,雕凿、抛光的石雕制作全过程。本届石雕创作营中将产生2名最佳石验奖,2名最佳石承奖,及1名最佳石术奖。
对院校的学生来说,几年的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学习是一个使自己综合素质、能力蜕化和升华的过程,他们的毕业作品不仪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也是对院校教育意识、教学成果的客观和直接的反映,他们不仅面临着学校对其专业水平的评比,也面临着社会对其价值的界定。对于院校的老师来说,前一阶段的教学和教育不仅是输出自己知识的结束,更是总结教学成果和经验的开始,在面临下一届学生的学习时,应该怎样去调整教学结构,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怎样根据新时期的艺术和社会的变化去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去塑造学生独立思考和主观个性表现的能力?
呈现作品,反思现状,提出问题,是我们面对这些即将步入社会,展开自己艺术生命的学子们应有的责任。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作为主办方自2006年开始组织筹办“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至今已有3届,这一公益性的学术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各院校的欢迎,《雕塑》杂志社联合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长春雕塑管理办公室将在2009年延续这一活动。一年一度的优秀雕塑作品展已成为全国历届雕塑毕业生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雕塑》杂志社年度众多展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衍生出来的“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网展”已在盛夏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示。网展就是在雕塑在线网上专辟网页专题,制作独立的网页来展示更多的优秀作品,那些由于运输不便等客观原因而不能来参加实物展的学生作品,包括外国院校的学生作品就能得到全面的展现。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网展自2007年开始举办,因为其方便快捷直观的显现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高校雕塑毕业生和高校教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今年的网展即第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网展于2009年7月3日开展,展期1个月,共展示作品200余件,作品除了来自国内各大院校,还有来自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雕塑系、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雕塑系、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以及韩国、土耳其、比利时、俄罗斯几个国家的雕塑作品。这将为实物展的国际化做出准备。
本次网展由《雕塑》杂志官方网站雕塑在线(www.diaosunet.com)主办,网展延续了前2届的特点,有作品展示、作品评论以及点击率排名栏目。今年的网展已呈现出较为独立的发展态势,展览基本上呈现了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雕塑作品的总体面貌,和各院校雕塑教育的成果,为全国不同地域的毕业生搭建了展示成果、交流艺术创作经验、切磋“武艺”的桥梁。展览期间,读者能直观地欣赏到这200余件作品,并能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投上1票。截止到8月3日网展结束从网展中已诞生出投票最多的40名优秀的雕塑作品,《雕塑》杂志将对网展中突出的,具有开拓型的青年雕塑家进行长期的关注和推介。
此次网展征稿范围相比较往届有较为明显的扩大,除了各院校雕塑专业的学生以外,公共艺术、设计等专业毕业生都是主办方关注的对象。雕塑作为一门占有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其含义和范畴在新的时期早已有了新的变化,其他门类艺术如立体设计、装置、新媒体艺术、公共艺术等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的含义不再是一刀切。因此,雕塑概念扩展的现象不应被我们忽视,这种变化也应该反映在各院校雕塑教育中。
从各院校来稿情况看,中国美术学院作品较为丰富。其毕业生作品主要来自雕塑系具像雕塑工作室、公共空间艺术工作室、材料视觉工作室、形态与观念工作室、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这5个工作室,以及公共空间艺术系城市雕塑专业。还有公共空间艺术系城市雕塑专业作品则主要探讨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同处于华东地区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来稿的学生作品无论是从作品的基础功底和对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较往年有了较大的进步。
京津地区主要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作品、北京服装学院雕塑系作品。央美的几件作品跟往年相比,多数学生已经在创作中摆脱了导师的风格束缚,而呈现出自己的审美特质,并且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定位。天津美术学院的来稿作品显示出一种传统和现代表现方式的结合,并尤为关注现代人内心的生活变化,其构建方式较为丰富。
东北地区的鲁迅美术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来稿作品体现了东北地区的雕塑实力。鲁迅美院几件作品体现了学生对人和人性的认知和挖掘。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来稿中有5组作品均为纪念碑式雕塑,并带有高高的基座,透着对精神的祭奠。
西南地区的四川美术学院的作品则主要来自雕塑系景观雕塑专业和景观设计专业。具像写实的作品仍是学生作品的主要风格,作品多为学生个人体验,几乎没有宏大叙事的主题性创作。卡通的形象也在这些作品中有着较多的体现。
华中地区的湖北美术学院,其来稿作品多以写实具像雕塑为主,并显示了较强的木雕创作水平。
另外还有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雕塑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闽江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川音成都美院、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积极参与了展览的征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学院的雕塑教学风格和成果。
主办方还从“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网展”中评选出15位作者参加“西岸风”第二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
全国毕业生石雕创作营自2008年开始举办,既是雕塑在线网的独创活动,也是雕塑在线网站举办的大规模线下的活动。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了解不足以及动手运用材料的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石雕创作营的目的在于提高毕业生对石材性质、特点和对工艺流程的认识,尤其是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主办方特意组织专家挑选出部分作者参加由石艺企业和公司协办的石雕创作营,为每位学生配备经验丰富、技术纯熟的雕刻师傅,并为学生和石雕企业提供了相互取经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亲身经历测量、开大形,雕凿、抛光的石雕制作全过程。本届石雕创作营中将产生2名最佳石验奖,2名最佳石承奖,及1名最佳石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