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长和教师的角色融为一体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3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展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率均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师生之间仍存在沟壑难填、情感冷漠、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关爱、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校园缺乏人文关怀等现象,这种异化的师生关系不但让校园失去了一份灵气,并且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动力源泉。
  教师和母亲的角色我担任十六七年了,在与学生和儿子相处的过程中,我渐渐觉得只有用真心,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充当家长的身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应记住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爱学生。真诚的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法宝。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会随时想着如何和他相处好;你就会想方设法和他沟通,走进他的心灵,包容他和理解他,并努力帮助他,使他取得进步。能这样做的也许只有父母了。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要有父母般的无私的爱。我在刚毕业任教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后来我做了母亲,在教育儿子,看着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为师观”错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的,我怎么能只记住那句冷冰冰的文字呢?于是,我带着家长般的关爱来和学生相处,效果果然很好。
  2.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只有人格、心理健全,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成身心健康、对知识孜孜以求的学生。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2.1 加强师德师风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穿着打扮也是为人师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认识一位教师,课上得很好。以前对穿着不大注意,衣服朴素到很少换,而且式样也很过时,加之自身长相就不大好,被学生背地称为“杀手”——她一上课,学生就被杀倒一片,很少有兴趣听讲的。我们和她要好的同事就提醒她穿着要跟得上现代学生的审美观,要吸引学生。她现在就很注意了。穿着有了时尚元素,而且得体大方,学生都说她有独特的魅力,有不少女生还模仿呢!“亲其师,信其道”,现在她的课效果能差吗?其实,家长在参加家长会时都会着意打扮一下,目的也是想给孩子好印象。
  2.2 有一颗进取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汲取新知识充实自己。爱学习的人是最有魅力的。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具备学习能力、教学科研能力、适应现代化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时代、科技、情况都在变化,这给教师提出更大的挑战。这一切都迫使教师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正如有人描述的,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是自来水。
  2.3 更新教育观点。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绝对权威,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善于从自己的教育对象那里吸取长处,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
  3.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对教师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感情是相互的,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自己就必须以这样的方式和学生相处。学生也是有尊严的,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理解学生是赢得学生的基础,。理解多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较为有效。信任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只有相互信任,学生才能把教师当朋友,向老师吐露心声,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2 走近学生。教师爱学生,不但要以“家长”的身份,更要以“朋友”身份出现。只有与学生交朋友,学生才可以对老师更为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才更有效。世界很小,心灵很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学生才能理解老师的用心。
  4.教师要把改善师生关系落实到行动上
  4.1 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帮助他们,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毫不吝惜对孩子的鼓励。给予孩子鼓励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用赏识的语言和行动引领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为孩子的发展助力。
  4.2 对待优生和后进生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当后进生有所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使之发扬光大。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其完善不足,防微杜渐。“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我们以统一的标准(往往是学生的考分)、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自然会分出三六九等,自然会有“先进”、“后进”之分。其实,上苍是公平的,他赋予每个人长处,也给予每个人不足。教师要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人,深入到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真正地把学生当“学生”。
  4.3 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我认识一位教师,他常常自己开车把生病的学生送医院或送回家。有时晚上下雨,他会把没带伞的学生送回家。天气一有变化了,他就会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保暖,注意饮食等等。学生也很自然地把他看作父母般的亲人。这样的老师,还愁搞不好师生关系吗?
  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依赖于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如家长般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只要把家长和教师的角色合理地融为一体,无私而理性地去爱学生,努力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就会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素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效性刍议[J]
  [2]陈静珏.改善师生关系[J]
  [3]乔凤杰.试论改善师生关系的途径[J]
其他文献
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以课本为中介,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活动,是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在课堂上,借助课本等辅助工具,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获得一定情感体验,形成一定思想品质的教学活动,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相关教学内容、策略等。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推进,“以教定学、以本为本”的教学模式日趋过时,人们积极倡导:“鼓励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
【摘要】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水平,是促进小学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只有切实地抓好德育工作,才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关键词】培养提高管理  1五育一同并举,坚持德育为先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原则。面对国内外瞬息万变的形势,学校要加强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师生发展,主张人文关怀的原则。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要尊重教师的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国民最基础的素质教育。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严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和活力,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方面,我做过一些摸索和努力。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传统师生关系。警醒当代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不要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压制、压服学生,而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把自己看作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去。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  [
[摘要]一直以来,作文是学生的包袱,在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写作是课改的重中之重。为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快乐地作文,我实践陶行之生活教育的理论——以“生活”为中心,作文就是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从教室、从校园解放出来,拓宽写作空间,不束缚学生思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从生活、从书本、从歌词、从电视、从多媒体网络中积累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它的实质是一种教学模式,是教改追求的精髓和归宿。它是博采众家之长,取其糟粕,留其精华之杰作。它是每一位教育第一线工作者的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高效课堂 追求 设计 理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硕果累累,教学改革的丰功伟绩无不浸透着教育第一线的教学教研人的心血和探索。教改的精髓和归宿就是追求课堂教学中教学双方的最大效率和效益,使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
[摘要]合作学习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策略,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高。通过科学建立合作小组,精心培养合作技能,教师在合作中恰当把握合作时机进行指导就能有效的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要求2到7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够培养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从传统教育的角度谈提问的重要性。它是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思路、理解课文内容的常用方法;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情感和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提问的重要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恰当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有生命的,那就是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体现,是课堂教学生命的体现。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 以快节奏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高参与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队伍里排队等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厌倦、沮丧”来形容。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受“希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