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满园皆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ml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运动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恰当地运用既能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浓厚兴趣。深入发掘跳绳运动在体育课中的多种运用方式,从而以“一枝独秀”之姿,实现体育课“满园皆春”的效果。
  一、以绳做操,扎实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长期以来,单纯的肢体动作准备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表面上在准备,实际上动作松懈“开小差”。而将跳绳有效运用于课前准备活动中,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师可以根据绳子的特点编一套有趣的体操,尤其对一些没有体操棒的学校,让跳绳代替体操棒效果更好。将其对折,再对折,学生双手握住对折后绳子的两端,手里拿着绳子,兴趣高涨,这时候根据教师编排的体操动作开展课前准备活动,一方面利于学生将动作做到位,另一方面可以一改往日学生情绪低落、懈怠散漫的现象。
  二、以绳练跳,积极开展体育训练项目
  体育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体育课堂上将跳绳作为一种辅助的训练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利用组织跳绳运动项目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跳绳可以分为单人跳、双人跳和多人跳,尤其是多人参与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关注自己的协调性,还要考虑与同伴合作的协调性。(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跳绳方式种类繁多,跳法不拘一格,学生在自由练习中可以交换脚跳,集体跳、穿梭交叉跳等。学生在组织跳绳的時候可以任意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发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边跳边数,大脑和身体同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三、以绳游戏,有效激发体育课堂兴趣
  体育课堂中长时间的跑和跳都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对体育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低年级体育课中女生表现较为明显,不喜欢这种枯燥的锻炼方式。而以跳绳为游戏可以有效地化解这一难题,增强体育课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如,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长绳比赛,哪一组绳上边人数最多即为获胜方。再如,开展跳绳接力比赛,比赛双方规定相同距离的跑道,学生边跳绳边前进,当到达一定的距离后由另一个同学接力,最后哪组速度最快即为获胜方。还可以开展捆绑游戏,以5人为单位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用跳绳将同一组的右腿捆绑在一起,整组队员喊口号前进,如有不按照口号前进就会导致整队摔倒,最先达到终点的组获胜。利用跳绳开展的游戏很多,这样的游戏可以将学生带入生动有趣的体育天地,从而忘记体育运动带来的疲劳,沉浸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之中。
  四、以绳减压,有序做好课程结束活动
  体育课学生活动量较大,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从兴奋恢复到平静,需要教师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利用跳绳进行运动量的缓解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如,教师选择节奏较为缓慢的舞曲,学生跟随着节奏跳绳,让身心慢慢放松,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的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体育课的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跳绳是小学体育课上不可多得的教学器材,一根跳绳可以变换多种方式,让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这需要教师发挥自身智慧,创新方法,让“一枝独秀”在体育课堂上变成“满园皆春”。
  编辑 李 姣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基调;品析“文眼”,巧施技巧;创设情境,激情引读。学生只有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品读,才能真正体会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会文;个性体验  崔峦老师曾撰文指出:“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朗朗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每遇到新的问题都会反思教学行为,从而得出几点心得体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醒教师理论和教学实践要有机结合;教师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反思中不断总结,不断加深对教育原理的理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修正自我、重塑自我。  关键词:教师;反思;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教育理论修养,具备教育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
空间观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作为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几何课,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架起了桥梁,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45分钟;导入;教学方法;评价  长久以来,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一直都是我们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所想要实现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优化数学课堂结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
摘 要:研究表明,教师是当今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教师作为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群体,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最易产生职业倦怠。其形成因素大致有: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及个体特征因素。应对这种职业倦怠的措施主要有: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培养健康人格等。  关键词: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对策  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群体,职业倦怠在所难免。针对职业倦怠(job
摘 要:在当今这个微信、微博盛行的时代,直指心灵的阅读,厚重经典文化的训练,都成了奢侈品。在文学荒漠化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同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状。青少年时期,如果阅读了大量的文化作品,接受人类文化精品的滋养,就能形成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人格修养。而小学语文教育注重文化熏陶,可以影响孩子的终生语文教育。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丰盈语文教学的文学意味、营造阅读文学作品的氛围、拓展阅读文学作品的空间
摘 要: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做法  小学作文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很多教师在这部分教学当中都会感觉到为难。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甚至作出各种不情愿的表情,甚至有
数学概念教学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核心,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近年来,我对各年级的期中、期末考试卷进行分析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错误都落在概念上,特别是有些优等生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填空时也出错,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概念的增多,在概念处的错误比例也逐渐递增,可见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不完善,灵活运用不够。并且在许多概念课的公开教学中,我发现老师在概念教学中孤立地讲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电脑、电视、手机等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读的书少了,拿起一本书从头到尾花时间读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大量的阅读已作为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扩展。阅读要从小学生抓起。作为一名小学的老师,要让学生爱上阅读,能认真地去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怎样使小学生从小爱上阅读呢?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创设良好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学素材和教学过程全面开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严格要求和强化训练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都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感染学生  虽然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多次的改革,有多个版本,教材内容的重难点有所不同,但利用教材的内容渗透德育这一点是取得共识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