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思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ding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教师开放、诚实地对待学生,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才能培养出敢质疑、爱质疑的好习惯,才能培养出以疑为荣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才能使学生敢于挑战问题,挑战书本,挑战老师,挑战权威,敢于怀疑已成之见,才能培养出有思维、有创造、有创新的新一代。
  【关键词】生疑 质疑 释疑
  
  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所以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的质疑能力其实是一种心理素质、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及语言技能的综合反映。而学生的缺陷正是不敢质疑、不会质疑和质疑不好。
  我们的学生很少有对所学的内容向老师质疑的。难道他们真的没有疑问吗?我想肯定不是,茫茫书海,知识无穷,怎会无疑可问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成绩差的甚至一般的同学不知问什么,成绩好的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是认为,已经学会,没啥可问,还有的根本不敢问。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此不能质疑,何谈促使其更好的发展呢?因此,我努力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前提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其实质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要学,会学,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树立起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克服避免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由于教师的漠视,可能使学生丧失发掘自身潜能的积极性。或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自导自演,把学生纯粹当“观众”,再有无视学生的差异性,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2. 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互动过程,故教师应摒弃主宰一切的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热爱、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努力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而积极参与教学、勇于思考、大胆质疑,感受教师热切的希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优化课堂——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关键
  一位外籍老师在谈到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可问的”。的确,在当代中学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农村中学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思想品德课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巧置质疑障碍,激活学生思维兴趣,克服学生由于不屑于质疑,认为自己全懂了,没必要质疑的心理,让学生在“疑”中设疑,在“疑”中生奇。我在教学中尝试:
  1. 课前精心拟定讨论题目,帮助学生质疑
  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往往好像什么都已经懂了,发现不了问题
  找不到有疑问的地方,而当课堂上老师要他回答问题时又答不上来。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也需要教师为小组的合作质疑提供必要的讨论素材。为此教师在每上一堂课前,应当提早给学生出一些思考讨论题,启发学生边预习、边思考,从课本内容中去探究、挖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然后带到课堂上来参与小组讨论。 如在《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一框教学时,利用教材的一群动物举行比“大”竞赛的故事,我们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思考题:“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曾经有过自负或自卑的事例吗?它们对你们的学习或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让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质疑,以激发学生好奇求知,唤起学生求疑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到见解,使“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这一教学的重难点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得到解决。
  2. 课中合理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质疑
  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讨论,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法律部分知识时,一改过去以讲为主的做法,让学生明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四个问题,结合事例分小组展开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课后拓宽教学的空间,促进学生质疑
  巧设课堂“空白”,提供发挥质疑意识的时间,教学中留有余地,让学生做好质疑、思考、探索的心理准备。如在完成“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栏目后,我设置这样的课外探究题:当我们遭遇意外伤害、他人的勒索、暴力威胁或来自家长、教师的侵害时应该采取哪些方法保护自己呢?要求学生课后搜集有关资料找到解决的办法,由课代表收集后集体讨论并据此制定《自我保护手册》。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恰当地运用于现实生活实际,又让学生充分参与了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质疑问难、大胆求异的精神状态。
  袁振国先生说:“没有问题的教育是教育的最大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老师说得太多,教得太死。让学生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也就致使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不再有创意,不再会突发奇想。当然,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消除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但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思考,进行满堂灌。我们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让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为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探讨再以产生新的问题为结束。要让我们的问题成为学生问题的“源”,引发学生的问题;也要让我们的解答像抛出的“砖”,目的是引出学生的“玉”——新的发现与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而课堂提问也就成为教学的起点。课堂提问可以分为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学生的提问是在教师提问基础上,在课堂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或是对课程内容的思考而提出的质疑,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索的一种反映。本文就是从学生课堂提问的必要性、途径和要求等方面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提问能力。  【关键词】学生课堂提问 思想品德课 提问能力    学生课堂提
经过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课业知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物理的教学方面,学生经常提到这样的问题“上课听课时,觉得物理都听懂了,很容易,下课后,自己动手做习题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所谓的“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排除了学生不认真听课的因素后,我发现仍有很多学生在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理解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
摘 要:学生在运动中能保持健康形体,为此,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有这方面课程,但这些健身运动往往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做大量动作,部分动作难度较大,学生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需要有极大耐心以及好的身体体能,否则学生很难在运动中坚持下去,所以可以让课堂教学富有艺术性,让整个课堂都别具一格,学生能被这样的课堂吸引,在运动中时刻拥有动力。  关键词:高职;健美操教学;艺术化  学生在进行健美操运动时需要做各种难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早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教育专家钱梦龙说:“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很多教师还是用注入式、独白式或回答式等授课。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
高职教育目标是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讲解词汇 、语法的英语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于外语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专业EBP(E
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   一、营造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首先我们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平等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理念。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人格
【摘要】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如何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这是所有老师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中,开头的十分钟是最佳的。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标的思想品德课也是如此,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气氛及教学成果。成功的导课不仅能开启新的话题,还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在轻松和谐快乐的气氛中高效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时代的特征,总结一些初中思想
七巧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游戏。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顾名思义,它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或者各种人物、动物、桥、房、塔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符。因能启迪智慧,所以七巧板已成为世界性的益智玩具。这不,有所学校就把现代智力七巧板玩出了无限创意。下面,就让知力记者带大家走进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共同感受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