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j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作文教学的成败。由于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尤其是会写,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文往往生搬硬套,硬着头皮去写,结果写出来的文章思想浅薄,思维无法打开,语言毫无创新。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加学生的“材料”积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和喜悦是不断产生热能的源泉,农村中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感。面对作文题“无从下手”材料匮乏,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材料”的积淀。
  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生活。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感到无事可写,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就学生身边的小事,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今年开学之初,在洙洲---双疃路段分别发生两起车祸,笔者让学生就这次交通事故开展调查,写一篇文章。王艳、孔艺璇等同学以新闻、通讯的方式报道了这两起交通事故,颇有一番新意。
  2、创设情景诱发激情。
  兴趣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就在写作中,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让学生写“孔乙己之死”,其中卢立国同学的《孔乙己之死》获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
  3、开设阅读课,开辟第二课堂。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以外的书报刊物,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的说写能力有重大作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写作材料的来源。为此,每周用1-2节课的时间作为阅读时间,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选择健康向上,文质兼美的“美文”和跳动着时代脉搏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时文”,以及介绍重大科技成果及其发展最新动向的科技文;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等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查。
  4、多种形式并举,增加材料积淀。
  着力补充与延伸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多种形式并举,增加学生的写作“材料”的积淀。(1)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好“课本”这个例子,渗透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顿悟写作之奥妙。(2)指导学生创办手抄报、黑板报、制作学习卡片等,使学生体会写作之快乐。(3)指导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浏览、阅读网上资料,使学生开阔眼界。(4)坚持写好日记、周记、心语、体会、读书笔记等使学生汲取之精华。
  二、 双课型两课时快速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文,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
  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正是作文教学的目标,我们知道写作是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观察、记忆、感情、经验、词汇及语言习惯来完成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可能一模一样,而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引导、诱导、疏导,使学生通过实践“自悟其理法”,逐步走上“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成功之路。为此,做了“双课型两课时快速作文”之尝试。
  1、快速作文训练机制:
  快速作文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写作实践的课型结构为:课前命题——分析讨论——写作——评改——小结,师生活动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学生教师。
  在以上课堂结构中,学生交流路径具有多元化、多向性、互动型、连动式的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
  在作文教学中,两节课连上,第一节课写作,第二节课批改。要求学生在45分钟左右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必须快速审题、构思、选材、成文,其流程是一开始就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自能”得以体现。
  2、教师的示范与主导作用: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参与到学生的写作之中,下水文的写作,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体验,写到文章之中与学生共同分享;另一方面,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指正,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评改方式的多元性、针对性:
  (1)评改方式的多元性:
  老是一个模式评改下去,学生难免生厌,觉得枯燥无味,在评改方式上,力求体现多元性,根据学生写作基础的不同,编制成三个大组,大组又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粗批粗改、略批精改、精批略改、面批面改、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组批组改、集体批改、师批师改。
  (2)评改方式的针对性:
  作文评改的目的在于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写作素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改方式、批语应有所不同。对差生,评改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能体会到写作的快乐。要求他们字写工整、句子通顺、尽量不写错字、别字,在评改方式上多面批、多精批,在评语上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对作文基础一般的学生,则要求语言准确、中心明晰、选材恰当、结构合理、书写规范,在评改方式上,精批与略批结合,书面评改与面批结合,在评语上则侧重启示点拨与指导提高。对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在评改方式上,侧重点改,在评语上,“挑刺”适当多一点。
  4、评语体现实效性:
  评语是一种交流,师生间的推心置腹的交谈,评语应保持“随风潜入夜”的风格,寄言以情、情真意切的境界,在评语中着力体现实效性。
  在作文评改中,在眉批上不批写“用词不当”,而写“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吧?”之类,在总评时不批“离题万里”而写“这些内容,似乎扣题不紧,你认为呢?”多用“好象”“似乎”“是否”一类词,学生觉得亲切,同时又可让学生自己去反复揣摩、体会。
  评语还应包含使学生作文提高档次,如“此文只叙欠议,能否加些画龙点睛的议论,以点明题意,深化主旨?”这样能使学生较好地悟出作文规律,从而达到作文训练与评改的目的。
  5、反馈、交流、小结:
  评改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把优秀作文进行交流讨论,悟得作文之法;把“病例”作文进行剖析,探究病因之源。最后,教师集全班作文之特点进行小结。
  总之,快速作文教学是针对传统作文教学而提出来的,作文练习的主体是学生,训练的主线是交互式、联动型,训练的目标是优质、快速。快速作文教学通过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使学生“自能”作文能力得以培养。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意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教唱英文歌曲,课余与学生进行简短英语交流  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我觉得唱歌是最好的、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因为学生活泼好
食管癌是全球死亡率排名第九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居于第四位。每年约有150000人死于该疾病,其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10%。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大部分食管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在确诊
摘要:语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输入的过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教师要积极地调动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自由地遨游,汲取知识的给养,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内涵。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有效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初浅认识,以期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板块占据了较多的时间。阅读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都具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材文本的选取应该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且须文质兼美、风格多样、兼顾各种体裁。作为珍贵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挖掘文本内在品质,进行情感与思想上的熏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中国分类号】G623.21    在新时
目的: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针对头颈部、胸部(肺和食管)、脊柱旁或脊髓等部位的各种恶性肿瘤进行放疗时,脊髓常常不可避免受到照射,甚至可能
中国分类法:G623.2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读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取代的。朱熹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和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朗读和写作的关系。  小学生正处于识字认字阶段,词汇量的积累很重要,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才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美国教育家吉姆崔利斯曾说过:“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书。”他认为这
中国分类法:G633.33  写作文是最令老师与学生头疼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批。长期以来,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教学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夹生饭”,难以有什么成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成了一句空话。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本人认为,师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