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反贫困的政策逻辑与实践路径

来源 :外国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日本自2013年起先后制定了《儿童贫困对策推进法》与《儿童贫困对策大纲》,建立了以教育为先、四位一体的综合政策体系,旨在通过教育赋能消除贫困代际传递.政策重点在于扩大学前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机会,采用服务支持与现金支持结合的形式,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政策资源.纵向完善了贯穿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费资助制度,横向搭建了以学校为平台,结合校外教育资源,并利用学校社会工作者联合社会福利、医疗等部门的综合支持体系.对于丰富儿童校内外学习机会,减轻育儿家庭经济负担,促进儿童学业成就,消除社会孤立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的政策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国思考2020年后的贫困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翻译理论经过“作者、文本、读者、解构、文化、生态”等阶段后亦已出现“认知”转向。笔者(2014)尝试将国外的“认知语言学(CL)”本土化为“体认语言学(ECL)”,据此“认知翻译学”就可顺理成章地修补为“体认翻译学”,以能进一步打通翻译学与马列主义、语言学、语言哲学、后现代哲学(含体验哲学)、认知科学等理论之间的通道。本文简述该本土化新兴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尝试描述其权宜性定义,重点解读了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体认”。可用“体”来解释翻译中的“同”和“模仿”,用“认”来解释翻译中的“异”和“创造”,这既可为翻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翻译市场化导致翻译研究出现“经济”转向,催生了翻译经济学.本文对翻译经济学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翻译经济研究现状,归纳出翻译经济
文学作品是作者声音文本化的结果,具有视听双重感官的审美价值.在文学翻译活动中,格式塔意象翻译是再造原文视听审美的重要途径,但是,现有的格式塔意象翻译研究没有明确区分
韦努蒂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系统梳理了翻译工具论与解释学模式的源流与演变.他认为,翻译是受译入语文化机制规约的一种解释行为.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环境的差异,译文与原文承
对中国传统译论丰厚遗产的重新发现和整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主要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开启了佛经翻译的一个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其
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的量化研究范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并不是所有教育问题都适宜采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OECD作为较早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机构,
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发生了且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已经远远走出我们所熟悉的苏联时期的轮廓:在层次结构上,它逐渐改变技能专家—研究生两级结构,越来
许钧教授从事翻译教学、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四十余年,致力于推动翻译学科建设及翻译事业发展,曾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笔者就翻译观念、翻译本质、翻
“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是安托瓦纳?贝尔曼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出的重要概念,前者指译者在原文和译文间的自我定位,后者指译者通过直译改造母语的隐秘欲望.本文将青年巴金
面对数字化给经济与社会带来的挑战,德国积极打造“职业教育4.0”,谋划并稳步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这一系统工程.从“职业教育4.0”的概念入手,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