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生活习性的六喜六怕等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六喜
  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天穴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连采食和交配都是在阴暗情况下进行的。
  2、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
  3、喜安静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4、喜温暖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如环境低于5摄氏度时,就停止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5~25℃。
  5、喜带甜、酸味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塑料、橡胶、玻璃和金属不吃外,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都吃。
  6、喜同代同居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尤其在高密度情况下,小的蚯蚓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二、六怕
  1、怕光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和蓝光,但不怕红光,趋向于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就是这个道理。据阳光照射试验,红色爱胜蚓阳光照射15分钟后,有66%的蚯蚓死亡,照射20分钟就会100%死亡。
  2、怕震动蚯蚓喜欢安静的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动,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因此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适宜建蚯蚓养殖场。
  3、怕水浸泡养殖床若被水淹没后,多数蚯蚓马上逃走。逃不走的,表现身体水肿状,生活力下降。
  4、怕闷气蚯蚓生活时需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对氨、烟气等特别敏感。因此人工养殖蚯蚓时,为了保温,舍内生炉,其管道一定不能漏烟气。
  5、怕农药据调查,使用过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的农田或果园蚯蚓数量少。
  6、怕酸碱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如养殖赤子爱胜蚓和红正蚓,最好把饲料调至成弱酸性,这样有利于蛋白质等物质的消化。
  
  养殖黄鳝六注意
  
  黄鳝的人工养殖历来是养殖者关注的热门。欲获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六点。
  
  一、暂养鳝选鳝苗要严加把关
  多数养殖户受秋冬季与春夏旺季的成倍差价影响,认为“黄鳝命贱”而盲目建场大量收购黄鳝暂养,由于缺乏基本的养殖技术,收购来的黄鳝短期内就大批死亡。其主要原因是收购的黄鳝多数受伤,鳍入池感染而诱发水霉病所致。同时,长时间、高密度运输,相当数量均已患发烧病,加之农药毒捕和电捕的黄鳝混于其中,使养殖者无所适从。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对捕捉或收购的鳝应观其色、试其力、察其伤,健康的黄鳝体表皮鲜艳光润,粘液均匀,无伤无残,头、尾、肛门正常,若头部肿大,粘液脱落,肛门红肿或有外伤的黄鳝一律淘汰:然后将“正常”的鳝放入3~5%食盐水溶液中3~5分钟消毒选苗,凡射出盆或沉于盆底不爱活动,用手一抓即着的黄鳝应予淘汰,在盆中自由游动的黄鳝即可选用。
  
  二、保持良好的地气通透性
  不少养殖户采用屋顶或全封闭水泥池养鳝,阻碍了地气通透。鳝池的修建应做到防选。注水和适当保持渗水能力。为利于地热交换,池底应用砖铺而不要全抹水泥沙浆。
  
  三、杜绝同一池中大小鳝混养
  黄鳝因有大吃小的恶癖。鳝池面积不宜过大,否则喂食、消毒、换水等管理不便,更重要的是鳝池过大,不能达到鳝苗的分期分批饲养,易造成大吃小尤其在饲料不足的情况下更为严重,造成严重损失。
  
  四、创造优良的水质
  环境用水方面,一些养殖户只注重换水,忽略了水质和水的酸碱度,导致许多致病因素。养鳝用水在保持“肥、活、嫩、爽”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其酸碱度须保持在PH值6~8之间,可用试纸进行测试。若值小于6时,要向池内撒施石灰;若大于8时向池内泼洒食醋溶液或稀盐酸溶液进行调节。换水时应注意水温,用水温度与鳝池内水的温度差不得超过3度,否则黄鳝易患感冒。
  
  五、重视夏季气温和溶氧调节
  夏季气温炎热,温度偏高,易使鳝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黄鳝缺氧发烧造成死亡。故应在鳝池埂上培育丰富的水草,利于遮荫和提供隐蔽的环境。在鳝池中放养适量泥鳅(占鳝鱼重量10~15%为宜),有利于清洁水质和有效地给水体增氧。还应勤换水,水温应控制在30度以下,盛夏还要搭盖遮阳网。
  
  六、注意科学投饲方法
  许多养殖者不了解黄鳝的食性,一味投喂米饭、糠、麦麸,结果黄鳝吃食少或根本不吃。黄鳝饲料应采用昆虫饵料蚯蚓、蝇蛆、黄粉虫等、动物内脏、下脚料和自配饲料鱼粉、面粉、蚕蛹、豆粉等植物性饲料结合使用。刚下池的黄鳝应搞好训食,先投喂活动性昆虫饵料,然后逐步添加其它饲料,做到循序渐进,才能使黄鳝正常迅速生长。
其他文献
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  胡军生    由于树种单一、气候异常,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刺蛾、杨黄卷叶螟、天牛、尺蛾、瘿螨等常常在杨树纯林中大面积发生,特别是舟蛾类食叶害虫极有可能暴发成灾,往往在3-5天内将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  这类害虫的防治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落实“治早、治小”的防治策略,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
多年以来,乳汕作为农药的主要剂型之一,其含有的芳香族溶剂如二甲苯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水乳剂作为山东纵邦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的剂型,与乳油相比,大量减少了溶剂的使用量,降低了毒性、药害,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漂移,持效期长。为了明确5%高效氯氰菊酯EW在我市对白菜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我们特进行了该项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
双膜高效种瓜技术就是在地膜覆盖种瓜的基础上,在上面拱制竹架,覆盖棚膜形成拱棚的栽培模式,克服解决无霜期短、积温不足等不利因素,使瓜提前播种,提前发育,提前成熟,提早上市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该技术简单、实用、高效,种植取得了好收益,一定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选择早熟、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  糖王宝玉、极品糖王宝玉、钦波一号、钦波二号、东亚富玉等。  二、育苗技术  1.选择苗床地,向阳背风,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使广大农民受益匪浅。不少农户购买了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机,用于跨区作业,收益颇丰。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将是农民新的致富工具。现将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介绍如下:    一、使用    1、作业前的准备  (1)按照拖拉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拖拉机进行班次保养,并加足燃油、冷却水和润滑油。  (2)按照收获机使用说
玉米套种推广技术  刘 刚    玉米间套种是粮食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减少经济作物行间的杂草,同时又可以将玉米桔杆还田,培肥地力。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能提高综合生产效益。经过多年的生产与实践,农民已尝到了玉米套种芸豆的甜头,得到了经济实惠。下面就谈谈白芸豆同玉米套种栽培的技术要点:  1、种子选择:  白芸豆(中白)纯度97%,芽率95%以上:  2、整地:
富饶村地处克东县东南部,全村耕地面积27571亩,现有9个自然屯,13个村民组,有农户801户,人口3043人。从2008年开始,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与合作机制,发挥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和大豆种植合作社的作用,全力推进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2009年,全村土地流转面积102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规模经营面积2400亩,其中春萌大豆合作社以“三七分
葫芦秧上嫁接西瓜    周芙华是大连金州区七顶山满族乡朱家村的普通菜农,她善于钻研,敢于创新,从事蔬菜生产20多年,共培育和发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多项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菜农,被人们称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女状元。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周芙华把个人承包的10亩土地全部建成塑料大棚,先后发明和引进的多层膜防寒、以虫治虫,测土配方施肥,黄瓜定型定量保护盒,声波助长等新技术,用新疆野生茄根“
一、葵螟发生规律  向日葵螟一年发生1~2代,以一代幼虫为害最为严重。以老熟幼虫在土壤5~15厘米深处做茧越冬,翌年7月上旬化蛹,蛹期6~7天。第一代成虫7月中下旬开始羽化,7月末8月初为羽化盛期,成虫有趋光性,白天潜伏在向日葵田附近的荒草地里,受惊后可做短距離飞翔。傍晚7时开始活动,8~9时活动量最大,在花盘上取食花蜜,并在花药圈内壁产卵。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卵多散产在葵花花盘上的开花区内,
摘要:显而易见,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种运算公式和逻辑推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随着学习的深入,高中数学的难度在增加,同时实用性也在加强.高中数学是高考的重要学科之一,有效提高数学成绩将对综合成绩的全面提高大有帮助.本文根据高中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良建议,探讨如何高效学习高中数学.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学习具有一定难度,题目中经常出现大量的数据运
黑木耳使人们喜爱的食用菌之一。近年来采用的雾灌育黑木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灌水技术。试验证明,雾灌育黑木耳是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雾灌育黑木耳设备  由干(直径40~50毫米)、支(直径25~32毫米)、毛(直径10~12毫米)三级高压聚乙烯塑料管,微型雾化喷头、管件组成。安装时,干管连接水源垂直于支管,支管垂直于每架耳干,毛管(长15米)平行于每架耳干,悬挂其上空。雾化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