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秧上嫁接西瓜等7篇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t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葫芦秧上嫁接西瓜
  
  周芙华是大连金州区七顶山满族乡朱家村的普通菜农,她善于钻研,敢于创新,从事蔬菜生产20多年,共培育和发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多项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菜农,被人们称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女状元。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周芙华把个人承包的10亩土地全部建成塑料大棚,先后发明和引进的多层膜防寒、以虫治虫,测土配方施肥,黄瓜定型定量保护盒,声波助长等新技术,用新疆野生茄根“吐鲁巴姆”与当地茄子嫁接培育出的新品种茄子都被当地农民普遍采用,成为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周芙华的蔬菜保护地成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田和传播源,在她的带动下,目前仅朱家村蔬菜保护地就发展到3500亩。
  当地棚栽吊蔓西瓜因多年连续生产造成“重茬”,导致果实小,质量差,卖不出价钱。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周芙华四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从营口购进葫芦种子在2亩地的大棚里进行培育,长成植株后,剪掉上部叶蔓,留其根部。把“早春红玉”吊蔓西瓜芽片嫁接在葫芦根上长成新的西瓜叶蔓。
  据周芙华介绍,葫芦秧与“早春红玉”嫁接结出的西瓜最大特点是不怕“重茬”,其次是产量高,比普通吊蔓西瓜产量高出一倍,甜度好,耐储存,耐运输,深受商贩欢迎,每公斤卖到2.6元。因为是棚栽西瓜,不受季节限制,头茬西瓜摘完后,只把老蔓剪掉“平茬”后又可在原来的根上重新长出新的叶蔓,继续开花结果。一茬西瓜的生长周期是3个月,一年可连续结三茬果,每亩地一年可保证6万元的收入。在周芙华的带动下,七顶山满族乡朱家村仅今年就栽植了西瓜1000多亩,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亩地半年“种”出5000元
  
  一亩地一年能创造多少效益?对于很多传统种植户来说,六、七百元就很不错了,但凤台县钱庙乡张池村农民刘传光和他的两个大学生孩子,用科技方法加上集约化经营模式,半年就平均在一亩地里“种”出5000元。
  2004年,划传光在自家责任田搞起了“稻虾共育”实验,从土地的合理设计、龙虾和水稻共育问题、套种的蔬菜品种、成本与产出分析等,他都精打细算,尽量使各类品种平衡生长,特性上趋利避害、相互促进,历经3年,终于摸索出一条“稻虾共育、兼种蔬菜”的高产之路。
  今年6月,他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承包了张池村农民500亩土地,3年承包费一次付清,建成高效示范田。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土地利用程度高,种植养殖结构合理:示范园的中间是稻田,四周是养龙虾的水沟,边上则是种朝天椒、蔬菜的坝埂和坡面。每亩地中稻田面积约占5分,水沟占4分,田埂和坡面占1分。由于龙虾对生长环境有要求,所以水稻不能打农药,全施农家肥,灭虫采用频振杀虫灯物理防治;园区运用远程红外线自动监控系统管理,龙虾沟里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可以自排;靠近水沟的田埂种上了空心菜,以剩龙虾攀爬晒阳光;由于近水而不漫水,田埂上非常适合朝天椒的生长,构成了一幅立体现代农业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还有老刘的儿子和外甥。他们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城里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农村,利用所学的现代知识帮老刘打理农业示范园。对于“稻虾共育、兼种蔬菜”项目,他们进行过精确的成本分析:每亩田的改造费167元,龙虾防逃设施投入30元,种苗40元,饲料80元,蔬菜种植人工费250元……每亩成本总共不到900元。而到今年年底,示范园可稳产绿色优质水稻13万公斤,朝天椒干椒及“绿色”优质蔬菜2.1万公斤,35克以上的龙虾5万公斤,按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总价值超过250万元,平均半年亩产效益5000元。
  现代高效农业的基础是科技知识和创新能力。无论是老刘,还是他的两个孩子,都没有停止从专家、农技人员、专业农民和图书报纸中汲取新的知识和技术,他们也希望更多有志发展现代农业的大学生加入他们的行列。眼下,小刘和小董又在尝试大田改造,就是在原来的田里再开挖出横竖两条沟,这样将增加埂面面积40%,最终使龙虾产量达到每亩300公斤。同时减少水稻面积,扩大辣椒种植,让经济效益再扩大。
  
  养牛大户王东明的成功转型
  
  江苏省无锡锡山区东北塘镇梓旺村农民王东明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饲养了20多头奶牛,一直是当地名声很响的养牛专业户。去年,村里为减少养殖奶牛带来的污染,启动了建设农民安置小区的工程;王东明只好处置了奶牛。但如今,他已成功办起了一家机械设备厂。实现了漂亮的“转身”,收入也更高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北塘镇是全国闻名的平原“奶牛之乡”,全镇有300多户农民饲养了2500余头奶牛,养殖奶牛成为当地农业最大的支柱产业,许多农民因此脱贫致富;大量的牛粪则被用来肥农田和养殖蚯蚓。但是后来牛粪“供大于求”,一些养牛户就将牛粪随意倾倒在河塘沟畔和村道两旁,成为污染源。自2005年开始,东北塘镇规划建设了两个无公害奶牛养殖场。在保留1000头奶牛的同时,他们引导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其他技术专长的养牛大户,兴办新的实业。3年前,紧邻无锡城区的锡通村有30多户农民养殖奶牛,自从村里建起不锈钢市场后,除两户养牛户集中到无公害养殖场继续养殖外,其他养牛户们纷纷“洗脚上岸”,有的经商,有的搞运输。奶牛养殖规模的合理“缩水”,使牛粪污染问题迎刃而解。像王东明一样,东北塘镇目前已有120多户养牛大户告别牛棚,重新创业。该镇为帮助养牛户实现顺利创业,重点在资金、厂房、项目等方面予以扶持,引进各类高新技术项目20多个,使全镇养牛户重新创业的成功率达95%以上,户均年收入比养殖奶牛高出三成左右。
  
  桃乡女状元王平霞
  
  在素有“沂蒙蜜桃之乡”的蒙阴县常路镇,有一个出了名的种桃女状元,她不仅因为种桃发了家,而且还带动全村父老乡亲种桃走上了致富路。使昔日到处是荒山秃岭的大常路村变成了遍地桃花的“桃花村”。她就是蒙阴县政协委员、常路镇常路居委农家妇女王平霞。
  1993年,这个镇推广反季节种植蔬菜,大多数人对温室大棚这一新鲜事物不了解,王平霞第一个在镇里报了名,率先在全镇建起了占地1亩的蔬菜大棚,当年她的温室黄瓜就收入1.2万元,净赚6000元,在全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她的示范带动下,第二年仅大常路居委就新上温室大棚40多个,农民增收20多萬元。
  1999年,村里实行土地承包后,村西岭有一块荒地无人承包。王平霞与村里签订了30年的承包合同,共承包了40亩荒地。她投资20多万元,买了10吨有机肥改良土壤,又用挖掘机进行了彻底整治,还到山农大请专家论证,建起 了“特色优质桃园”,架了电,通了水,修了路,从此王平霞把象搬到了果园里。为了解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提高果园科技含量,王平霞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查资料、找专家,还订阅了科技报刊,购买了有关蜜桃管理的科技光盘,认真学习。看到哪里有新技术,她就在自己的桃园子里试验一下,用所学到的新知识给果树定干、拉枝、修剪、施肥、套袋、授粉,还给果树打点滴。她先后引进了沙红、常露蜜等20多个蜜桃优良品种。春去秋来,累累果实挂满枝头。她管理的蜜桃达到了平均单果重300克,单果最重的达到500克。收获季节。客商们指名要买她的桃,一时令人刮目相看。由于她桃园里品种多,技术含量高。成为农民学习的典范,被誉为全镇的“科技样板园”。
  王平霞创建“特色优质桃园”的成功,使人们信服了。村里的姐妹们争相找她学技术,王平霞总是有问必答,现身说法,热“传授套袋、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等新技术。对于有些想发展果品种植却无资金的姐妹们,王平霞把精心培育的优质苗木送给她们,为她们解决资金20000多元,全村的700亩果园,留下了她的足迹。洒下了她的汗水。
  
  凤台县一农民:一亩地半年“种”出5000元
  
  一亩地一年能创造多少效益?对于很多传统种植户来说,六、七百元就很不错了,但凤台县钱庙乡张池村农民刘传光和他的两个大学生孩子,用科技方法加上集约化经营模式,半年就平均在一亩地里“种”出5000元。
  早年,刘传光搞过建筑工程,手中有了一定积蓄,便萌发出返乡创业的念头。但传统农业种植耗时耗力效益低,对于立志发展现代农业、改变家乡面貌的刘传光来说意义不大。
  于是他开始搜集信息、购置书籍并到外地考察,2004年,他在自家责任田搞起了“稻虾共育”实验,从土地的合理设计、龙虾和水稻共育问题、套种的蔬菜品种、成本与产出分析等,他都精打细算,尽量使各类品种平衡生长,特性上趋利避害、相互促进。在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丁凤琴的帮助下,刘传光历经3年,终于摸索出一条“稻虾共育、兼种蔬菜”的高产之路。
  去年6月,他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承包了张池村农民500亩土地,3年承包费一次付清,建成高效示范田。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土地利用程度高,种植养殖结构合理:示范园的中间是稻田,四周是养龙虾的水沟。边上则是种朝天椒、蔬菜的坝埂和坡面。每亩地中稻田面积约占5分,水沟占4分,田埂和坡面占1分。由于龙虾对生长环境有要求,所以水稻不能打农药,全施农家肥,灭虫采用频振杀虫灯物理防治;园区运用远程红外线自动监控系统管理,龙虾沟里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可以自排;靠近水沟的田埂种上了空心菜,以利龙虾攀爬晒阳光;由于近水而不漫水,田埂上非常适合朝天椒的生长,构成了一幅立体现代农业的画面。
  
  农业标准化潜力巨大,小菜卖出肉价钱
  
  看上去普通的红菜薹,农贸市场1公斤卖3元,他们的每公斤卖6元。新长福等大酒店一订就是几百斤。而一种叫抱子甘蓝的小菜,因产量低、味道独特,每公斤卖到20元,最高时甚至卖到28元,与肉价相差无几。
  这些蔬菜为什么卖得这样贵还供不应求。就是因为全部按蔬菜标准化种植,保证100%施用有機肥,100%无污染,不使用任何化肥,也不使用任何有机农药,100%保证味道好。蔬菜质量好,不泡水,这就是他们种植的蔬菜常温下能存放一个星期不变黄不发烂的原因。蔬菜全部按标准作业。整地、下种、施肥、除虫、采摘都有标准规定。确保了质量安全和口感,在管理上由于有了标准可循,效益也就出来了。一般蔬菜每亩最高产值5000元,而这里的达到了每亩2万元,在不到300亩的菜地,一年蔬菜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
  
  万亩玉米基地带富六千农户
  
  前几日,两辆载有48吨糯玉米的汽车缓缓驶出密云县,开往天津码头,然后再分别运至韩国仁川、平泽港口。这是该县今年向韩国市场运送的第22批糯玉米,累计出口量近2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余元。据了解,这2000余吨糯玉米全部产自密云4个乡镇的万亩种植基地,涉及种植农户6000余户。
  密云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干旱气候,全年干湿冷暖变化分明,光照充足、有效积温和降水、土壤质地等农业条件适宜玉米生长。为此,他们将糯玉米列入“富民计划”主导实施品种。两年前,他们在高岭镇试种500亩糯玉米,发现亩产值比普通玉米高出近50%,亩均效益近1200元。目前,他们已在河南寨、古北口、西田各庄等镇推广种植1万余亩,尝到甜头后,大批农户加入到这一种植行列。为进一步推动糯玉米产业发展,两年前该县引进了农业龙头企业隆源农嘉禾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县内17家糯玉米合作社负责和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提供籽种、技术等“一条龙”服务;利用隆源农嘉禾科技有限公司和17家韩国商社的往来贸易,将所产糯玉米全部出口韩国。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韩国进口的糯玉米中有近15%产自密云农民之手。
  据介绍,目前,密云糯玉米在韩国市场供不应求,按照韩国商社需求,在扩大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公司满负荷生产,今后能占据韩国市场的60%。为提升糯玉米品质,该县已在古北口、高岭、河南寨3个镇建起了2000亩有机糯玉米生产基地。进一步规范生产环境和优化种植品种。目前,这2000亩基地已经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
其他文献
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 Boreau)别名蝎子草、华丽景天,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株高30~50cm。地下茎肥厚,地上茎簇生,粗壮而直立,全株略被白粉,呈灰绿色。叶轮生或对生,倒卵形,肉质,花淡粉红色,耐贫瘠和干旱,忌雨涝积水。植株强健,管理粗放。园林中常将它用来布置花坛,也可以用作地被植物。下面将八宝景天在黑河地区所表现的生物学特性及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做一简要介
马兴业是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镇稳水河村一个普通农民,而就是他,2009年11月开始接触化肥精,2010年种植面积就达到900亩。现在玉米、大豆田间长势良好,他满意,父老乡亲也满意。现在他的脑子里正在盘算着来年应该怎么做,实际上他早已胸有成竹,化肥精在明年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马兴业是如何认识、了解与推广化肥精,带领农民朋友科学种田的。  时间:公元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林业经营理念。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林业各项工作不断深入。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深入研究现代林业经营建设理念及措施。  一、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
转速不高易熄火此故障是汽油缸内严重积炭所致。排除方法:分解发动机,将缸盖平面、活塞顶面放入煤油中浸泡10小时左右,用竹木将积炭刮除。万不可用金属器具刮除积炭,以防伤及零件。装复后对油针进行调整,以降低混合气的浓度。方法是将油针上的扁卡簧向上移动1--2格后,起动发动机进行检查。用一块白纸对着排气口,看白纸上有无喷出的油痕,如有,将油针上的扁卡簧继续上移,直到油针调整到排气口刚刚没有细油雾喷出为止。
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  胡军生    由于树种单一、气候异常,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刺蛾、杨黄卷叶螟、天牛、尺蛾、瘿螨等常常在杨树纯林中大面积发生,特别是舟蛾类食叶害虫极有可能暴发成灾,往往在3-5天内将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  这类害虫的防治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落实“治早、治小”的防治策略,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
多年以来,乳汕作为农药的主要剂型之一,其含有的芳香族溶剂如二甲苯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水乳剂作为山东纵邦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的剂型,与乳油相比,大量减少了溶剂的使用量,降低了毒性、药害,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漂移,持效期长。为了明确5%高效氯氰菊酯EW在我市对白菜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我们特进行了该项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
双膜高效种瓜技术就是在地膜覆盖种瓜的基础上,在上面拱制竹架,覆盖棚膜形成拱棚的栽培模式,克服解决无霜期短、积温不足等不利因素,使瓜提前播种,提前发育,提前成熟,提早上市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该技术简单、实用、高效,种植取得了好收益,一定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选择早熟、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  糖王宝玉、极品糖王宝玉、钦波一号、钦波二号、东亚富玉等。  二、育苗技术  1.选择苗床地,向阳背风,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使广大农民受益匪浅。不少农户购买了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机,用于跨区作业,收益颇丰。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将是农民新的致富工具。现将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介绍如下:    一、使用    1、作业前的准备  (1)按照拖拉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拖拉机进行班次保养,并加足燃油、冷却水和润滑油。  (2)按照收获机使用说
玉米套种推广技术  刘 刚    玉米间套种是粮食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减少经济作物行间的杂草,同时又可以将玉米桔杆还田,培肥地力。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能提高综合生产效益。经过多年的生产与实践,农民已尝到了玉米套种芸豆的甜头,得到了经济实惠。下面就谈谈白芸豆同玉米套种栽培的技术要点:  1、种子选择:  白芸豆(中白)纯度97%,芽率95%以上:  2、整地:
富饶村地处克东县东南部,全村耕地面积27571亩,现有9个自然屯,13个村民组,有农户801户,人口3043人。从2008年开始,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与合作机制,发挥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和大豆种植合作社的作用,全力推进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2009年,全村土地流转面积102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规模经营面积2400亩,其中春萌大豆合作社以“三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