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介质剪胀、软化特性的直剪试验研究

来源 :土工基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介质的宏观力学行为特征与其微观组构演化密切相关,涉及孔隙比、颗粒形态、颗粒破碎以及各向异性等因素的交叠影响.采用DRS-I型超高压直剪试验系统对3种不同粒径的钢球进行0.4~12 MPa法向压力下的直剪试验,避免颗粒形态、颗粒破碎及各向异性的交叠影响,进而单独分析峰值强度、残余强度与孔隙比演化的关联性,以期为揭示颗粒介质的细观力学机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落雨法制得的圆球颗粒介质普遍呈现剪切软化特性,剪切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峰值应力和残余应力;2)峰值强度随围压增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小趋势,与孔隙比变化斜率的极值相对应;3)残余强度基本不受颗粒粒径、围压的影响,对应着孔隙比的稳定值即临界状态;4)采用Rowe剪胀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颗粒介质的强度特性与体变特性的关联性.
其他文献
以南京地铁11号线绿水湾站基坑降水为背景,综合考虑基坑围护形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利用三维渗流计算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悬挂式地连墙地铁深基坑三维渗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地连墙嵌固深度条件下基坑内外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和因降水导致的基坑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地连墙的嵌固深度对坑内外地下水的渗流具有明显阻隔效应,随着地连墙嵌固深度的不断增加,坑外地下水的水位有所下降,但降水幅度较小,仅仅依赖地连墙嵌固深度的增加达到延缓坑外水头下降的目的尤为不经济;增大地连墙的嵌固深度,能够有效降低
土的标准吸湿含水率是判定土的膨胀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土的标准吸湿含水率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土的标准吸湿含水率变化与时间呈良好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标准吸
针对贵州的高路堑边坡特点,在进行规范方法计算的同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在抗滑桩加固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处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采用桩+连墙的支护组合结构时,加固过程中边坡内部潜在滑动面首先沿土层分界面进行扩展,随着折减参数增大,坡体后缘位移最大,潜在滑面在强呈圆弧状分布。边坡安全系数1.1~1.2,此时坡体具有较高稳定性,并且支护结构的位移较小,处在规范要求区间内;抗滑桩有效长度约29 m,此时锚固深度19 m,当桩长19 m时,锚固深度7 m时,桩身易出现旋转倾斜,应增加锚
以某停车场项目为背景,针对停车场东环路段双排桩支护受偏压荷载作用,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重点分析了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偏压荷载的基坑变形差异,并探讨了
PHC管桩负摩阻力与土体性质、固结条件等复杂因素有关,理论计算难以获得可靠结果,只能采取现场试验获得桩侧负摩阻力大小、分布状况以及中性点位置.在总结点法测量桩身应力应
介绍了福建省在公路隧道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阐述了不同地质条件下隧道的典型突涌案例,同时,针对典型突涌案例的推理,构建了公路隧道突涌灾害的风险标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
静力触探试验作为一种原位测试技术,凭借其连续、高效、勘察数据可靠等优势成为岩土勘察中必不可少的测试方法之一.海上静力触探试验多在稳定性更好的海上平台上采用井下式CP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降水措施或围护结构施工存在质量缺陷,容易引发基坑管涌事故。若应急不及时或施工处理方法不当,将严重影响基坑施工安全,威胁周边建筑物结构,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以顶管工作井发生管涌事故为例,分析了基坑发生管涌事故的原因,阐述了应急处理措施,通过现场分析及专家评审,确定了封堵处理方案,采用围护结构加固、基坑降水、施工监测等综合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管涌险情的进一步发展,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公路隧道施工建设中,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存在更多的安全风险.某公路双线隧道在浅埋段施工过程中沿洞口方向侧初期支护结构开裂,拱顶发生塌陷.通过对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
为了研究水泥对豫西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以三门峡的典型豫西黄土为对象,对改良后的土样开展了液塑限试验、压缩湿陷试验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探究水泥掺入比和养护龄期对改性黄土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水泥加入土中可以改良黄土的颗粒级配,有效改善黄土的物理力学性状;(2)水泥可以显著消除黄土的湿陷性;(3)随着水泥掺比和养护龄期的增加,改性黄土的抗压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并且亲水性降低;(4)鉴于黄土的湿陷性和水敏性,建议路床及上路堤填土采用水泥掺量为4%的改性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