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开展实施,最重要的知识获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的详细全面的教学开展,另外一种就是学生深入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非常的重要,但是阅读效果的提升需要有科学的阅读方法,作为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阅读的指导策略,以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开展,提升学生自我阅读开展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展,是小学教育中践行新教育改革的积极举措,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学习,是其获取知识,自我提升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积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科学的教学指导,提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有效性。
  一、 小学语文开展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的基础根基比较薄弱,想要快速强化语文知识提升,筑牢语文知识根基,就必须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一是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拓展。语文是一个没有边界范畴的学科,天文地理,乡土风情,世界风俗,只有可以用文字表达的内容都是我们的学习范围,通过开展广泛阅读,可以强化学生对于各种知识的认知理解。二是拓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阅读不但可以获取,更重要的是进行语文思维方式的进化提升,通过对于不同知识的了解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普遍的进化升级。三是强化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不是教会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教师进行知识的讲解是有限的,学生有了学习能力之后,其才能学会无限的知识,不断自我提升,自我发展。
  二、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
  开展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但是也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小学生往往在课外阅读的开展中,不会去读,不愿意去读,其课外阅读效果不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优化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果。
  (一) 提升小学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小学生处于一个热衷于探索的年龄段,对于各种新奇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我们在小学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优势,在进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到读书中去,以兴趣作为指导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教师,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例如,在进行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中,学生对于毛泽东做了有益于乡亲的事情很有兴趣,但是学生对于毛泽东了解不多,毛泽东是我们中国的伟人,我们能够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由他带领无数的革命先烈建立的,教师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兴趣去了解毛泽东的事迹了,但是教材里面的内容又很少,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必须去开展课外阅读,完成知识的获取。
  (二) 创新课外阅读的开展方式。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飞速提升,对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形式有了质的变化,传统的课外阅读开展就是依靠纸质的书本,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阅读的开展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情绪,不利于他们长期阅读习惯的养成,有了新兴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形式有了质的变化,阅读形式上不单单是纸质的书本,还可以是电子多媒体的书籍,不但可以自己看,还能进行听书阅读,通过听有感情的书籍阅读,对于学生融入书籍之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学生自己阅读格林童话故事《聪明的小裁缝》,对于书中的故事学生自己读起来理解有些困难,但是通过听有感情的文章朗读,学生在这种声情并茂的书籍听读之中,自己的思想情绪会被朗读者所感染,随着朗读者的节奏融入整个故事情节之中,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书籍的阅读效果,让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起到积极效果。
  (三) 科学做好小学生阅读书目的引导推荐。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阅读对应层次的书籍,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强化课外阅读效果。在小学低阶段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在阅读书目的引导推荐上,阅读书籍需要是具有拼音注释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汉字量不够大,独立进行阅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汉字,需要进行查阅字典,中断阅读节奏,经常进行阅读节奏中段,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就会降低,进行带有拼音注释的书进行阅读,学生遇到不认识的汉字,直接通过拼音的拼读就能进行汉字的认知,连贯性开展课外阅读,在这种连贯性课外阅读开展中,学生不但可以拓展自己的汉字认知量,提升汉字认知知识储备,在连贯性的阅读开展中,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开展阅读,阅读的信心得到提升,为以后高阶段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垫下坚实的基础。
  (四) 注重学生家庭阅读环境的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开展,主要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弱,主動开展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够,作为家长,在家庭中需要注重家庭阅读环境构建,以良好的阅读环境带动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作为学生家长最需要做到的,就是放下手机和电脑,拿起书本陪同孩子一同看书,通过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三、 结束语
  小学语文中开展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薄弱环节,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就此课题进行认真思考研究,探索可行性教学实施策略的探究施行,以积极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运用,帮助学生提升课外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利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5(18):185.
  [2]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83.
  作者简介:
  杨亚彬,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佛昙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按照“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的工作思路,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的运作模式,立足我市现有的基础优势和发展潜力,加快发
耐久跑是指人体在氧气供应较充足的情况下,用较长的时间跑完较长的距离,是一种周期性的大强度运动项目,能培养持久奔跑能力和速度耐力。一、帮助学生克服耐久跑的畏惧心理现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是学校教育践行新教育基础改革要求的实际举措,阅读是学生拓展知识层面,提升自身思维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影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展中,我们主要把握好这种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本文就如何科学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分析探讨,希望都广大教师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所谓语感,指的是对某一种语言的敏感度。语感较强的学生可以迅速地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文字并吸收文字。语感的特征就是快速性。它是一种快速的感受,就好像在看到文字、听到声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备课,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时,我们往往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接受性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质疑能力;质疑方法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
摘 要:当前,初中语文阅读“程式化”严重,师生互动交流不足,学生阅读主体得不到重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构建互动的阅读课堂,强化学生阅读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质量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互动模式  阅读和语文,永远都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离不开语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强化阅读,有利于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全面提
在我们的服务当中,我们常常说,旅客有需求,我们有服务;想到旅客前面,做到旅客心里;包括开展的两满意活动等等,都在围绕着如何让旅客满意在努力做着我们的服务工作,也就是说,铁路工作者
最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及股市投资几乎进入白热化,短期内投资者已获得了相当高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