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实验班的财经类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探索

来源 :外语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a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简述国内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特点,并分析国内不同高校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基本方式;然后结合财经类高校学科布局相对集中、学科特色鲜明的特点,提出基于财经类高校专业优势,通过系统整合资源,科学选拔优秀的学生,打造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虚拟实验班,以促进财经类高校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最后以西南财经大学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虚拟实验班为例,论述本硕衔接、海内外协同,开展三阶段、三导师、三语言建设的培养体系和实验班取得的初步成果,从而进一步探索具有财经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在梳理国际组织人才特质的基础上,构建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外语教学目标体系,提出以“融合”和“超学科”为核心理念的特色英语课程建设原则;以本校外语教学改革实践为例,讨论在财经类高校基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特色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并采用量化数据统计、个案追踪等方法论证该方案的效果.
本文首先简介神经机器翻译,解析其基本原理、主流框架、注意力机制;其次探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机器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集外词翻译、长难句翻译、小语种翻译,并就此问题及最新洞见予以阐述、探究、评析;最后展望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机器翻译的未来发展态势:走向文档级翻译、多语言翻译、多模态翻译及无监督翻译.
中国对外话语的翻译与传播是当前国家文化战略的重点.中国对外话语译介与传播涉及话语分析、翻译学与传播学三个领域,但目前研究缺乏不同领域的充分沟通与深入协作,研究主题狭窄,研究方法单一,对中国对外话语的本体范畴、翻译转换的实际效果、海外传播效果等均无法形成一致意见.因此,学科配合、内容综合、思路调合、方法融合应该成为中国对外话语译介与传播研究未来发展的基本方案.
翻译批评史研究是对既往翻译批评活动的描写与阐释.批评主体和话语实践的历史特质决定了翻译批评史研究本质上是对翻译批评实践的历史认知和意义审美.研究者需在整体观的方法论指导下,将批评置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重因素纠缠共生的历史框架中,在合历史、合目的 的机制中进行知识考古和价值观照,探究批评生成的历史脉络和合理性.历史合理性将翻译批评发生的历史根源纳入考量范围,不仅可避免批评研究的“情绪化”“简单化”和“平面化”,增强批评的信度和效度,更有利于我们深入考察批评生成的文化肌理,从而拓展和深化翻译批评研究的
心智哲学所提出的问题涉及心理状态与身体和环境的物理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假定的还原关系.既反对二元论又反对还原一元论的戴维森提出异态一元论,随附性理论是异态一元论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属性和过程,包括思维的过程,随附于物理属性和过程.对于“随附性”,争论激烈,有肯定也有否定.认知语言学即第二代认知语言学一直关注语言与心智的关系,认为概念结构和加工与现实世界密不可分,没有对现实物理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概念化在心智中就不可能实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揭示出心智概念随附于物理经验这一事实,支持随附性理论.心智
本研究首次采用回溯性范式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混合性研究方法,以动态视角追踪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口语动机发展情况,确定代表性口语动机原型,总结口语典型动态特征.研究发现,第一,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三种学习者口语动机原型,动机依次递减,而口语焦虑和口语自我调节波动较小.第二,基于回溯性范式研究方法,同属原型一的两名研究对象由于受内在、外在动机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二者口语动机典型动态特征各不相同,前者呈陌生吸态,后者呈周期吸态.研究结果对于深化口语发展研究、优化英语口语教学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汉语中的非宾格/作格动词句和“把”字句的性质争论已久.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对比英汉语的格标志配置以及分裂及物/不及物,以揭示这两种句式的本质.研究发现:(1)英语和意大利语相似,只有分裂不及物而无分裂及物,汉语和格鲁吉亚语相似,兼具分裂不及物和分裂及物;(2)英汉分裂不及物均发生在主格不及物句和通格不及物句之间,汉语分裂及物则发生在主-宾格及物句和施-通格及物句之间,“把”字句是施-通格及物句,非宾格/作格动词句是通格不及物句;(3)英汉通格不及物句的动词类型相似,通格论元位于通格动词之后是基础句式;(4
空间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和思维中.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可以对“左右”空间隐喻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的深入研究.对语料的共时研究发现:在认知体系中人们经常用“左□右”空间概念映射数量、频次、时间、对立关系等非空间概念.空间概念和非空间概念之间的映射形成“左□右”空间隐喻的深层思维结构,与其对应的还有表层语言结构.“左□右”空间隐喻的生成机制可以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和神经元理论得到较为全面的解释.对语料的历时研究发现:“左□右”空间隐喻映射特征的历时变化可以显示出,从20世纪到21世纪人们思维模式由单一僵
逻辑语法隐喻作为逻辑语义表征的重要资源,实现语法单位的跨域映射,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对于逻辑语义的重新构建.本文从体认观出发,以《政府工作报告》(2019)原文及其英译文为语料,尝试廓清逻辑语法隐喻的英译规律,希冀对政治语篇英译有所裨益.研究发现:(1)《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中的逻辑语义关系多隐性表述,而译者通常采取添加连接词、转类和转级的翻译策略,将小句之间隐含的逻辑语义关联明晰化;(2)译文中逻辑连接词and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标识的逻辑关系在出现频率上依次为承接、因果、目的 及递进;(3)原文中的逻辑语义关
已有的研究很少从形式特征的角度来探究主语提升结构的习得.通过语法判断测试和汉英翻译测试,本文在特征重组假说框架下考查了90名不同语言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主语提升结构的特点.实验结果支持了特征重组假说.研究同时表明,特征的重组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低水平组受试未能成功重组[EPP]特征,而中高水平组受试则完成了对该特征的重组;该特征的重组是按照“映射-重组”的步骤完成的.此外,本研究表明了语义线索会影响结构的表征,高水平组受试在不同的论元生命性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提升结构运用倾向,本文认为这是由于特征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