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机械通气期间麻醉镇痛药和镇静剂应用趋势的回顾性研究(英文)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s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产儿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可引起患儿不适,但是否导致疼痛仍存有争议。已发表的荟萃分析显示,早产儿机械通气期间应用麻醉镇痛药并未减轻患儿疼痛。因此,不推荐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常规应用麻醉镇痛药和镇静剂。假设目前加拿大NICU早产儿机械通气过程中麻醉镇痛药和镇静剂的使用呈下降趋势。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4~2009年间出生胎龄<35周、需要有创机械通气>24 h的早产儿接受镇静剂和麻醉镇痛药使用的趋势。入院时处于濒死状态、先天畸形、需要外科手术(除外眼科激光手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胸腔置管引流或孕母有麻醉药品滥用史的早产儿不纳入该研究。根据早产儿是否接受麻醉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美沙酮、舒芬太尼、杜冷丁、阿芬太尼和可待因等)或镇静剂(如水合氯醛、咪达唑仑、劳拉西泮、苯巴比妥、戊巴比妥、氯胺酮和丙泊酚)以及早产儿胎龄(胎龄<29周和胎龄29~34周)分组,采用Cochrane-Armitage趋势分析方法评估早产儿麻醉镇痛药和镇静剂的应用趋势。5 638名早产儿符合纳入标准,其中2 169名(38.5%)应用了麻醉镇痛药,897名(15.9%)应用了镇静剂,722名(12.8%)同时接受了麻醉镇痛药和镇静剂治疗。最常用的麻醉镇痛药是吗啡(62.2%)和芬太尼(63.8%);最常用的镇静剂是苯巴比妥(44.9%)和水合氯醛(44.2%)。镇静剂的使用在胎龄<29周和胎龄29~34周两组早产儿中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1);但胎龄<29周组早产儿麻醉镇痛药的使用显著增加(P=0.03),胎龄29~34周组麻醉镇痛药的使用未发现明显的趋势变化。经历有创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有疼痛感受吗?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吗?据成人有创通气的研究结果报道,约25%的ICU患者出院后仍记得在ICU住院期间的感受,并承认经历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的过程是很痛苦的。然而,现实中很难区分患者的疼痛感受是由于ICU住院期间的有创通气引起,抑或是因在ICU住院期间躯体的疾病或其他因素所致。同理,对于住院期间早产儿皮质醇水平的升高,是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或因机械通气引起的疼痛和/或应激所致同样很难鉴别。查阅大量文献发现,有创机械通气期间麻醉镇痛药或镇静剂的使用并没有减轻患者的痛苦,然而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却令人担忧。但目前在NICU住院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给患儿应用麻醉镇痛药或镇静剂仍然是很普遍的现象。该研究数据来自于加拿大新生儿协作网,该协作网覆盖了加拿大全国范围内30家三甲医院。样本量大,数据收集方法有效、可靠,这是该研究的主要优势。其主要不足在于机械通气早产儿没有明确的应用镇静或麻醉镇痛药物的指征,一些分析只能是从现有的数据外推。此外,该研究早产儿上机过程中其他非药物镇痛替代措施的应用,也可能会高估或低估麻醉镇痛药/镇静剂的作用。其他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缺乏疾病的严重度、上机时间以及麻醉镇痛/镇静药物应用的评估依据,以及研究资料未能收集到上机过程中环境因素或非药物干预措施减轻患儿不适/应激/疼痛的数据,所以不能对机械通气过程中麻醉镇痛/镇静剂使用趋势做出更为深入的解释。目前,令人担忧的是,机械通气过程中接受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早产儿是受药物不良反应影响的高风险人群,而这些药物在这个群体中的应用又呈现增加趋势;但如果对NICU住院早产儿经历的疼痛和应激不予管理,也会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对早产儿的疼痛采用量表进行评估,根据循证医学指南指导麻醉镇痛药和镇静剂的应用,从患儿舒适的角度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尽管麻醉镇痛药和镇静剂可能的潜在不良反应的否定证据也逐渐增加,但加拿大新生儿医师仍然担忧机械通气早产儿连续应用麻醉镇痛药和镇静剂以及肌松剂的不良反应。用非药物的措施减轻机械通气患儿的不适/应激/疼痛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且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一些在研的、旨在减轻早产儿上机过程中经历的中等程度的疼痛/应激、同时又尽可能限制药物不良反应并考虑到对患儿远期神经发育影响药物的研究已经得到批准。另外,住院新生儿经历的慢性疼痛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且也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需要学者们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小结:加拿大NICU胎龄<35周的机械通气早产儿镇静剂的使用呈下降趋势,临床应用遵循了循证医学的证据,但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在胎龄29~34周早产儿组并没有变化,且超低胎龄早产儿组(胎龄<29周)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呈增加趋势。加拿大的新生儿医师在决定是否给有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使用麻醉镇痛/镇静剂时是慎重的,但该研究结果显示加拿大NICU早产儿机械通气期间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并没有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正>课前慎思一直想给毕业季的学生上一节有意思的、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复习课。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学生小学生涯的“收官”阶段。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进而加深理解,提高应用能力,完善学习方法。而现实呢?进入总复习阶段,枯燥无味的知识重现、
期刊
为了解隆尧地裂缝目前的发育状况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采用2019-01~2020-12共31景Sentinel-1影像,基于SBAS-InSAR和Stacking InSAR技术获取隆尧地裂缝及其周边区域的形变时间序列及形变速率分布,进一步采用均质弹性空间模型研究隆尧地裂缝现今滑移状况。结果表明:1)隆尧地裂缝2019~2020年南北两侧的形变速率梯度差达4 cm/a,较2007~2011年5 c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基于自我生命体验提出的命题。在这个命题中,“知行合一”被定义为“知行关系”的“本体”,试图确立解决“知行关系”的基本范式,并表现出形上性;“行”之为“知行合一”基础的确认,提出了把握“知行轻重”的参考答案,并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知行合一”中的价值诉求,反映了阳明对“知行合一”应用意义的期待,体现了超越性和理想性;“知行合一”的多重性表明“知”“行”不是静止的合一、抽象的
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为其他科目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使他们的情绪得到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发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扩大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未来,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对教室进行优化。
潮绣是流传于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随着新时代经济、文化、生产技术对传统文化及手工艺的冲击,潮绣陷入了传承与发展的瓶颈。面对困境,作者提出潮绣文创产品的应用开发应秉承注重潮绣文化表现、功能性与艺术价值并重的原则;在潮绣文创产品的应用策略上,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并打造文化IP,延伸文化内涵,强化创新意识,突出文化创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更好地实现潮绣的活态传承。
"双碳"目标是中国因应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庄严承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构建完善有效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以"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教育惩戒是复杂而敏感的教育议题。我国《教育惩戒实施办法》已经出台,《教师法》相关条款的修改在即,教育惩戒权的法理基础仍需探讨。明确教育惩戒权的性质,区分教育惩戒权的行使主体,是正确看待教育惩戒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惩戒权既要有教育基础,又要有法律依据,需要法律的确权和赋权。用法律制度来规约权力、保护权利已成为新常态,教育惩戒权应明晰其法律属性。教育惩戒权体现出很强的权力与权利的双重属性和权义复合性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育、思维开发、潜能挖掘的关键时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成长期,需要家长和教师合理健康地管理和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能够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幼儿在成长期需要大量地去学习和体验生活,而教师将区域活动作为一个重点课程纳入幼儿教学中,可以助推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幼儿喜欢在户外玩耍,喜欢外界的一切新鲜事物,喜欢各种各样的游戏。因此,幼儿教
<正>近些年,素质教育持续深化,核心素养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完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助推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就以往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学生往往是按照教师的想法、意愿学习,很少有自我展示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主体性缺失,渐渐沦为学习的“机器”。新时期,教师应积极创新思路,尝试以主题式教学模式授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