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有许多教师在运用方式上不当而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发生。本文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重点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分析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一辅助教学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应用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对于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教育上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掌握并利用好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教学的评价变得客观可测。如何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改革非常重视的问题。
1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有很重要的地位
现代教育的教育观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而教师主要是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目前我国教育正在努力的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体现了它的无穷魅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多媒体、幻灯片、网络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化虚为实、化难为易、是抽象变为具体,如此一来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丰富性还能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教育,这样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多媒体在教学中是老师的辅助工具,它具有操作简单,交互性强的特点,运用网络教师可以摆脱知识灌输者的角色,从而更好的成为学生的导航者,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弥补传统教学中只从教师教材得到信息的局限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讲信息进行筛选和消化,网络教育给学生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环境。
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是迎合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与网络信息相融合实现了知识的共享,最新知识可以迅速传播,有利于教学的多元发展,学生得到的知识更全面、权威。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多媒体化,可以综合音信、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为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2.1为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应用信息技术
在传统教学里,教学主要以黑板、书本、模型等简单的教学道具,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说明,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印象,避免了死记硬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学习障碍”这一问题,众多心理学家曾研究过,当人体参与学习的感官越多,学习效果越好,而多媒体教学更好是想这一理论。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三方面的障碍,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顺利突破破。
2.2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用信息技术
由于科技的发展,教学的个别化和自学化也随之发展。使用电脑学习课程是一种很适合自学的形式,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小单元,根据学生学习时的顺序将小单元排列起来,学生根据学习电脑中的课程而后做自测题,如果答对则进行下一个小单元,如此一来学生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程度,教学也更容易完成目标。将教学内容分割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也使学生可以自己掌握步调,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不管两头顾中间的”教学缺陷,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3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信息技术
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原动力,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浓厚,那么老师更应该在运用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娱乐性来吸引学生,在学生失去兴趣前趁热打铁传授知识,当然也需要注意选择的内容要适当。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如建立班级聊天室等方法,学生带动学生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合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有利于短时间而高效的提高学习效果,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将复杂简单话,抽象具体化,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些实验操作形象化,教师熟练操作,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网络信息丰富,可以更充分的关注学生的价值、精神、情感和个性。运用信息技术多角度多方面的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2.4科学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选用恰当、操作规范,对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兼顾好学生、教师、教材等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服务到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熟悉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从而避免一些操作缺陷和信息杂乱带来的不良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我们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还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题。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传播知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全面的人才,信息技术教育的速度快、知识丰富正好迎合这一趋势。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方便保存且直观,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更方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信息技术与教学的主从关系,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 沈柳.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英语报教学研究月刊,2010(9):10.
[2] 邹亚军. 换新鞋 走新路——透过《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三思”课程整合[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11):62-63.
[3] 王慧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探究性学习模式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107-108.
邮寄地址:甘肃省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甘得林 收 邮编:734117
电话号码:13993616882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应用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对于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教育上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掌握并利用好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教学的评价变得客观可测。如何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改革非常重视的问题。
1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有很重要的地位
现代教育的教育观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而教师主要是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目前我国教育正在努力的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体现了它的无穷魅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多媒体、幻灯片、网络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化虚为实、化难为易、是抽象变为具体,如此一来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丰富性还能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教育,这样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多媒体在教学中是老师的辅助工具,它具有操作简单,交互性强的特点,运用网络教师可以摆脱知识灌输者的角色,从而更好的成为学生的导航者,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弥补传统教学中只从教师教材得到信息的局限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讲信息进行筛选和消化,网络教育给学生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环境。
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是迎合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与网络信息相融合实现了知识的共享,最新知识可以迅速传播,有利于教学的多元发展,学生得到的知识更全面、权威。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多媒体化,可以综合音信、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为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2.1为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应用信息技术
在传统教学里,教学主要以黑板、书本、模型等简单的教学道具,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说明,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印象,避免了死记硬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学习障碍”这一问题,众多心理学家曾研究过,当人体参与学习的感官越多,学习效果越好,而多媒体教学更好是想这一理论。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三方面的障碍,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顺利突破破。
2.2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用信息技术
由于科技的发展,教学的个别化和自学化也随之发展。使用电脑学习课程是一种很适合自学的形式,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小单元,根据学生学习时的顺序将小单元排列起来,学生根据学习电脑中的课程而后做自测题,如果答对则进行下一个小单元,如此一来学生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程度,教学也更容易完成目标。将教学内容分割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也使学生可以自己掌握步调,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不管两头顾中间的”教学缺陷,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3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信息技术
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原动力,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浓厚,那么老师更应该在运用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娱乐性来吸引学生,在学生失去兴趣前趁热打铁传授知识,当然也需要注意选择的内容要适当。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如建立班级聊天室等方法,学生带动学生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合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有利于短时间而高效的提高学习效果,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将复杂简单话,抽象具体化,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些实验操作形象化,教师熟练操作,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网络信息丰富,可以更充分的关注学生的价值、精神、情感和个性。运用信息技术多角度多方面的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2.4科学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选用恰当、操作规范,对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兼顾好学生、教师、教材等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服务到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熟悉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从而避免一些操作缺陷和信息杂乱带来的不良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我们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还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题。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传播知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全面的人才,信息技术教育的速度快、知识丰富正好迎合这一趋势。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方便保存且直观,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更方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信息技术与教学的主从关系,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 沈柳.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英语报教学研究月刊,2010(9):10.
[2] 邹亚军. 换新鞋 走新路——透过《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三思”课程整合[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11):62-63.
[3] 王慧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探究性学习模式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107-108.
邮寄地址:甘肃省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甘得林 收 邮编:734117
电话号码:1399361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