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培养儿童的抗挫力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多数都是在万般宠爱中长大的。而生活中,挫折和困难无处不在,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儿童阶段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时期抗挫力的发展是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抗挫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抗挫力;正面;困难;勇气
  这些年来,因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差引发的青少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些孩子因一些小纠纷想不开,有些孩子因学习遇到困难而离家出走。在现实生活中,困难、挫折无处不在,儿童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儿童阶段抗挫能力的发展是形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以后能否适应社会环境、承受生活的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让儿童从小在生活中正确面对挫折,学习正确解决困难的方法,值得我们幼教工作者深思。
  一、什么是抗挫力
  抗挫力指的是面对挑战时,是否能以正面、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即使无法跨越,也能以适当、乐观的方式来面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30年的研究发现,在人生的挫折与困难面前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心理弹性能力,俗称抗挫力。
  二、正面培养儿童抗挫力的重要性
  独生子女家庭,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关注、照顾备至,大事小事都包办代替。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得不到发展,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当孩子进入社会后,困难、挫折无处不在。有些孩子不能正确处理,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在这些惨痛的教训中,老师和家长不得不反思: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这么差?人的抗压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培养的。儿童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老师就应该有意识地正面培养儿童的抗压能力,帮助儿童在生活中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学会面对失败。培养幼儿解决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在成长的道路上才能有强大的、健康的心理,勇于克服困难。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挫折、失败,就容易轻言放弃。因此,正面培养儿童的抗压能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正面培养儿童的抗挫力
  1.一日生活皆教育
  一日生活皆教育,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让孩子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遇到的困难。例如,有一次,女儿的皮球滚到柜子下面,我看到她趴在地上用手拨,但够不着,急得大哭起来。我没有马上帮她取出来,而是耐心地启发她:“你想想,可以借助什么东西帮你拿到皮球?”她想了一下,跑到卫生间拿了一根小棍子把皮球拨了出来,高兴地笑了。在生活中,当孩子遇到挫折,内心就会产生畏惧,这时候如果成人给予鼓励的语言,如“别怕,你行的!”“好勇敢呀!”,会使孩子树立信心,让孩子有勇气自己去处理遇到的问题。
  2.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抗挫力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能找到无穷的乐趣。3~6岁的幼儿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此时可以将抗压能力的培养融入游戏中,便于孩子体验。如,大班教师组织幼儿学习跳鞍马,很多孩子害怕不敢跳。在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示范后,只有个别孩子敢于尝试,在老师不断讲解示范、鼓励、保护下,幼儿勇敢地进行了第一跳,虽然基本没有人成功,但有了第一次的试跳后,孩子们的胆子变大了。
  3.家园合作,树立抗挫信心
  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及自主意识,我园将由家长陪伴幼儿入园改为幼儿独立入园。每天早上,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大门口,孩子需要背着小书包自己从测温通道穿过院子来到园内接受保健医生的检查,然后自己上楼进入班级。这一本来由家长陪伴完成的突然变成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对大班幼儿来说难度不算太大,但对于刚入园的新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园经过周密的安排部署,并通过新生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每天早上哭着入园的孩子不计其数,家长站在校门外目送孩子走进园里,久久不愿离去,有的家长甚至流下了眼泪。老师每天都会表扬自己入园的孩子,并要求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都针对孩子独立入园这一环节进行鼓励。
  四、当孩子受挫时爸妈如何做
  当孩子失败后,家长要温柔地鼓励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我们多么希望孩子一切顺利,但是挫折却像影子一样伴随孩子的一生,家长要把它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更应看中孩子的心理健康,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对孩子进行引导。身为父母,在内怀有信心与尊重,是养育孩子的最好土壤;在外给予高贵品质的陪伴,是孩子感觉安全的港湾。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一所培养孩子毅力、勇敢和坚韧性的好学校。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过逆境的打磨,孩子才能学会逆事顺办,学会不向困难低头,坦然面对失败,把挫折看成人生的一次挑战。“我能行!”“我可以!”这些话都能让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形成坚定、执着的品质,为人生的种种困境罩上希望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沈洁.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J].家庭教育,2001(11):35.
  [2]张凤菊.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9):740-741.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85岁.因发作性胸闷、憋气6年,加重伴咳痰带血丝7d入院.患者于6年前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R)置入术,术后经常感胸闷、憋气,2006年8月因活动后胸痛,住院行前降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近1周来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伴咳少量痰,痰中带暗红色血丝及血块,每日咳痰5~8次。
期刊
一、你好相机  新学期伊始,我正为班本课程而发愁,突然想到平时和幼儿用照片分享游戏时,他们总是兴奋又好奇:“顾老师,你拍得真好看呀!是怎么拍的呢?照相机、镜头长什么样子呢?”“老师,我们一起拍照片吧,你教我好吗?”就这样,“摄影”成为我们班的班本课程,我们称之为“咔嚓一刻”。  二、初识相机  围绕相机,我们展开了观察和讨论,了解了相机上的零件。“相机上有机身、镜头、快门、取景器,有些相机里还有胶
期刊
目的 探讨低体质量、重度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婴儿经外科途径行球囊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入选5例重度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婴儿,年龄(40.2±7.0)d,体质量(4.48 ±0.75)kg.所有患儿均经胸骨正中切口行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术后观察主动脉瓣启闭及反流情况.出院后在门诊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 所有患儿均成功实施开胸直视下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从术前的(98.8 ±9.0)m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已20余载,从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开始,一系列经典的临床试验结果提示他汀类药物在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同时使心血管死亡和发病风险明显下降,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
期刊
【摘 要】 引导幼儿学习劳动知识,帮助幼儿发展劳动能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的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教师应当主动地将劳动教育与各类游戏活动进行整合,以便寓“劳动”于“游戏”中,让幼儿实现“悦劳”。  【关键词】 劳动教育;游戏;幼儿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与幼儿教育的不断融合,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强化幼儿的劳动意识,已成为教师开展集体活动的重要目标。然而,从当前幼儿教育实况来看,幼儿园中
期刊
高血压的危害已经被认识,并且降压治疗的益处又被许多大型临床试验所证明,所以,降压是硬道理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受流行病学资料的影响和人们的许多美好愿望,人们又提出强化降压的概念,给人降压越低越好的错误感觉.此外,近年来许多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降压治疗可能存在着所谓的“J”型曲线[1],从而,人们又不得不重新思考血压到底应该降低到什么程度?不同的患者降压是否应当不同?血压正常了该怎么
期刊
中华医学会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方数据)达成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据库”独家战略合作已成功运行3年,新一轮的独家合作协议已于2010年6月底续签。中华医学会旗下遍布全国24个省、直辖市的123种医学期刊的数字化信息网络传播权继续独家授予万方数据,双方将继续践行“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
目的 家族性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临床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伴发多种心律失常和多发性猝死家系,以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遗传规律.方法 对一伴发多种心律失常和多发性猝死家系进行系统的家系调查,对猝死者进行详细的病史分析,对调查时存活者33人均行彩色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2例严重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并绘制家系图.结果 该家系5代40人中,猝死7例(17.5%,7/40),其中1例系确诊并死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区域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教学形式,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区域游戏中,能够以其形式多变、内容丰富的教学优势有效地改善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教学问题。”因此,作为幼儿指导教师的我们,必须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丰富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内容,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以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念为
期刊
患者女性,37岁,因"持续发热2周"入院.2周前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夜间和清晨最高.X线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输液治疗,1周后咳嗽、咳痰缓解,但体温无明显下降.患者长期从事手工捕蟹工作,体表皮肤经常被夹伤.发病前1周有头部外伤史,破口长约4 cm,未行清创及缝合.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病史,无侵入性心血管检查或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