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1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主动化的核心是自主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积极性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而自主学习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知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必须自己主动学习。这些都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学
  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的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诱导学生思维,让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地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
  三、开展评价分析,让学生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题目符合要求吗?”“为什么不符合要求,那么应如何改动呢?”“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6×4+4(2)6×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改写成7×4。我热情表扬他大胆创新,同学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参与辩论。此时全班的同学学习热情及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学生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不但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独立性。
  四、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学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我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层,其数量比为1:2:l。前后座按比例组合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依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得到发展,争取进步。例如:在教“带余除法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筐里有50个橘子,(1)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几个,还多几个?(2)最少加上几个才可以平均分给9个同学?(3)拿走几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上等生做第3题。鼓励相邻几个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随着进取意识的增强,不断的向上一个层次递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其他文献
一、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  由于学生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和老师很好的引导,鉴别。分析能力也不强,阅读起来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加上不善于有选择性地去阅读课外读物,往往采取的是随手拿来,不论是武侠艳情、“口袋”小说,还是侦探小说、卡通漫画等五花八门的消遣书刊,上手即读,且这类书刊占了较大比重,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孩子仿佛是在茫茫的森林中漫步,失去了方向,这时,老师就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给孩子一个方向。
期刊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着眼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在义务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其思维的自觉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就显得很重要。  一、重视说理训练,培养思维的
期刊
数学教学中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终身受益的是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无用、数学仅是计算的认识,从而真正地喜欢数学,从本质上更重视数学学习,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大力提倡对数学史的学习与研究,延伸数学教学的长度。谈到数学文化,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著名数学家霍格本(L.Hogben)曾经说过:“数学史实际上是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
期刊
在现阶段我国传统石油化工企业发展过程中,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当前我国逐渐在一些石化企业中开展了智能工厂建设工作,以此有效引领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进行改革创新以及转型升级.
微笑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力量。在《教师文明礼仪》中写道:“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同时可以反映本人高超的修养和待人的至诚。微笑有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容易。”瑞士小说家施皮特勒曾经说过:“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微笑尤为重要。教师的微笑,是打动学生心灵、教育
期刊
经常有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各科成绩都很好,可为什么到了中学以后,成绩就下降了许多呢?”这一现象在数学这一科上表现尤为突出。其实这里面除了学生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小学的学科知识以及学习方法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过度,就很容易出现成绩下降的情况。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教育的衔接,如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已成为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我认
期刊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纵观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问生答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模式里学习,也许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但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与能力却被淡化,学生成为知识信息的“接受器”。在这种背景下,开放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改变教育观念,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中国的妈妈在送孩子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