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资源库建设的线下一流课程设计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4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不断推进,许多大学都在进行一流课程和资源库的建设。本文以集中实践课程汽车构造认知实习课程为例,采用产教融合的方式对课程资源库进行建设,而后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完善,体现本科教育“两性一度”的要求,给其他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产教融合 线下 一流课程 汽车构造认知实习
  Offline First-class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Resource Library
  ——Take the Car Structure Cognitive Practice Course as an example
  Liu Yifu Sun Ruixi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many universities are building first-class courses and resource bank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tensive practice course automobile structure cognitive practice course as an example, adopts the method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o construct the course resource library, and then improves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course on this basis, reflec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one gender one degre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courses.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offline, first-class courses, cognitive internship of automobile structure
  1 引言
  教育部在2019年進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过程中,提出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一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一万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其中,需要建设七千门左右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和线下“金课”,由此可见,线下一流课程大有可为[1]。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各个高校都在不断的为建立“金课”,淘汰“水课”而努力。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其使命的特殊性,必须在这场运动中担任建设应用型“金课”的历史责任。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发挥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优势,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建立一批实践性强、融入课程思政、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一批一流课程。
  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的汽车行业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最近十年,世界汽车行业目光不断的转向中国。中国也在不断的为引领世界汽车行业而积蓄力量,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引领发展潮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使命,因此此类学校在申请一流课程的过程中需要从自身的优点出发,倾向于开发解决实际问题会更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2]。《汽车构造认知实习》作为汽车类本科通用性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对于《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需要综合多个专业学科,让学生初步具有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汽车构造认知实习线下一流课程的设计可以为其他实践课程一流课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 汽车构造认知实习产教融合教学资源库体系设计
  应用型本科高校和科研型老牌本科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在科研能力和人才储备方面有先天的劣势,因此要想发展必须和汽车的发展一样,采用变道超车,不能走之前的老路。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一条特色之路,因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着重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人才,和传统的本科高校要差异化发展[3]。汽车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也有非常特殊的时代情况,2020年中国已经连续12年汽车的产销量全球第一,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尤其是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全球第一,走在了汽车发展的最前列。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为了能实现汽车构造认知实习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采用产教融合的方式来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进行一定的调整。
  汽车构造认知实习是汽车类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其在汽车类大学生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让汽车行业和学校一起制定课程目标,针对课程目标设置实用性强、内容正确、重点突出的课程内容[4]。本项目在黄河交通学院开展了数年,在实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是:
  第一、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课程设计。产教融合的第一步是将企业请进来,和学校进行全面的沟通和交流,将汽车对人才的需要进行详细描述、归纳、总结,这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而后,学校和企业对目标进行分解,分阶段、分课程将目标进行详细分解,制定需要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需要完成的培养目标。最后,学校和汽车共同对课程进行开设,不仅让企业的需求得到满足,还提前让学生对企业的工作进行适应,缩短了实习期,提高企业的期望值。   第二、企业和学校共同对课程进行考核。企业需要人才的各种能力和素质,需要通过实践环节进行检验,企业和学校对汽车构造认知实习的课程进行最后的联合考核。企业针对需要的能力进行题目的设定,学校按照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各种技能进行平时的学习和锻炼,共同完成课程的考核。本过程的设计,既满足了企业的需要,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能力,为下一步更深入的合作打下基础。
  第三、企业和学校对课程进行闭环管理。企业在实际用人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培养目标进行修正,而后重新将修正后的要求作为新的输入,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整个课程系统是不断的贴合企业的需要而不断进步和完善。闭环控制是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也是加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本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采用了闭环控制的策略。
  3 汽车构造认知实习线下一流课程设计
  课程教学资源是一门课程教学开展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任何一门一流课程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学资源的建设。汽车构造认知实习是一门实践环节的课程,因此其教学资源的建设也需要和实践环节搭配。教学资源对于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有非常重要的保证作用,因此课程的设计离不开教学资源的建设。
  从图1可以看出,课程目标的确定是来源于企业人才需求和学校师资条件共同确定的。在确定的过程中,黄河交通学院采用了与企业进行实践调研的方法,通过对郑州、安徽芜湖、平顶山等汽车行业的用人情况进行调查,获得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来确定课程目标等内容。
  3.1 借助产教融合教学资源,打造金课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从图2中可以看出,汽车构造认知实习课程内容分为发动机、电器、底盘等三个模块,借助已经建立的产教融合资源库,丰富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结合学校自身已经有的大量实践设备进行综合实习,及时将汽车行业的最新动向、人才需求、行业技术进行融入,推动实践环节的课程内容向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发展,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在实践环节的授课过程中,课题组还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对于部分组件的加工工艺、材料特性、测绘画图等方面进行提问,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对汽车专业内容进行思考,突出创新性。最后,课程还会对重要组件的未来设计趋势进行剖析,结合汽车设计、三维设计等课程进行适当增加挑战度,为不断成为金课而努力。
  3.2 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创新过程考核
  本项目将两周的实践环节进行模块化教学,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汽车构造认知实习》课程主要将课程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等三个模块,每个模块配备2-3名专业教师,队伍稳定,确保授课内容稳定且不断更新前沿知识。同时,教师在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本模块,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获得学习兴趣与动力。另外,实践环节注重过程考核,全面提高。每个模块考核分为考勤成绩、平时表现成绩、实习报告成绩、实习考核成绩等,比例分别为0.3、0.2、0.2、0.3,避免以最后的试卷作为评判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将过程考核贯穿整个实践环节,让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得到全面的、科学的体现。在授课的课程中还使用云班课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课题抢答、随堂测试等环节,在每个模块结束时,会提出汽车行业前沿方面的无固定答案的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3.3 融入课程思政,发扬大国工匠精神
  由于本课程是集中实践环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全民战疫的大背景,对于课程进行了思政元素的补充和扩展。例如:发动机模块,结合实践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领域在世界名列前茅,一些自主品牌的产生更是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团队在《汽车构造认知实习》实践课程中,利用奇瑞汽车作为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中国民族汽车品牌中只有奇瑞公司拥有自主研发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一路走来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开始的QQ,到今天的瑞虎8,都是本土品牌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的结果。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了解中国制造的力量,增强学生国家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感。
  课题项目:黄河交通学院2021年度校级一流课程项目“汽车构造认知实习”(项目编号:HHJTXY-2021ylkc19),黄河交通學院2021年度校级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汽车构造认知实习”(项目编号:HHJTXY-2021kczyk067),汽车工程学院院级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汽车拆装实习”。
  参考文献:
  [1]王皓,林海燕.基于过程数据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研究[J],智库时代.2019(50)18-20.
  [2]尚毅.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 汽车实用技术,2021(14)24-28.
  [3]李永力等.课程思政在汽车专业课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10)27-30.
  [4]王昀睿等.信息化背景下一流课程内容及评价体系改革[J],大众标准化,2020,(18)27-28.
其他文献
摘 要: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定期组织召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指导学生的具体行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本文就新的教育环境下,主题班会课如何更好渗透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给出一些薄见。  关键词:主题班会 德育教育 建议  A Brief Talk on Infilt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
期刊
雇主替代责任制度体现了社会最基本的公平正义及现代民法保护弱者的思想,在现代侵权法责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侵权责任法对雇主替代责任制度虽有所规定,但尚存在不少问题,致使司法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对雇主替代责任制度的归责原则、类型、责任的承担以及分担机制等进行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通过法理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以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为基础,从四个方面对我国雇主替代责任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文章通过对外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所确立的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摘 要:在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在此趋势下,汽车行业也在不断的升级改造,将汽车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全新模式。汽车行业的剧烈变动,必将带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全方位调整。在这篇文章中,将会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出发点,在充分考虑教育实际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系统性阐述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式,希望能够为职业教育奉献
期刊
摘 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在技工院校发展过程中,教师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十分关键。因此,如若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工匠之师”,无论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多么先进,也没有办法使得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切实提升。有效提升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是工匠培养和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对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的辨析,探究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摘 要: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根本保障。根据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结合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经验和教学改革工作实践,论述了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思路和方法。已建设理论教材、微课视频、实操录像、3D仿真资源、动画资源、题库等立体化教材资源。将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方法与观念用于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式,真正产生有认知兴趣、高效互动的课堂
期刊
摘 要:为了培养电动汽车行业合格的新工科人才,适应对电动汽车人才的需求升级,在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工程教育理念下融合电动车竞赛,通过分析工程教育模式、汽车行业人才需要方向和电动汽车竞赛特点,对电动汽车技术课程分别从教学内容体系、评价机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培养符合OBE工程教育理念及支撑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奔驰项目班,在《钳工》课程教学中,创新的使用制作奔驰星徽车标作为教学载体,综合运用各种钳工加工工艺和技术,在制作工件的过程中,完成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并通过在项目班的成功实践,验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最终反哺专业建设,实现项目班的开设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项目班 钳工 车标 课程实践  Practice of "Fitter" Course in Auto In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给出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铅酸电池在恒定电流强度下 的放电过程用时间与电压之间的函数关系来描述,采用傅里叶拟合法和线性拟合法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 电压 剩余放电时间 傅里叶拟合 线性拟合 放电模型  Research on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Remaining Discharge Time of Lead-acid
期刊
摘 要:以《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为载体,以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课程育人培养体系建设为核心,进行高职课程育人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涵盖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产教融合、教学团队、第二课堂等要素的 “五位一体”《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匠精神”课程育人培养体系,分析研究在各个环节下的“工匠精神”课程教学育人,实现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课程育人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目前远程教育以其空间和时间的便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然而在理工类远程教育课程中,由于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复杂,立体度高,使用传统的二维素材学习往往导致学习者接受、理解较为困难,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基于移动设备的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三维实景融入到抽象的二维素材中,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使学习者能够更充分地掌握学习内容。本文就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