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艺术与群众文化的交融与活动策划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tti_s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众文化艺术是我国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广泛流传的大众文化,是群众精神一种深层次需求的具体表现,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是协调人际社会的一种集体性活动。本文将主要探讨模特艺术与群众文化的交融与活动策划。
  关键词:模特艺术;群众文化;交融;策划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231-1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群众文化艺术一直承载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面向社会、由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艺术活动,是提高社会综合素质、促进大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文明、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保障[1]。
  一、模特——文化传统与现代职业结合的观点
  服装表演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抓住模特职业不断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特点,多角度提升模特职业艺术修养十分重要。著名导演梁晋认为:“我国模特职业虽比西方晚出现一百多年,但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的戏曲、民族舞蹈、古典舞等丰富寶贵的艺术财富,都是模特艺术取之不尽的精华。借鉴中国戏曲、舞蹈中的身段、手式等语言,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模特表演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模特表演艺术表明,这是由舞蹈演员的灵敏、歌唱演员的隽秀、演奏员的节奏、设计师理念融合在一起的一门艺术。从事模特职业,除了要掌握与模特相关的知识,还应广采多纳模特之外的知识,才可达到情融于“猫步”,“人”“服”二者融合,塑造出不同的着装所表达的不同内在气质。音乐节奏、音乐旋律适应练习,根据音乐自选服装的即兴训练法,从而锻炼了学生塑造动人形象的心理节奏,使音乐、服饰和T台步态得以结合。
  模特的舞台表演艺术是建立在自己的身体语言的表达以及对音乐、服装的感知与理解基础上的[2]。模特的每一次登台表演是对既往经历、经验的追寻与调动,对服装内涵的挖掘与体味,对设计理念的张扬与诠释。模特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高峰体验,能否驾驭和把握表演气氛将直接影响演出效果。一名优秀的模特一出现在舞台上就应该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在舞台上寻找高峰体验,驾驭和把握舞台气氛,展示服装的同时也是展示自我的个性。舞台表演艺术说到底就是一种能超水平发挥的本能反应,这种看似本能的反应实际上是对艺术实践的内在体验,是经过理性分析后在心理上的沉积,沉积数日达到一定的深度,其表演就会进入一种收发自如、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自由境界,举手投足皆成画面。
  二、模特艺术与群众文化的交融与活动策划
  (一)群众文化艺术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群众文化艺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与行为,它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有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安邦治国、品德修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道法自然等等的独特文化,追求和谐和美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核心。正是这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熏陶,培育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仁人志士,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血脉延续不断,传承至今。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不断优化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和谐社会发展中的内在要求。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寓教于乐、育德于乐,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体性、娱乐性以及教育作用,不断地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内涵,达到培养高尚品质,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情操的积极作用,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活力,呈现诚信友爱、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从而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3]。
  (二)模特艺术与群众文化的交融
  模特的文化素养是其服装表演质量和发展后劲的隐性因素,它可以使模特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健全的好奇心,它是潜在地发挥着作用。“模特不必接受很高层次的教育,表演本身的艺术技能又不复杂,”这是一种误解,似乎只要个子高,长得漂亮就可以成为一个好模特。尽管受教育程度与文化素养并不是绝对一致的概念,但是没有进入高等院校的模特,还是要通过其它途径获得必要的知识[4]。
  有些文化内容与服装表演职业有直接关系,例如音乐修养、服装设计、养生之道、舞蹈常识、摄影艺术、舞台灯光等,这些都是服装模特职业框架内的知识,模特们不能只是一般的爱好,即使无法精通,也要熟悉。掌握所有细节虽不可能,但也要了解与服装表演有关的内容。如果用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们的水平来要求模特对旋律的理解,肯定不切实际,但是他们要具有把旋律变成造型语言的能力,这并不容易,需要首先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掌握它与服装主题的关联,把听觉效果与视觉效果沟通起来,并且明了用什么样的步态和演出感觉才能充分地实现这些要求。
  三、结论
  总之,模特艺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享受精神乐趣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利于帮助群众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扩大社交面与知识面,从而提高认识社会、自我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这个平台很好的开辟了群众学习的空间,使群众在轻松的娱乐中增长文化知识与认知能力,使社会在娱乐中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余艳.群众文化的社会文化功能价值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1).
  [2]张慧军.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科技与企业,2014,(01).
  [3]伍英.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区[J].大众文艺,2014,(01).
  [4]姚刚.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J].大众文艺,2014,(01).
  作者简介:
  刘静,漯河市群众艺术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藏品的概念不断扩大,藏品的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做好藏品的保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主要针对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展开了探讨,阐述了博物馆藏品以及藏品保管工作的概念和历史背景,并提供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藏品保管工作;历史背景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0
摘要:陶瓷雕塑作为雕塑这一大的艺术门类中的一个分支,其在我国拥有着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其不仅通过造型艺术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先进的造型工艺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其在这一过程中反映了我国文化的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良好的载体。本文旨在通过浅析我国陶瓷雕塑和文化的内在关系,为人们在今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陶瓷雕塑的艺术美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关键字:陶瓷雕塑;文化;内在联系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
摘要:玉雕工艺是一种精工细作的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石和雕刻设计巧妙的结合形成玉雕艺术,因地域差别及时代文化背景不同形成迥异的风格,昭示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就玉雕设计的艺术特色作以论述。  关键词:玉雕;设计;艺术特色;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10-1  一、引言  中国的玉雕具有悠久的历史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老龄化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邻里交往更成为老年人沟通情感、舒缓情绪的方式之一,交往需求成为了老年人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本论文
摘要:民间舞来源于民间,受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的舞蹈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民族民间舞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群众性、自娱性、生活性、歌舞性、自由性、社会性等艺术特征,因此对于民间舞表演者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民族舞表演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地道的表演风格特色,因此民间舞表演者要加强民间舞表演的基本功的训练,从中国民族舞中寻找舞蹈技术,在民族音乐和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群众文化遇到了冲击和挑战,要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如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发展通俗文化事业,发展城市广场文化等。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230-1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
摘要:当今高校环境中的校园景观更多的是要求景观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与价值,结合校园空间体系,通过研究校园景观文化的相互融合度,最终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高校;景观;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32-1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大卫·乔丹曾说:“那些长廊和庄重校园的柱子,那一排排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它们的一
摘要:漆艺制作工序繁复、制作周期漫长,现在还在坚持传统漆艺制作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漆艺作品也在市场难寻踪迹。漆艺作为一项中国从古流传至今的传统技艺,有着它独特的文化性与功能性,毋庸置疑地拥有着传承的价值。笔者在本文中,将浅论如何对漆艺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包括通过设计的介入,以及将传统漆艺与产品设计结合的方式,达到创新的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漆艺;传承;设计;创新;产品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
摘要:中国花鸟画和山水画、人物画三大绘画科目,构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画体系,陶瓷花鸟画与中国花鸟画及其相关姊妹艺术一样,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这也是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而然发展的必然。陶瓷花鸟画和其它画种一样,有丰厚的传统经验足以继承,但也有一些惰性传统成为画家的定势思维,妨碍着陶瓷花鸟画与时代并进的步伐。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尤其显得不相适应。因此,中国花鸟画包括陶瓷
摘要: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创意剪纸课程引入到美术课堂,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积极方式。美术教师通过开展对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美术课程,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才,使他们的创意思维和美感能力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再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创意剪纸课程;传统文化;新媒体艺术;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