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师爱遗忘的角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进生,这个曾一度被师爱遗忘的角落,我今天准备踏访这片既狭窄又广阔的土地。我今天打算从后进生是如何形成、如何进行后进生转化两个方面来和诸位同仁共同商榷。
  【关键词】成就动机 齐加尼克效应 最近发展区
  
  一、后进生是如何形成的
  (一)、家长的因素
  1、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当今社会,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好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相互攀比,压得孩子头都抬不起来,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2、孩子管理存有误区。有些家长在孩子管理的认识上存有误区,他们认为,孩子一旦交到了学校和老师的手里,他们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他们整天借口工作和生意忙,从不抽出点时间来陪陪孩子,从不和孩子沟通。
  3、教育孩子方法不当。他们从不把孩子当作朋友来看待,从不以平等的态度蹲下来看待孩子,而是把孩子看成他们的私有财产,根据自己想像中的标准模式来给孩子贴上标签,稍有越轨便横加指责,非打即骂。
  (二)社会的因素
  令人遗憾的是社会因素不仅没有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反而产生难以弥补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
  1、电视、电影等新闻媒体的误导。现在电视、电影等新闻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色情、凶杀、暴力、武侠、游戏、淫秽等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安定因素,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直至上瘾成癖。
  2、学校附近林立的网吧的侵蚀。虽然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青少年猝死网吧事件的报道,但丝毫不能阻止有些青少年匆匆前行的脚步,大有前赴后继,死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英雄气概。
  3、对不健康课外书籍的痴迷。昨天我就亲眼目睹了一个我以前的课代表因在午休时看不健康课外书被值班老师抓住的事实,真的是让我触目惊心,深感不健康书籍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是多么地根深蒂固。
  (三)学校的因素
  1、学生为什么失败、厌学——何特金森的成就动机实验。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过高的成功率,会让人觉得任务本身缺乏挑战性,努力与否都会成功;而过低的成功率则让人觉得任务本身太难,即使努力也没用,反正都是失败,不会成功。因此,人在这两种情况下的成就动机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成绩不理想。当成绩可能性为50%左右时,人们的心理往往是:虽然有失败的可能性,但如果努力的话,同样具有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同样的任务,就会看得非常具有挑战性,从而激发起人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取得理想成绩。
  而当前的教育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我们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根本无视后进生的心理需求和进取心,没有为他们搭建尝试成功的舞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永远是难以企及的高峰和提心吊胆的名次排序,这样在遭受多次的打击以后,这只可怜的“青蛙”慢慢变得麻木和呆滞了,再也没有跳出瓶子的欲望。
  2、学生的心理负担为什么重——齐加尼克效应的启示。实验表明:虽然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仍继续存在,且呈加剧趋势,对其他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一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这一效应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后进生搭建让他们发光发热的平台,帮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减轻心理负担。
  二、如何进行后进生转化
  1、尽力和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首先争取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加太沉重的精神压力,恰如其分地给孩子制定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杜绝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让孩子在学习和快乐中健康成长。
  其次引导家长和孩子建立朋友般的亲情关系。不要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教训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为孩子着想。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要让孩子有话敢于对你说,想对你说。最后要用欣赏和鼓励的眼光来给孩子以期望。
  2、在教育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习积极性
  ①分层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们应该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这个目标和要求应该是他们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也就是跳起来摘桃子,在“最近发展区”努力,防止因“一刀切”而使有的学生吃不饱而兴趣降低,有的又因吃不了而导致情绪紧张,心理负担加重,自信心减退。
  ②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策略。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对后进生我们更应该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策略。
  ③树立成就多元化的观念。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说考上大学才有出路,事实证明好多升学无望的后进生走上社会以后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在书写着好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望尘莫及的华章。
  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的安排不能随意,每组的核心人物不一定成绩优秀,但一定是问题意识较强的外向型学生,最好是喜欢调皮的后进生,让他们在合作和被接纳中愉悦身心,增强自信。
  我深信,只要有学生家长的全力支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后进生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书目
  [1] 2004年第3、11期《班主任之友》.
  [2]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沈思著.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让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材料。激发学生兴趣,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能力 激发兴趣 阅读方法 创设环境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
[摘要]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语言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文就改革观念提到了以下需要更新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改变陈旧的英语评价方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这些手段达到教育改革与教学效果相统一,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改革    近几年来通过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手段的丰富,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提高初中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课堂教学评估工作量逐年增加,其复杂性也不断提高。本文针对初中具体的数学教学管理模式,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数学教学改革评估领域中,将AHP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通过对教学评估数据进行挖掘,对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得分的学生评价、教学加分、驾驭课堂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到教学得分与教师各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
命题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综观2009年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可以发现,各地中考命题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力求角度新颖、设问巧妙、语言生动、形式丰富,命题模式有了很大突破。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以及形式的创新    2009年中考历史非选择题命题尝试了设置场景的方法,把考查寓于历史感受之中,努力使试题形式新颖活泼,语言生动精练。  例1(2009年宿迁市中考试题)2008年8月8日,第29届
【摘 要】耐力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基础的工作,而中长跑训练单调、枯燥,训练强度大,训练量往往又多,很容易使学生身心疲惫,产生厌恶情绪。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行动研究等方法,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基层中长跑的训练效果的途径、方法及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可以为基层的科学训练、技术的改进完善和训练管理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长跑 训练 途径 方法    1 前言  武汉市阳逻高中建立田径队以来,对如何提高中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老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因此,在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时,我们老师能多一些理性,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智慧,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通过师生间的平等真诚的对话,才能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平等 尊重 教育 心灵    “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自习课上,一位
[摘 要]通过对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关系的论述,提出了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在对当前学校终身庠育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问题 对策    一、终身体育    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提出终身教育观。随后,日本教育者提出了“生涯体育”的观念,“终身体育”一词便在国际上应运而生。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一辈子
在一堂复习课上,我把生活中的事和物导入了数学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这堂课谈谈利用生活开展数学教学的实践。  “同学们注意,在我们仁怀拍摄的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听了这话,同学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一个劲儿地催我:“老师,快点放吧!”  电影开始了,影片名为《我们的一天》。镜头从学生早晨进校开始,以时间为线索,从上课到课间操,到中午午餐、休息,再到下午的课外活动,放学回家,演的是
[摘 要]学生生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是在初中时候,如何给学生培养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引导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这是值得许多初中化学教师深思的问题,也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趣味教育 初中化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然而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初中是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期,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冲刺是至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层次开放型社会,他要求多样性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于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提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也随之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他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设计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利用学科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则是这项巨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是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