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中对微课应用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197671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它的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初中生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导致他们在理解理论知识时,不能够形象和准确地对抽象的历史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特别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中,教师传授知识仅靠教材和板书,就不能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的理解历史知识。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初中历史课中的运用,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直观地把历史知识呈现到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微课应用;作用;应用策略
  微课运用于历史教学中的方式有趣而新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历史课教学的热情,更能够把重难点历史知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微课教学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在线上或线下下载微课进行观看,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练掌握,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课中讲授的重难点历史知识,对提升历史课教学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 微课应用于历史教学的作用概述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知识比较枯燥,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它离我们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陌生感,特别是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毫不相干,导致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历史学习观念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而且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学生阅读历史教材和教师黑板板书单纯的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不能直观生动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时,就需要多次反复背诵历史教材,这给学生学习历史带来了枯燥乏味感。这样的历史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热情。而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视频、动画、音频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展现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这样的教学方式把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形象而直观地呈现到了学生面前,有效地激发了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再加上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给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问等,这些教学活动都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这就造成教学内容无法有效讲解完成,无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掌握应该掌握的历史知识,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微课在历史课中的有效使用改变了这样的教学现状,学生在课后根据各自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从互联网上或学校的微课平台上选择自己没有熟练掌握的微课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学生对有些历史知识掌握不够好时,就会自觉地去选择相应的微课进行学习。而且,无论是预习环节还是课后复习环节都可以应用微课,微课的经常使用,促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利用微课学习历史知识的意识和习惯。
  (三)有利于学生突破历史课中的教学重难点
  历史课中的教学重难点知识,是初中生必须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历史课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历史知识。而传统的历史课教学中,由于重难点历史知识学习难度大,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造成初中生在历史课堂上无法熟练掌握历史教师讲授的重难点历史知识。这样就给学生掌握历史重难点知识带来了困难,不但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信心,而且对历史课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而在教学重难点历史知识时应用微课教学,可以直观与形象地把重难点历史知识呈现给学生,有效降低了学生理解重难点历史知识的难度,对学生突破重难点历史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在课后,学生复习重难点历史知识时,如果有不会的地方,还可以打开微课反复观看,直到初中生能够熟练掌握重难点历史知识。
  二、 历史课中微课应用策略例谈
  (一)预习环节应用微课,提升预习效果
  通过预习的形式,学生可以掌握将要学习的历史教材中的重难疑点历史知识,可以从整体上掌握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在听课时做到有的放矢。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预习历史知识主要依靠阅读历史教材来实现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也不能及时向历史教师进行请教,这降低了学生预习历史课的兴趣,阻碍了学生预习历史课效率的有效提升,并且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预习的效果怎么样,历史教师都无法有效掌握。而在预习环节应用微课,不但可以把要预习的内容制作成微课,还可以把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历史知识用微课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阅读过历史教材后,就可以观看预习微课。由于预习微课给学生罗列了学生需要在预习环节掌握的历史知识,使学生的预习有了目的性,同时也帮助学生理顺了预习的内容,这对提升预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初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中的“秦王扫六合”时,为了提升初中生对本单元的预习兴趣,提高预习效果,就可以先让初中生多次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等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后,可让学生从微课平台或互联网上观看该课的预习微课,由于预习微课中已经包含了本单元学生要掌握的重難点历史知识,学生已经对教材阅读了多次,在看到微课后,就会有效掌握这些重难点历史知识。如果再加上图片、动画、视频等呈现预习的历史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预习兴趣,进而有效提升了预习的效果,为正式的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新课导入环节应用微课,提高了学生参与新课的积极性
  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离不开高效的新课导入环节。通过新课导入,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注意力,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可以使学生大致了解本堂历史将要讲授哪些知识,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对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掌握教师所讲授的历史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传统的新课导入方式中,一些历史教师只是用口述的形式给学生大概讲述了本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或者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有些教师更是省略了新课导入这一环节。而利用微课导入新课,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参与热情,就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在应用微课导入新课时,可利用视频或动画把新课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直观与形象中了解新课中将要学习的新的历史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中的“秦王扫六合”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产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新课的教学中来,就可以利用微课导入新课。为了使导入新课的方式新颖有趣,就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秦朝统一全国的影视作品,剪辑成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微课。由于初中生喜欢看视频,而且特别喜欢看有关战争的视频,用这样的真实影视作品剪辑成的新课导入视频更能激发学生对本课的探究兴趣。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就可以有效了解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这个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原因,秦国为什么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灭掉六国?秦统一六国后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什么样的影响,对华夏文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三)教学环节应用微课,提升教学有效性
  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历史课教学内容要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要能把历史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在传统的历史课教学环节,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时,主要依靠让学生阅读历史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生硬,而且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知识,不利于学生清晰认识特定时空下的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所学习的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在教学环节利用微课进行授课,可以把所讲授的历史知识用图片或表格的形式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清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整个历史时期中所起的作用及了解清楚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还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时空观用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初中生,这样学生就能动态地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在降低了这些历史知识学习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历史教材中的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时候,由于学生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了解得不多,甚至一些学生根本不知道这两个盛世的存在,更不知道这两个盛世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对我国当时的社会造成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为了使学生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有个大概的了解,如果仅靠历史的口述和一些简单的黑板板书,学生是很难产生感性认识的。但是,如果把“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情况用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他们就会在多种可视可听因素的冲击下,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有很好的感性认识。这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微课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来说,能够有趣、新颖地把历史知识呈现给初中生,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对授课的限制,能够使学生多次且反复地观看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意识与习惯,能够让学生从直观与形象的角度理解和认知历史知识。这些教与学的优势是传统授课方式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科学有效地使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以使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肖艳秋.浅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16):25-26.
  [2]张国东.用爱浇筑用心经营:浅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10):29.
  [3]陈翠萍.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名师在线,2018(27):79-80.
  [4]李俊杰.新課程背景中的初中历史微课教学[J].文教资料,2018(24):213-214.
  [5]张志玉.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53-54.
  [6]赵玉双.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7):127.
  [7]阮长红.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25):36.
  [8]彭世金.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69):135.
  作者简介:
  姜欣雨,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情绪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研究中家校双方尝试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识别情绪,使概念和情景配对,为管理情绪做好前期准备。通过悦纳情绪、表达情绪、转移情绪、改变认知、积极思维等策略方法,合理化情绪之后的认知行为,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有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有良好的生活信念,做情绪的主人。  关键词:察觉;悦纳;表达;改变认知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
在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之下,为顺应时代多元化变化的潮流,我国教育事业也开始了改革创新.伴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到崭新的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并且被应用到各行各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真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文章结合初中班级管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贯彻游戏化的课程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当
摘 要:学习地理能够让学生对于地形地势以及国家分布等知识有更加清晰地了解,也能够为学生未来专业选择提供帮助。高中阶段地理知识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地图种类以及各种地理知识比较复杂,仅仅依靠学生死记硬背的浅层学习方式是难以保证学习质量的。都说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足以见得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思考。要想提升地理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基于此,文章将从深度学习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入手
【摘要】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延伸,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下对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课外阅读不应只是作为教学的补充,而是应该作为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来进行教学。语文老师应该积极探索全新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对各类教材进行合理的拓展,以促进初中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在现代幼儿教育指导下,幼儿园美术活动应回归生活,充分体现生活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文章从幼儿园美术教育背景出发,简要分析生活化理念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必要性,进而探
就当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对音乐教学的深入探究,以至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人才的竞争.而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人才发展的摇篮,因此,我国逐渐开始对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教育重视起来.虽然我
【摘要】《水浒传》是一首农民起义的哀歌。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不仅阶级成分复杂,而且众英雄上山的方式更不同,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宋江掌握领导权,起义不具有反封建的性质,梁山泊起义的失败是必然结果。一百零八将神态各异,性格鲜明,遭际曲折。书中的女性是打上了男权社会烙印的女性形象。全书的语言口语化,明快生动甚至有些粗俗,极富生活气息,也是一幅反映北宋人民生活的风俗画。  【关键词】失败原因;宋江;女性形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