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ongyo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国家对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是一门内容丰富且复杂的学科,学生学习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数学整体学习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策略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开始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该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结合学生的现实水平积极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切实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在正式授课前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最终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与自己的数学教学有效结合,营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氛围。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摒弃传统教学思想中落后的部分,将有益的部分与现代化的学校教育进行结合,为数学教学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1]。
   例如,在“认识图形(一)”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等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当教师为学生进行相关概念的讲解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认识图形”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两个学生比赛,看哪个学生认识的图形较多,说得多且准确率高的获胜。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思考哪一物品是正方形,哪一物品是长方形,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都是以具体的生活实例为引导,让学生在熟悉的问题和情境下学习数学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还未发展成熟,依然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他们渴望了解新鲜事物,渴望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索,通过探索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数学中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明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相关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生活中学生常常能见到钟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每天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离开家来学校呢?你们有没有观察过不同时间你在做什么事情?你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吗?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强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三、开展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教师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后方便进行后续的数学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教师要加强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问的形式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此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
   例如,在“倍的认识”一课中,教师使用多媒体将2个桃子和6个苹果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将其两两分为一组圈起来,随后向学生提问:将这些水果2个为一组圈起来,桃子可以圈几组?苹果可以圈几组?你有没有发现苹果比桃子多了几组?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四、运用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人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习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使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人被夸奖、赞扬时常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反之被批评则会情绪低落,对事物提不起兴趣,这就告诉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使用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使用鼓励性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还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再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便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
   例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给予肯定,就算存在不足也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作业上也要多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五、结语
   作為新时代的学校教育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在日常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开展个性化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为学生创建积极活跃的数学课堂,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快乐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具体的数学问题为起点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德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求知导刊,2020(49):44-45.
   [2]蔡宝珍.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探究[J].考试周刊,2020(94):57-58.
   [3]唐勤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87.
   作者简介:张明得(1978—),男,藏族,甘肃天祝人,学历:本科,职称:二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是增强学生应用能力,提升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学科素养的形成促使学生深刻的认知历史、了解历史、运用历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文章从合作探究、情景模拟、文化赏析三个维度论述了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一本辉煌的历史巨著,其间饱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历的血泪与成就。它记载了民族的辉煌成就,也
摘 要:数学思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生活实际,数学作为由生活知识所凝练的学科,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此,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确保学生在成长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小学生自身处于思维发展的启蒙时期,更是实现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真正实现利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摘 要:培养优良品德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和重点,特别是在立德树人思想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拓宽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的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学校应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学校教育活动,在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品质培育方面加强研究,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细化品德养成教育,形成优良的教育氛围和强大的教育合力,让学生的品德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关键词:新时期;学生;品德培养;途径  
摘 要:对于初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课题,仍处于探索的过程中。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实践、总结。希望所有教师为此不懈的努力,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探究性问题   历史探究性问题设计主要是指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出发,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释。达到不仅对历史时间、历史事件有所了解的效果,也让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有一系列与数学授课有关的思想。数形结合是数学授课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小学伊始,数学知识趋于抽象,小学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融入数学课程中。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未来的学习。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数形结合利用形和数之间的相互辅助简化数学问题,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觉,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既包含理论知识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在进行数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数学问题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学生在解决数學问题的同时,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单一的解题方式并不能满足对学生培养的要求,所以要重视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这样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充分突显出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摘 要:数学思维主要表现在观察、数学归纳、抽象与概括等基本操作形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对于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构建小学数学课程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问题导出;联系生活  
摘 要:小学是学生扩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学生的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同时设定教学目标,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能力训练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培养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
摘 要: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清晰地意识到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方式。因此,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指导、培训思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问题探究,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此,重点探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小学数学科目知识点较为抽象,尤其是几何、代数、方程知识点,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绘本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数学绘本的概念谈起,论述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绘本的几点原则,最后提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数学绘本;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和文字讲述故事的阅读载体,符合低年龄段儿童的阅读特点。绘本内容生动、形象、直观,能够帮助低年级小学生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