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作示范是 体育 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 教师 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 体育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因此, 体育 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可见, 教师 的示范对于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目的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 教师 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对 教师 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因此, 教师 的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示范什么,怎样示范等都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以及学生可能接受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教授新 教材 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
  这样,完整的示范就为重点示范作了必要的铺垫,并使重点示范的动作更加鲜明、突出,以帮助学生较快 地理 解 教师 讲授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正确的示范可以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使人对某种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欲求倾向,并力求积极参与该事物的心理特点。
  正确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体验到 体育 动作的形体美,力度美,娴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时,获得一种满意的心理感受。并由此而产生学习 体育 技术动作的极大兴趣。
  因此, 教师 的示范动作要过硬,应该是动作的典范。一般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大方,使学生在学习 活动 一开始,就能受到 教师 示范动作的感染,在欣赏示范动作的同时受到一种力的鼓舞,美的熏陶。在 教师 正确的动作示范的影响下,使学生油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从而提高学习动作技能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多方位的示范可以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在中学 体育 教学中,由于学生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尤其是中学生男女性别差异的增大,加之教学中动作技术难度的变化,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动作学习发生困难,特别是在教授复杂的动作时,处理不好,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好意思或不愿学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 教师 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安排队形,充分考虑动作的性质及安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尽可能做到多方位教学,以解除学生的不必要的思想负担。示范前,还应注意分析动作的结构和要求,要考虑学生观察动作的角度,讲究动作示范的各个“面”。可采用正面、镜面、侧面、斜面和背面等。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如篮球防守中的左右移动。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侧面示范,如跨栏跑的“摆动腿”上栏动作和“起跨腿”后蹬,提拉动作等。
其他文献
音乐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音乐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可是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加、视野的拓宽和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对他们的冲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渐渐下降。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音乐兴趣就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
在新世纪之初,我国开始了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课改教师中的一员,我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时这场改革中去。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实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
摘要: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典诗词 教学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正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有了明确的要求,写作作为英语语言技能之一,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的主要教学目的,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即书面表达也是每年中考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一、改变初中英语写作的现状,师生共同重视写作
地图册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在贯彻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到全面发展。进而能够从课本里走出来,脱离那种死记硬背的常规模式,充分的、有效的在地理课上使用地图册,让书本知识与地图册相结合,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做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