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wen_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此进行探索有着现实的意义。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我们在实施具体教学行为时,不仅要准确把握文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还要为学生建立阅读导航系统,让学生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确定文体内容,建立阅读导航系统框架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索高效阅读教学的快捷方式,是教师最迫切的心理诉求。那从什么角度实现突破呢?其实,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文体特点。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不同方式的阅读教学,这应该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突破点。综合来看,教材涉及的文体无非是记叙文、故事(寓言)、小说、抒情散文和诗歌类。根据文章内容来分类,也就是写人、记事、写景、说理等几种类型。对教材课文进行归类,并根据文体特点制定阅读纲要,就可以理清阅读问题设计的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
  写人的文章,主要围绕人物展开阅读,包括人物性格、描写特点、关键词句、精彩语段以及人物所反映的精神品质等。像《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就是写人为主的文章。记事的文章,就要围绕事件展开提出问题: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以及文章的写作方法等,如情节、点题、照应等。像《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就是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说理的文章,是指阐述一些自然法则和做人道理的课文。这类课文,一般围绕阐述什么道理、怎样阐述(论证方式和论据)等方面来提问。像《培养良好的习惯》、《人类的“老师”》等,都是说理性的文章。
  通过对文体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建立阅读教学导航系统的框架。教师明确了教学的方向,指导就有针对性。学生一旦明确不同文体的阅读目标,就会学路清晰,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二、设定阅读问题,建立问题经纬坐标体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出阅读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是一般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很多教师只是照搬教参和教辅资料现成的问题,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的不适感,这也是教师常常忽视的问题。阅读问题设计,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题,及时给学生指明方向。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不会陷入盲目被动的窘境。
  像《祁黄羊》这篇课文,如果问:“祁黄羊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难度并不大,很多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来回答。这说明问题设计并不科学。如果能够调整一下:祁黄羊做过什么事,这些事反映祁黄羊怎样的品格特点?学生在理顺事件之后总结祁黄羊的思想品格,这样前有因后有果就显得顺理成章。这就是给问题设定经纬坐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感觉明晰,很快确定方向,能较快地找到正确的答案。像《鸟语》一文,在阅读问题设计时,一般教师都会提出“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也会很热烈,但很多学生只能找到一两个方面,联系实际不够。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妨这样设计:鸟儿能为庄稼做什么呢?鸟儿能为树木做什么呢?鸟儿还能为人们做什么呢?鸟儿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这样将问题分解,其实就是给问题划定坐标。这样学生思维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答案自然而然就会显现出来。
  给问题划定坐标和我们一直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是相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这个启发过程渗透在问题之中。学生在启动思维时,思路明晰,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选定思维套路,建立问题归结表达模式
  阅读问题的提出需要技巧,答案整理同样需要遵循一些规则。在平时测试时,学生常常会用“最简约化”的方式来解答,也就是用几个字、几个词来解答问题。小学生表达能力弱是客观现实,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不力,学生缺少回答问题的套路,不能形成完整的表达思路,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是教师应该正视的问题。
  阅读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要放到具体语境来分析,这样就可以和前言后语形成某种关系。注意前后联系,问题的答案就不再是孤单的几个字词了。在学习《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天鹅破冰这部分,最让你感动的词语有哪些?为什么呢?有一个男生居然说:“我没有感动。”我没有责怪学生的生硬,而是从情感方面进行突破。我说: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只撞冰的天鹅,你会不会感动呢?这个学生沉默不语。我画出这样一个示意图:天鹅——撞冰——疼痛——再撞冰——再疼痛——。然后,让学生书面回答这个问题。结果让人十分欣慰,答案都比较有条理性,也很具体。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建立问题归结的表达模式。这样总结出来的回答问题的方法就有足够的厚度。
  阅读教学中建立问题解决导航系统,最终目的是要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回答问题的习惯。好文章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阅读导航就是要建立联系体系——横向联系丘陵(情节),纵向联系山峰(情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有话可说,而且句句都能说到点子上。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化发展得到了张扬,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和谐的合作关系。然而,笔者在平常的小组合作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合作流于形式,只讲求表面上的热闹;学生各自为营,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等。在此,笔者就如何以倾听来提高合作效率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小组合作中的倾听现状  在语文教学中,我
“举一反三”、“由此知彼”、“温故知新”这些古代经典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先导。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知识的习得是不断累加的结果。学习总是由一点开始,逐渐延伸,形成一条线,进而扩展到一个面。可见,学习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知识的迁移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在不同学科间、在旧识的淬厉中,在新知的探究中,学生不断吸吮知识的养分,以丰富大脑的信息。  一、掘井汲泉——生活经历迁移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语
精彩的导入意味着一节课成功了一半。但是,导入并不仅仅是呈现几张图片、播放几段音乐那么简单,而应当紧扣语文的本真,在导入环节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感,让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得导入充盈着浓郁的“语文味”。  一、 “诗味”——诗句导入弥漫古韵  以古诗导入新课,既可以发挥古诗朗朗上口,具有韵律美和节奏感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底蕴丰富
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主体,新课改要求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凸出。在此情境之下,“以学定教、以学设教”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根据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做好品读指导的教学工作呢?  一、初读课文,在粗读中释疑解惑  小学生因为其识字不多,对课文中出现的很多生字词都还需要借助有效手段进行学习。例如,进行《梦圆飞天》这一篇课文的学习,教师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是扎实深邃的课堂,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固本扣纲”的教学原则,都遵循课标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这样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现根据于老师的《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写字练字,细致指导  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说说、练练、读读、写写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边指导,一边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
美文当道社交功能渐失——专家把脉国内母语教育弱点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导朱希祥教授就语文课程改革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语文课选材要加强应用性,建议在写作课中强化应用文章训练。  学生抵触因语文教材缺乏实用性 “学生对语文课有抵触情绪,不仅是因为对语文缺少‘感悟式’的理解,还因为语文课文选材脱离应用性。”朱希祥教授认为现在高中生不会写自荐材料,大学生不会写毕业论文和实验报告等问题,与
随着新课改进程,“成语积累”这一语文训练形式也呈现出崭新面貌,它非诗非画,却有诗的韵味,画的色彩。和传统教材相比,内容更具完整性,主题更具形象性,形式更具可读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借多媒体这一催化剂,透过词组去挖掘其包容的丰富内涵,建构开放的教学体系来取代枯燥单一的记忆强化,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熏陶中增强成语积累。  一、巧借媒体,开启课文直通车  1.再现课文情境  诗歌注重的是诗魂,课文内容则是
童话教学是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有效的童话教学呢?  一、中代段童话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中低段的童话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童话文体特征的忽视  虽然有不少的教师意识到童话与其他课文教法的差别,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按一般的课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对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缺失  儿童比起成年人来,更喜欢想象,在某种程度上比成人更富于创造性。教学
《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盛到衰的过程以及人们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警示人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我反复阅读了课文,确立了教学目标,并将课文的第三、第五自然段确定为教学的重点。我抛开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和枯燥无味的讲解,牢牢地抓住一个“情”字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四个主要环节的设计,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学生在情感的释放中自由自在的品味与
一、激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有这样一座山,在一年四季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薛卫民爷爷来到他的家乡欣赏这座——五花山。  二、初读感知  1.小朋友,你想了解五花山吗?为什么叫“五花山”呢?秘密就藏在课文中,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课文了吧,快快翻开书本去找找答案吧!读书之前先做好读书的准备,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温馨提示。请看大屏幕:⑴自由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大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