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对目标教学的含义、要求、重要性及优点做了简单概述,进而对目标教学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方面做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物理 目标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目标教学的概述
1.1 目标教学的含义
目标教学是教学者以教学对象为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计划性的确定,进而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对教学对象学习情况有效的展现;另外,是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对象学习技能的具体的描述的一种工具。
1.2 目标教学的四个根本要求
(1)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地位必须明确,不能模糊不清;(2)教学对象的技能必须充分了解,经过认真分析;(3)教学目标言简意赅,禁止长篇大论、啰嗦;(4)目标教学必须有目标性。
1.3 目标教学的重要性
在现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把学生的学放到最主要的地位,使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以后的对老师的评价中要把他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标准,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目标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对物理教材的知识点做到非常细致的分析并且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他们的学习水平一一对应,还要把物理的大纲、课本的知识点跟学生能够接受的能力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1.4 目标教学的优点
在我国各地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是比较落伍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大纲制订方式落后,只是单纯地针对老师制订,学生对大纲的内容根本不清楚,到底那是重点、那是难点他们都不知道,因此在听物理课时学生们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们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根本不清楚,这样学习物理来是非常吃力的,也是很难理解的;二是传统的物理讲课,就是老师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对学生的掌握能力、和理解的多少根本不能及时反馈、检测,只能等到期末考试才能知道,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不能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然而与之相比,现在的目标教学就显得非常有利了,这主要是因为,目标教学的宗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方式都是围绕学生来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大纲,制定学期的学习进度。目标教学要求老师把这学期所要讲的大纲全部告诉给学生,使学生知道自己这学期要学什么,哪是难点、哪是重点,这样就能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起来也就变得非常有效果。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不再是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而是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甚至可以提前知道自己需要重点听的内容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时处于主动地位。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及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反馈出来,这样就能更有利于自己及时调整,对以后的学习就会变得非常有利。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
2.1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能力的目标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也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动手实验,多观察问题,然后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物理学是一门跟我们生活关系非常近的学科,所以老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设计实验,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更会使学生印象深刻、容易掌握、学得快,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使自己在实验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下去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等。
2.2 培养学生预习实验、探索问题的目标
我们已经知道物理学是跟我们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学习物理时要要求学生多多跟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跟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另外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学生提前预习,对将要进行的实验内容、规律、定律先进行分析,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理解,这样在进行实验时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其中的知识是不是正确,或者在老师进行实验时要多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让老师进行解答,在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看看到底对不对,证明自己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等,通过这些努力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提高自己勤于思考、探索的能力。
2.3 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我们常说要会学习,这里的“会学习”就是指学生能够将自己在物理课本上学到的定义、定理、原理、定律来解决自己在试验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索某液体的密度时,学生可以用细铁丝绕在铅笔的一端或用图钉压入铅笔的一端,使之竖直漂浮在水和其它液体中,根据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可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在求某金属丝的直径时,可以将细铁丝密绕在圆铅笔上,然后用尺测出n圈金属丝铜的总长度D,则可求出金属丝的直径等等。通过这些实际例子,提高自己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3 目标教学具有精确设计功能
3.1 具有实际性
我们在学习物理时不能提出一些根本不存在或者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任务,因此我们在提出目标时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一些问题,应该在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完成的目标设计教学。
3.2 每一节物理课都要有教学目标的设计
目标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就有这样的规定,物理课的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都必须让学生知道,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做到有的放矢。另外,目标教学不仅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知识情况,需要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等等都了如指掌;还要知道学生的思想、学习方法以及怎样的授课方式是最有效的等等,总之,目标教学的就是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制定出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跟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现有设施严重不符,导致学生根本学不到真正的物理知识。
3.3 目标教学的主要设计
目标教学已经非常明确了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培养方向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为主,老师教导为辅。因此,我们根据目标教学的四个基本要求,将这四个基本要求充分结合起来运用,再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情况,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4 结论
我们要切实落实目标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其“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将来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奋英.目标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尝试[J].素质教育论坛,2012(14).
[2] 周四水.对物理"三维目标"的思考与探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0(9).
关键词 物理 目标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目标教学的概述
1.1 目标教学的含义
目标教学是教学者以教学对象为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计划性的确定,进而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对教学对象学习情况有效的展现;另外,是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对象学习技能的具体的描述的一种工具。
1.2 目标教学的四个根本要求
(1)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地位必须明确,不能模糊不清;(2)教学对象的技能必须充分了解,经过认真分析;(3)教学目标言简意赅,禁止长篇大论、啰嗦;(4)目标教学必须有目标性。
1.3 目标教学的重要性
在现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把学生的学放到最主要的地位,使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以后的对老师的评价中要把他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标准,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目标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对物理教材的知识点做到非常细致的分析并且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他们的学习水平一一对应,还要把物理的大纲、课本的知识点跟学生能够接受的能力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1.4 目标教学的优点
在我国各地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是比较落伍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大纲制订方式落后,只是单纯地针对老师制订,学生对大纲的内容根本不清楚,到底那是重点、那是难点他们都不知道,因此在听物理课时学生们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们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根本不清楚,这样学习物理来是非常吃力的,也是很难理解的;二是传统的物理讲课,就是老师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对学生的掌握能力、和理解的多少根本不能及时反馈、检测,只能等到期末考试才能知道,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不能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然而与之相比,现在的目标教学就显得非常有利了,这主要是因为,目标教学的宗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方式都是围绕学生来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大纲,制定学期的学习进度。目标教学要求老师把这学期所要讲的大纲全部告诉给学生,使学生知道自己这学期要学什么,哪是难点、哪是重点,这样就能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起来也就变得非常有效果。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不再是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而是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甚至可以提前知道自己需要重点听的内容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时处于主动地位。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及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反馈出来,这样就能更有利于自己及时调整,对以后的学习就会变得非常有利。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
2.1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能力的目标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也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动手实验,多观察问题,然后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物理学是一门跟我们生活关系非常近的学科,所以老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设计实验,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更会使学生印象深刻、容易掌握、学得快,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使自己在实验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下去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等。
2.2 培养学生预习实验、探索问题的目标
我们已经知道物理学是跟我们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学习物理时要要求学生多多跟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跟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另外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学生提前预习,对将要进行的实验内容、规律、定律先进行分析,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理解,这样在进行实验时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其中的知识是不是正确,或者在老师进行实验时要多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让老师进行解答,在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看看到底对不对,证明自己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等,通过这些努力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提高自己勤于思考、探索的能力。
2.3 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我们常说要会学习,这里的“会学习”就是指学生能够将自己在物理课本上学到的定义、定理、原理、定律来解决自己在试验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索某液体的密度时,学生可以用细铁丝绕在铅笔的一端或用图钉压入铅笔的一端,使之竖直漂浮在水和其它液体中,根据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可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在求某金属丝的直径时,可以将细铁丝密绕在圆铅笔上,然后用尺测出n圈金属丝铜的总长度D,则可求出金属丝的直径等等。通过这些实际例子,提高自己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3 目标教学具有精确设计功能
3.1 具有实际性
我们在学习物理时不能提出一些根本不存在或者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任务,因此我们在提出目标时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一些问题,应该在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完成的目标设计教学。
3.2 每一节物理课都要有教学目标的设计
目标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就有这样的规定,物理课的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都必须让学生知道,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做到有的放矢。另外,目标教学不仅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知识情况,需要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等等都了如指掌;还要知道学生的思想、学习方法以及怎样的授课方式是最有效的等等,总之,目标教学的就是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制定出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跟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现有设施严重不符,导致学生根本学不到真正的物理知识。
3.3 目标教学的主要设计
目标教学已经非常明确了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培养方向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为主,老师教导为辅。因此,我们根据目标教学的四个基本要求,将这四个基本要求充分结合起来运用,再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情况,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4 结论
我们要切实落实目标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其“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将来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奋英.目标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尝试[J].素质教育论坛,2012(14).
[2] 周四水.对物理"三维目标"的思考与探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