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主要作用是:在观察感知中建立数感;在比较理解中形成数感;在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在实践操作中强化数感。
  【关键词】观察 比较 运算 实践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0.5千克”,“小明的身高是113米”,“一张床的长2厘米”,“一个鸡蛋重2千克”。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经常出现在学生们的作业本中。这显然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可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已学习了四、五年的学生却会做出这样的结果昵?我们不禁感叹我们的学生怎么就不联系实际想一下,真是一点“数”都没有!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错误呢?一般教师都认为是解题方法没掌握,并且从此人手去解决问题,而很少研究其深层原因,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良好的数感造成的。那究竟什么是“数感”呢?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是指“数学地”思考问题,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登上一辆大客车,在我们的面前有两个集合:一个是客车上的座位,一个是乘客。我们会很自然地将这两个集合做一下比较,不用记数就可以知道这两个集合是否相等,哪个集合大一些,大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观察感知中建立数感。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如说一说自己的学号,住宅的单元号码,电话号码,起床的时间,铅笔的长度,行走时每步的距离,一页书大概的字数,到超市,各种商品的价格等等。对这些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这对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又如,在教学较大数和大数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大数的情境,了解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回家数一数1千粒大米是多少;绕学校操场一圈有400米,1000米需要绕操场几圈?10000米呢?1平方米能容纳12米名学生,学校操场3000平方米能容纳多少人?体育场一面看台上能坐多少人?这样,通过对现实素材的计算,感受了大数的意义,为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打下基础,从而逐步强化数感。
  
  二、在比较理解中形成数感。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逐步形成数感。例如,通过观察直尺上的数列,说一说某一个数离哪个数近,离哪个数远,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以后每学一个新的自然数,都与前面学过的数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每个自然数是怎样形成的,弄清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像5既比4、3、2、1大,又比7、8、9小。这样,对数的大小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时,例如1/3和1/4,取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把其中一个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另一个平均分成4份,也取其中的一份,通过重叠比较,学生会发现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大。这样让学生有一个具体形象的体会,从而能很快地认识到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而且能认识到大多少,少多少。
  
  三、在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
  
  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例如,计算323×21,应引导学生理解它的计算结果应比6000多,比7000少。又如,解答这样一道题:“用400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长12米,宽8米的电脑室的地面,够不够?”时,学生这样解答:
  12×8=96(平方米)
  96平方米=9600平方分米
  400 x 25=10000(平方分米)
  lOOOO平方分米>9600平方分米。
  通过这样的解答,学生体会到:在这个实际问题中,10000平方分米表示400块地砖可铺的地面的面积,9600平方分米是电脑室地面的面积,经过比较可知,够呢!然而这只是一种解决方法,还有的学生通过分析这样解决:
  12×8=96(平方米)
  96平方米=9600平方分米
  9600÷25=384(块)
  384块<400块。
  或者这样:12×8=96(平方米)
  96平方米=9600平方分米
  9600÷400=24(平方分米)
  24平方分米<25平方分米。
  学生用多种方法得出“够铺”的结论!表明了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
  四、在实践操作中强化数感。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晤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例如,通过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2份、4份、8份等,以此来认识分数,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分数的数感。又如,在进教学“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
  (1)做一做:自己动手制作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教师制作1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具体感知。
  (2)摸一摸:摸摸制作的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3)量一量: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测量橡皮面、课桌面、黑板面的面积。
  (4)找一找:找一找自己身边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物体。
  (5)估一估:在此基础上,估计自己书包面、课本面、教室地面的面积。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生获得了亲身感受,并学会利用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其他文献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写字教学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虽然课程标准上有明确要求,学校墙上课表中的“写字课”字样也赫然入目,但实际上常常被挪作他用。至于毛笔字的情况就更让人不容乐观,有的学校从环境卫生方面考虑,怕学生弄赃了手脸和墙壁地面,干脆将毛笔字课停掉,最多也只是课堂上空谈技法,课外自己操练,可被学校扫出校门的科目又能有几个学生和家长自觉重视呢?  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从课程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当前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在建立素质教育体制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方法等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指教。  一、应试教育制约了历史学科教学功能与活力的发挥。  应试教育的机制是一种选拔、淘汰机制,考试则是选拔或者淘汰的手段,而且几乎是唯一手段。因此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高低很自然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尺度。这就必然造
一,调查目的: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字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本《写字》要求:“作为中学生必须了解汉字的书写知识,重视书写训练,努力把汉字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近年来,农村初中生的字写得越来越丑,越来越不规范。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书写基本要素之一的书写工具,对学生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传授给小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只有既掌握知识又会运用所学知识才能使智力得到发展,才算是学到了真正的本领。以往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力的关键是要靠不断地在实践中运用。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欲望    布鲁納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在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几乎在每堂课中都被采用,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尤其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许多数学
【摘要】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化口算基本训练,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 算理 强化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但从学生的试卷和平时的作业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   
外在的道德知识、德育价值只有通过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主选择。激情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对情景和知识理智的冲动。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性质和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点燃和塑造学生灵魂与思想的课程,不能用智育化的教学过程来进行德育。情感和思考应该是思想品德教学中最有价值、最应重视的东西,它们是思想政治课堂的灵魂。通过创造情景真情互动、启迪思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就是他们在学校的另一位母亲。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班主任更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本文将着重探讨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学生的尊重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 尊重 学生 发展    班主任对于学生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回答。教育家说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心理学
[摘 要]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利用自由自在的多姿生活,激发强烈习作欲望。采用自由方式进行评价,注重个性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乐于说,有创意的写。习作之花会更加灿烂漂亮!  [关键词]自由 写作 想象 表达 欲望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