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尊重的甘泉滋润孩子的心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就是他们在学校的另一位母亲。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班主任更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本文将着重探讨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学生的尊重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 尊重 学生 发展
  
  班主任对于学生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回答。教育家说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心理学家说班主任对学生来说是学生对母亲依恋情绪的延续。无论哪种说法都倒出来一个共同的信息,那就是,班主任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班主任工作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以此为契机对以尊重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每天的工作是细致而繁杂的,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到教育、教学、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各方面都要面面俱到。因为教师的素质原因,以及个人的身心状态的问题常会影响教学和管理的状态。有的班主任常常一手包办,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不给学生各抒己见和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只要求学生的尊重却不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工作中缺少方法,简单粗暴的体罚,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还时有出现。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大环境下,以上问题都是制约教育改革的消极因素。
  
  二、获得尊重与学会尊重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尊重是一种修养和品格,是一种对人的平等相待,也是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肯定。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我国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中只重视师道尊严,忽视学生也需要尊重的局面。教育学生就要从尊重学生的开始。作为每天除了家长以外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班主任来说,更需要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保证学生的各项权利的获得。只有言传身教,先给予学生尊重,才能在教会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获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让让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民主,公平,平等,亲切的教育氛围下,在尊重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班主任以尊重为前提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探析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古代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即当前素质教育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以人为本,是指要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出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指导工作、教育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体现为平等的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平等沟通,无论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在管理环节都不忘尊重学生。还要具有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处理问题。对班级的管理实行民主化,帮助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既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又要对他们严于管理。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校生活的组织者和亲密伙伴。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差异性,要擅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因势利导,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都有存在感,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必不可少。例如:对性格活泼调皮好动的学生就应顺应其精力过剩的特点,分派给他适当的任务,让他消耗过程的精力同时还有为班主任分担任务的成就感,对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就要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活动中。以这样的方法对班级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人情化地与学生共同成长。在知识教学中也同样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灵活的布置各种学习任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作业方面,可实行分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情况选择,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可以完成的任务。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班级作为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小集体,如同一个小小的社会。学生在其中生活的几年时间内将会经历人与人相处的各种情感体验,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也就是尊重了他们的社会行为。比如对于学生因青春期开始带来的叛逆和独立思维,甚至是高年级学生会出现的早恋情况,针对这类情感表现,教师都应予以尊重。即要以师长的身份给予指导,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尊重的甘泉滋润孩子的心田,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进而形成健康的社会隋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安心地接受教育,与父母、教师、同学、朋友和谐相处。
  4、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立于世,人之为人的尊严和处世态度的综合心理特征。班主任对学生来说就是母亲的化身,是学生倾注全部信赖的对象。如果一个学生被班主任教师当众伤害到自尊心,那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他会一直以一种被否定的心理面对其他老师和同学,必定会形成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所以班主任教师应该在工作中把保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应尽力在班级营造理解、宽容、友爱、师生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还要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平等的原则。作为班主任不管学生的程度、水平如何,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名学生。这是班主任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必备条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原则就是要以尊重为起点实施班级管理、教育教学以及一切学校活动。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备。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形成自尊、自强、自信的人格。进而尊重他人,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21世纪班主任文库——小学班主任》高谦民,黄正乎
  [2]《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张自学邹德金编著,
  [3]《班主任工作的六大尊重》陈自良
  [4]《没有不上进的学生》张利主编著,
其他文献
[摘 要]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但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来具体实施时却遇到不少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课堂开展探究活动的现状和困境,然后从自身经验与实践出发,总结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供大家讨论。  [关键词]探究活动 开展 能力    人教版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经过几年的的课
【摘要】高三的物理教学以复习为主,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落实习题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信。学案教学法指导下的分层布置课后作业,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获得适当的训练、巩固和成功后的喜悦感,心理上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平衡感,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使智能上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物理知识和能力获得不同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写字教学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虽然课程标准上有明确要求,学校墙上课表中的“写字课”字样也赫然入目,但实际上常常被挪作他用。至于毛笔字的情况就更让人不容乐观,有的学校从环境卫生方面考虑,怕学生弄赃了手脸和墙壁地面,干脆将毛笔字课停掉,最多也只是课堂上空谈技法,课外自己操练,可被学校扫出校门的科目又能有几个学生和家长自觉重视呢?  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从课程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当前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在建立素质教育体制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方法等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指教。  一、应试教育制约了历史学科教学功能与活力的发挥。  应试教育的机制是一种选拔、淘汰机制,考试则是选拔或者淘汰的手段,而且几乎是唯一手段。因此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高低很自然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尺度。这就必然造
一,调查目的: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字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本《写字》要求:“作为中学生必须了解汉字的书写知识,重视书写训练,努力把汉字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近年来,农村初中生的字写得越来越丑,越来越不规范。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书写基本要素之一的书写工具,对学生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传授给小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只有既掌握知识又会运用所学知识才能使智力得到发展,才算是学到了真正的本领。以往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力的关键是要靠不断地在实践中运用。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欲望    布鲁納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在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几乎在每堂课中都被采用,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尤其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许多数学
【摘要】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化口算基本训练,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 算理 强化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但从学生的试卷和平时的作业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   
外在的道德知识、德育价值只有通过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主选择。激情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对情景和知识理智的冲动。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性质和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点燃和塑造学生灵魂与思想的课程,不能用智育化的教学过程来进行德育。情感和思考应该是思想品德教学中最有价值、最应重视的东西,它们是思想政治课堂的灵魂。通过创造情景真情互动、启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