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东方药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临床上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方法,施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干预,探讨其施用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诊治,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为实验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于观察组患者施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施用全程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在展开护理之后,实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比对对照组,观察组所得数值更高,有十分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比对对照组,观察组所得数值更低,有十分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的方法,施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干预,其效果较好,患者在接受护理管理之后,普遍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且伴随高质量的护理,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更少,比对后优越性较高,更加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被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对象:我院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n=68例),将其分为2组(按照入院先后的时间顺序),组别名称分别为:比对组(常规护理)、研究组(PDCA循环管理),每组各收入34例,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自护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中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与比对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 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源自我院2017.3~2020.2期间,所有患者均依照随机盲化法列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饮食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60例实施流程化营养护理管理模式,评估并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 组间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均较高;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比对照组均较低,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相比对照组的16
目的:探讨在门诊药房管理中,采用品管圈管理对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有效性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10月、2021年11月,研究对象为研究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登记的100例患者,其中2020年10月-2021年4月入院的为常规组,共包含49例患者接受常规门诊药房管理服务;2021年5月-2021年11月入院的为研究组,共包含51例患者,接受品管圈管理下的门诊药房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调剂差错情况、服务满意度与管理前后门诊药房管理质量、人员自我能力对比情况.结果:对比常规管理与品管
随着当前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医药机构和企业不断产生,药品的质量控制成为当前医药行业的重点,在药品的流通过程中不难发现,掺假伪劣、药品成分不符、有些含量不达标的情况层出不穷,如果有关管理部门和医药管理企业不能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制止,则会导致医药行业伪劣产品泛滥,为此,本文就药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关质量管理的相关讨论、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健康管理在近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154例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实验组(n=77例),观察组采取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综合健康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近视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的重度近视和中度近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轻度近视和正常的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且组间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近视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用眼行为和视力情况,
目的:探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9-08至2021-08这两年期间,将我院ICU收治的患者,选择8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患者入院的顺序对其分组,其中的43例采用常规化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3例患者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管理为观察组,对这2组患者护理管理的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要明显更少,(P<0.05).结论:对于ICU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可有效的预防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护理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推广.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及护理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7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3例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给予高压氧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7例,给予风险评估及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实施风险评估及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
医院工程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以及管理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往往医院的基建管理部门中,缺少工程建设专业的人才,因此可能会出现工程变更的问题,针对此必须要强化医院项目的工程变更管理.本文针对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工程变更管理进行了研究,以为今后管理工作积累相关经验.
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效果,为儿科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儿开展研究,采用计算机双盲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n=50)患儿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n=50)患儿增加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有效防范护
目的 分析在门诊外科实施伤口换药护理管理对患儿创面愈合速度、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在门诊外科2020.6-2021.6期间选出48例伤口换药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分为2组.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伤口换药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依从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第2次换药时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外科实施伤口换药护理管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