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设多元化的主题环境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dly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我们应把幼儿园的主题环境创设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尽力为幼儿创设具有特色、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体验的主题环境,让每位幼儿都能在与主题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
  【关键词】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他们不仅具有适应环境、选择环境的能力,而且还具有改造环境与创设环境的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静态的主题背景环境,也包括动态的事物和人文环境,包括幼儿在园所有一切对幼儿产生影响的事物。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影响,下面就我园开展的主题活动,谈谈我们在创设主题环境的几点做法:
  1.共建各具特色的主题性环境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主题活动,增进幼儿与主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好的展示主题活动的教育内容,在实施主题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主题的内容,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和创设各具特色的主题性环境。这里的主题性环境包括主题看板、活动室走廊的墙面环境及走廊区域的柜面环境,其中最具主题特色的应该是主题看板。
  主题看板可以说是一个主题精髓内容的集中展示,因此在创设主题看板时,我们除了坚持美观性原则外,首先坚持主题性原则,也就是看板的内容应尽量体现每个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例如:在开展《虫虫,虫虫飞》主题活动时,我们就将主题看板布置成了很多昆虫居住的大自然的环境,有草地、有花、有大树、太阳以及各种各样、各种形态的昆虫朋友。其次还要坚持参与性原则,也就是主题性环境的创设不仅教师要参与,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这样不仅会拉近幼儿与主题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会增加幼儿对环境的亲近感和成就感。像是《虫虫,虫虫飞》主题看板,其中的大环境背景如:草地、大树、花、太阳等由教师创设,而其中的主要角色——各种各样的昆虫则由幼儿来绘画和布置,整个环境既丰富美观,又能充分展示师生共同参与的成分。最后还应坚持互动性原则,也就是在创设主题性环境的过程中,应为幼儿和环境之间创设足够的互动交流空间,让幼儿有机会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碰撞的火花,从而充分发挥主题环境的实用价值。
  而在创设活动室走廊的墙面环境及走廊活动区的柜面环境时,我们不仅注重坚持以上几个原则,而且注重结合每个主题的特点,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和利用室内外墙面的优势,师生一起努力将室内外墙面创设成适合幼儿活动需要的环境,从而使其为幼儿探索和交流主题活动提供积极而有益的影响。例如:大班在开展《各行各业》的主题活动时,就将教室墙面布置成了一个交流台,其中的内容是孩子们结合主题从家中带来的父母工作时的照片,教师给以配上相应的工作特点的文字介绍,这一墙面环境的创设不仅满足了活动中幼儿相互交流的需要,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直到主题活动结束,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聚到交流台,相互交流着自己父母的工作,在他们脸上洋溢的是与环境进行互动交流而带来的骄傲和自豪。
  2.创设富于变化的动态性环境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幼儿需要的活动环境应该是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的,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增加活动给幼儿带来的新鲜感。因此在添置活动室的各类设施时,我们会尽量给孩子们提供可活动、富于变化的材料。如带有轮子的书柜、高矮不等可随意搬动的小桌子、小椅子,各种小柜子、布帘等等。另外,老师们也积极动脑,巧妙地将一些废旧的大纸箱、泡沫板、鞋盒等,变成幼儿活动所需要的可以任意搬动的小棋桌、大汽车、乐器架或神秘的魔术房等。这样在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时,幼儿就拥有了对活动环境重新布置或调整的权力,真正成为了环境的主人,进而为他们自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应有的先决条件。
  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各行各业》中,同样用于摆放物品的两个小柜子,被孩子们布置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中,却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图书馆”里的小柜子经过孩子们的整理摆放,变成了常规的“收银台”;而另一个小柜子则被幼儿放倒了放置在“儿童医院”里的,变成了一张儿童病床,再放上个枕头、铺上白床单,还真有点医院环境的味道!而在创设《虫虫,虫虫飞》活动区环境中,孩子们又将原先展示物品的小柜子放倒变成了适合操作的“自制昆虫DIY工作室”等等,这种富于变化的动态性环境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当孩子们置身于这种经常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时,他们自主活动的潜能就鲜活起来,而此时的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帮助,鼓励他们参与到主题环境的创设中来,支持他们的创设行为和想法,并给予积极性的引导和帮助,从而保证主题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动态性环境给孩子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3.建构利于互动的亲近性环境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环境的创设要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要适合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这样才利于幼儿走近和融入到环境中,自由、自主地活动。除了一些外在的物质环境外,教师还应为幼儿营造一个支持、鼓励与环境互动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在各种活动中自由地与所在环境进行充分的接触与环境产生亲近感。因此,为了拉近幼儿与主题环境的亲近距离,我们改变了以往活动室墙面均由教师统一布置、墙面环境过高、只许看不可摸的做法,而把活动室走廊墙面的装饰范围下放到幼儿能看得见够得着的地方,并把周围墙面的处理权还给幼儿,让他们也有机会参与到主题环境的创设中来,从而成为环境的主人。
  4.利用便于体验的开放性环境
  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育活动大多局限在幼儿园的小环境中,而伴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越来越重视让幼儿从封闭的幼儿园小环境中走向大自然、大社会开放性的大环境中进行各种情感的体验和问题的探究,这也是幼儿获得体验和发展的最佳途径。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每学期都会结合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亲子活动。
  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交通工具博览会》的过程中,我们就带领孩子来到汽车站、火车站了解车站的结构、功能设施等等,当孩子一走进候车大厅时,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激发。在遵守必要的安全规则的前提下,每个幼儿都积极地根据各自的兴趣,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他们有的趴在窗口上询问“这个窗口是干什么的?”,有的则跟在老师屁股后面不停的询问“老师,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等等,当孩子们亲眼看到庞大的火车时,他们内心的喜悦和兴趣则完全的释放出来了,他们围着长长的火车欢呼着……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也破例邀请孩子们走上火车,实地观察火车上的事物、感受乘坐火车的快乐。中班在开展《给你一封信》的主题时,我们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来到社区的邮局进行实地观察,在这里,孩子们不仅看到了以往所交流过常见的邮局工作人员称信、盖戳、分信、整理、邮递等工作,而且通过邮局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孩子们还了解了邮政储蓄等新业务,亲身感受了邮局工作人员繁忙的工作环境,了解了邮寄工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而且孩子们还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真正体验了一次邮信的过程。在开展《奇妙的蛋》的主题,我们还带领孩子一起走进蛋糕房观看鸡蛋制成蛋糕的奇妙过程、还到超市寻找购买我们喜欢的蛋制品、大家一起分享购买的蛋制品等等,这样一个个活动下来,孩子们获得的不仅是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而且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激发了孩子们探索交流的欲望,这是在幼儿园小环境中永远也感受不到的。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怀特说:“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应能满足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的需要,让其有动手、动脑、动口和自由交往的机会。因此,我们应把幼儿园的主题环境创设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尽力为幼儿创设具有特色、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体验的环境,让每位幼儿都能在与主题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教师工作平凡而伟大。平凡是因其日复一日,具体而琐碎;伟大,是因其在点点滴滴中塑造着人的未来、人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了教育学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教学本领,有过硬的基本功,还必须要有热情、有爱,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里。所以,我一方面认真刻苦地钻研教学的艺术,一方面时刻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记得一位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对孩子倾注全部身心的爱是事业成
期刊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说教学有规律、有原则;“教学无法”则说没有固定的模式,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得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受益。由于以前受旧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误导,使得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太枯燥,体育课教学基本是同一模式:讲解——示范——练习——纠错,自始至终有教师控制课堂,控制学生
期刊
我是一名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25年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必须要做到“熟、精、活”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熟”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基础:所谓“熟”首先要熟悉教学大纲,因为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它对本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时数,都有详尽的规定,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教学规律。因此,熟悉教学大纲,将大纲的精神融汇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更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领域。本文主要通过创设环境、丰富歌唱的形式、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分享 创造思维环境 游戏 快乐  引言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更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领域。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音乐活动之一的歌唱教学活动原本就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
期刊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的。教育不也正如此吗?学生很“动”,老师可以很“静”,学生很“热”,老师可以很“冷”,一正一反,不正是教育哲理吗?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出现突发事件是难免的。那么,该如何处理呢?  1.要处乱不惊,冷处理,切忌不知所措因此,面对容易让人脑门冲血的事,老师要先舒缓自己的情绪,学会平静处理。学生“热”,老师“冷”,冷热相对,可以使老师在突发的处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 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来谈一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1.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
期刊
【摘要】3岁以上的幼儿正处于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但爱问“为什么”,更想知道“这是怎么样的”“这是怎么来的” “这是怎么做的”。所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也是我国“科学兴国”的奠基工程。研究科学教育活动,不仅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还为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重视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及科学方法的习得等,意在实施
期刊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好环境下,以培养大胆创新型人才,具有高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为目标,努力探索现代小学美术教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 创新氛围 课程资源 陶冶情操 审美能力 童趣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潮流,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已是当今教育最热门的话题。所以,作为一名小学专业的美术教师,我有紧迫感,更有责任努力
期刊
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而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学提供适宜的课堂生活,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那么怎样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探究呢?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引导探究式教学提出的背景  1.1 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反思。传统教学,可以用“以教论学”四个字来概括。教师往往仅仅立足教材的知识体系,考虑“怎样教”
期刊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思维方式及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变化,尤其是面对竞争压力,他们容易在生活、学习、自我意识、升学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这种情形下,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使体育课多样化,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促进身体机能发展,增强身心健康,更容易接受体育运动,还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促进学生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