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教育的中职电类专业教学模式刍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7EN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客教育是以创新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手段,能从多方面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基于创客教育的中职电类专业教学要以创意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设计为过程,引导学生创新思路;以制作为反馈,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分享和评价为结尾,深化教育体验。
   关键词:创客教育;中职院校;电类专业;职业素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7-0078-02
  在中职院校电类专业教学中,创客教育课程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创客教育可以使学生向着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能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一、以创意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客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想象和创意来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要勇于探索,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在实施创客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指定的项目上进行创意,不能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放任自流”。
   例如,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叠加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先用拔河比赛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参加过拔河比赛,知道拔河比赛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怎样的关联吗?”这一问题的提出,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教学“指向线性电路的齐次性和叠加性”时,教师可先对电路组成元素、独立电源和线性电阻元件进行分析,再对电路方程关系进行详细讲解,而后以双输入电路图为例加以说明,并结合课程导入时提到的拔河比赛,讓学生知晓相关理论,从而得出电路的网口方程。为了让学生明白在不同的电路中会有不同的叠加,比如电流的某个叠加、电压的某个叠加等,教师可让学生以自己的创意来模仿教材中的叠加电路图,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从而掌握“在电路中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所产生的相应电流和电压的响应都会产生叠加性”这一知识点。
   二、以设计为过程,引导学生创新思路
   设计是在创客教育中反映创意的关键步骤,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通过外观和内在两个方向来带领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将自己的创意变成实物。为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让学生积极配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突破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创客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吸收知识,还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完成“叠加定理”这一知识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为学生留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让学生对叠加线性的电路板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值得注意的地方,并对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比如,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需要的独立电源要具有独立作用。功率是不能叠加的,其电流和电压在叠加时要注意各自风量的方向。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其他课程的知识,比如,在“电子CAD”课程中学习到的电路板设计技术。学生可以先根据自己在上一节课程中想出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出一个PCB电路板,然后再结合叠加定理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向同学和教师请教,也可以借鉴其他成熟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融入属于自己的设计元素和理念,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三、以制作为反馈,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制作是创意和设计的一种反馈,也是付诸实践活动的表现,其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创意和设计是否可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意和设计不仅体现在设想层面,还需要通过对材料的挑选,依据设计图纸进行制作。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能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思维的灵活度,提高快速掌握知识的能力,并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运用,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的职业素养。
   例如,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复习与考工模拟”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复习,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制作主题,对相关产品进行设计和制作。在这一知识内容中,教师可设置“基尔霍夫定理”“戴维宁定理”和“叠加定理”三个主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自主选择制作的主题,并自愿结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进行探讨交流,实现多种思维的碰撞。各小组要对大家提出的创意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设计出想要制作的产品的图纸。然后,教师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把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相互协作、相互配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制作产品模型。为了让学生的制作过程更加顺利,教师要进行课堂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以分享和评价为结尾,深化教育体验
   创客教育的目的是服务学生,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完善学生的人格,深化学生的教育体验。因此,在创客教育过程中,分享和评价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这一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完成产品制作的成就感和兴奋感,还能让他们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成长。评价具有启发和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认可,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感受创造的快乐。教师对学生作品存在的不足予以指正,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改进,使作品趋于完美,促使学生建立趋于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例如,在“復习与考工模拟”这一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相关主题作品后,教师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作品的特点,以及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想法,获得了哪些收获。学生在台上进行展示后,教师可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所有小组都展示完毕,教师可综合学生的意见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将这些作品放到展区进行展览。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作品发布到论坛中,让专业人士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创新想法,并将想法转变为现实。
   分享和评价,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创客教育是以创新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手段,能从多方面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教师可以从创意、设计、制作、分享与评价等环节入手,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学生在创客教育模式下,能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创客教育,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使创客教育在中职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海仁,何飞燕.基于创客教育的中职电类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
  [2]王东.中职电子技术专业“I2A”创客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电子世界,2019(06).
  [3]董黎明,焦宝聪.创客教育中创新思维发展要素模型构建[J].开放学习研究,2020(05).
  [4]郭明良,赵岩,王朋.电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河南教育,2018(11).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Electrical Special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ased on Maker Education
  Chen Jiehui
  (Zhuhai Polytechn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519070, China)
   Abstract: Maker education is a teaching method dominated by innovation, which can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from many aspects,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ultivate more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The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lectrical specialty based on maker education should take creativ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ity; taking design as the process, guide students to innovate ideas; take production as feedback to strengthen students’ hands-on operation ability; end with sharing and evaluation to deepen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Key words: maker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electrical specialty; professional 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存在实践环节薄弱、技能和知识脱节、课程内容不合理等问题。文章对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指出高职院校要修订教学大纲、制定新的课程标准,采用案例驱动法和游戏进行教学,将课程的实验教学转换为项目实践,使用网络平台辅助教学,采用全新的考核方案。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G719.2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一些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有一定的難度,数学教师应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文章对案例教学进行概述,分析案例教学的特征,指出教学案例的选择、构建数学思维、合理实施实验教学、综合测试、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课后案例教学等是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要将德育成功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必须深入了解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从问题出发,寻找更优的德育渗透策略。教师要强化课堂中的德育功能,挖掘文化中的德育元素,组织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撰写生活化的数学作文,以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任务。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学习兴趣;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1;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阅读教学理念滞后、阅读教学目标偏离、阅读教学模式陈旧等情况。而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可有效弥补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阅读引导、阅读体验、阅读分享、阅读方法、阅读评价,激发学生的批注兴趣,提高学生的批注阅读能力,以此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情境教学法要求一线教师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托,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情感性和典型性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文章分析情境教学法应用的意义,指出教师要通过故事情境创设、表演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辩论情境创设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水平,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G632.4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时,要有意识地渗透文明礼仪元素,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要发掘内容,引入文明礼仪教育机制;创设情境,启动文明礼仪教育程序;组织活动,提升文明礼仪教育品质;延伸训练,巩固文明礼仪教育成果。   关键词:学生;道德与法治;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摘 要:群文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合理选择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整合群文阅读资源,转变教师授课模式;教会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正确提出问题并讨论的策略;完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运用阅读策略,让群文之间相互融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阅读兴趣;阅
摘 要:课堂观察是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的方式之一。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是聚焦课堂中的师生行为、师生活动以及课堂生成,依据从课堂情境中收集的资料研究师生认知轨迹的科学研究工具,重在检验教学中师生的教与学是否走向深入。   关键词: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
摘 要:足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高校足球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文章概述组合训练法,分析现阶段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探讨组合训练法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在技战术训练中的应用、在心理训练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足球教学;组合训练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文章基于生本视角,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分析地理实践活动的短板,探究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此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本视角;实践活动;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