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点,演绎词语教学的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语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当前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效率并不高。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还是没有找准教学点。对于《端午粽》一课,教师在展开词语教学时应做到:在结构上,寻找相似,主动拓展;在意思上,关注相近,引导辨析;在作用上,突出重点,构建体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词语教学;教学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61-01
  对于第一学段语文教学来说,重点是词语教学。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篇课文内容较多,所涉及的生字词也多,如果全面开花,一来课堂时间不够,二来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词语教学实效呢?前提是要关注有价值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的学习,理解课文主题。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教师可在词语教学中进行以下尝试。
  一、在结构上,寻找相似,主动拓展
  第一学段中出现的词语,从结构上来看,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主动拓展延伸,从一个词牵出一串词语,以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也可以紧扣字形相似但意思不同的词语,引导学生主动辨析,避免误解。
  《端午粽》这一课所涉及的生字有“端、粽、节、总、米”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虽也做到了拓展,但仅仅是以组词的形式进行拓展,比如“端午节、粽子、总共、米饭”等,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就行,或者是选用一两个词语进行造句。这样教学还远远不够。比如,“端午粽”与“端午节”这两个词语结构相近,都是“时间 名词”。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学生可以从时间上来考虑,如中秋的月饼叫什么(中秋饼);也可以从名词上进行考虑,如端午的水叫什么(端午水)。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直接,思辨能力较差,因而对于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词语,往往容易误解。针对这一课中的“一”这个词,学生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比如“一锅粽子”“一颗枣”中的“一”是表示数量的词语;而“一到端午节”中的“一”则表示“每每”的意思;“一掀开”中的“一”又表示首先做某个动作的意思。生字虽然相同,但是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是不同的,这是词语教学的难点,同样也应该是重点。
  二、在意思上,关注相近,引导辨析
  借用近义词帮助理解词语,对于低年级词语教学来说,属于通常用法。研读统编教材,发现其中也有大量的近义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词释词的方法,借助近义词互相解释,帮助学生准确区分词语。但是,低年级学生受思維、认知、阅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对于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不能准确辨析,继而导致其在以后的运用中常常出现错误。
  比如,这一课中有两组近义词,分别为“包、裹”与“掀开、剥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近义词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如“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说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裹的”,这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没有异议,毕竟他们在生活中也大多会用“包”来代替“裹”。但若是“掀开”换成“剥开”,虽意思相近,却多少还有些区别,如不能把“掀开锅盖”说成“剥开锅盖”。
  在具体教学中,针对一些比较陌生的词语,教师在借用近义词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行辨析,使他们在理解词语的同时,也能对其进行准确运用。
  三、在作用上,突出重点,构建体系
  对于文本来说,往往有一些字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暗示了作者行文的重点,有的借此串起故事,有的表现了人物性格,等等。这些词语,对于文本来说,与其主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抓住了这些词,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本身,而且还能由此突破,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准确理解文本情感。
  比如, “一锅粽子、一口粽子、一小篮粽子”这三个词语虽然看似很平常,但在平常中却隐藏着不平常。它们揭示了《端午粽》这一课的行文线索。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几个词语,引领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即“外婆煮了一锅粽子盼望着我们回去。我吃了一口外婆做的粽子,又黏又甜。外婆让我们带一小篮粽子分给邻居吃。”
  对于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虽然其重点是词语,但是针对这一类词语,教师不应仅仅着眼于词语本身,还应着眼于篇章,着眼于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总而言之,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虽然词语较多,但是只要教师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结构相近的词语,抓住意思相近的词语,抓住有关键作用的词语展开教学,便能够在丰富学生词语积累的同时,推促语文课堂的精彩生成。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曾加过一个创业群,朋友邀请进去的,群里面每个人都有各种光鲜的头衔,都是各种CEO、创始人。  这些人每日在群里谈论的,动辄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事务,A轮、B轮、上市啊等等。他们谈论的金钱、挂着的头衔、做的商业活动,都是我这种朝九晚五的人未曾想过的。  当时无比羡慕他们这种生活,觉得如果有一天,我能创业,混进这个圈子就好了。哪怕到不了这种地步,哪怕和他们见一次面、谈一次合作,也算是一种幸运。  朝着这个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走月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留白、仿写练笔、续写故事等策略展开读写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巧设留白;仿写练笔;续写故事  [中图分类号]  C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
[摘要]在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和认知空白,创设阅读情境,渗透阅读方法。而“猜想”,不失为点燃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阅读《宇宙最后一本书》的导读课中,以猜为线,组织三个教学环节:取舍封面信息,猜人物身份;关注目录信息,猜故事情节;品悟关键语段,猜书籍主旨。从初步感知猜想的依据性,到让思维同时在几条相关联的线索之间来回穿梭,最后在猜中阅读,在阅读中
里约残奥会中国女运动员表现抢眼。努力拼搏的背后是为国争光的勇敢勇气!  “最美剑客”荣静  记者郑直、何军:轮椅击剑运动员荣静在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之前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首先是没有想到。”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的荣静说,“我觉得挺光荣的,也是一个很神圣的责任,我只是无数残疾人或者残疾人运动员中的一个,我像他们一样,都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吧!”  “我相信,荣静的气质、形象一
[摘要]预测,也是一种阅读策略。但预测更多带有学生主观意愿,只有准确把握方向,有重点教,才能推促教学成就精彩。具体教学依据有以下重点,即得出预测结果的方法、理论,还有预测依据。  [关键词]预测;方法;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4-0057-01  预测也是一种阅读方法,属于多种阅读能力统整的体现。但不容否认
[摘 要]统编教材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编排模式。鉴于其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效落实这“双线”。教师要引领学生初读文本,总结批注的角度;细读文本,感受批注的作用;实战演练,把握批注的特点。这样教学就能在落实语文要素与人文素养的同时,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言实践;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在东北,有一个小城,以红色闻名,被誉为“塞北延安”,她就是北安,原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所在地,被称为“英雄之城”“革命之城”“战斗之城”。    北安曾是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工兵学校、萌芽学校所在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就毕业于北安拖拉机手训练班。  北安在东北抗战和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后形成了以北安为中心的黑龙江省根据地。1945年日本投降,中共中央东北局派王堃骋、陈大凡等19
[摘 要]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为一个习作单元,其教学策略应读与写并重,讲究自我表达与他人交流的结合。在习作单元教学过程中,应树立起学生的读者意识,从学生需求、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围绕单元要素进行教学资源聚合、写作活动整合、读写训练组合,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习作内容训练以及最后的习作评价。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语力的提升,让习作真正成为有效的交际工具。  [关键词]习作单元;教学策略;整体教学;语力
近日,王健林谈到要想当世界首富先定下一个小的目标,“先挣它一个亿”,迅速引爆网络和朋友圈。  这段话出自某访谈节目,这也是王健林的第一次综艺节目之旅。在对话环节中,当谈到“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真的对吗?”这个话题时,王健林表示,心和舞台是一个逐渐放大的过程,做会谈时很多学生上来就说要当首富,但是却没有目标。“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一个亿。你
[摘 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时要从激发学生的内心需要开始。首先是通过对比来让文本解读有热度,其次是通过预习让文本解读有温度,再次是通过挖掘让文本解读有深度,这样才能让文本解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对比;预习;挖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80-01  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