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环境污染有日益加剧的趋势,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环保问题,让学生在从中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环保教育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以身作则践行环保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注意好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不抽烟,不随地吐痰,将粉笔头放在一个专用的盒子里,而不是随意乱抛。当看到学生乱扔纸张时,应及时提醒他们,在必要时还可以替他们将废弃物捡至纸篓,以起到表率作用。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整理好实验器材外,实验废弃物的合理处理是相当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环保观念。另外,在课堂外的活动课中或野外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例如:要准备好专门的垃圾袋,用来清理个人的包括废纸、矿泉水瓶之类的生活垃圾。若我们能从自身的日常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在我们的潜移默化下多少会形成一些环保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甚至可能成为环保者。
二、充分挖掘教材讲解环保
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相关的物理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会解释物理现象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而环保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环境中到处都有污染:电磁污染、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在讲到能源利用时,除了要让学生认识清楚不同形式的能源外,还必须使学生知道各种能源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合理利用能源,对身边环境进行保护。例如:说到水能,虽然水本身并没有什么污染,但一旦作为能源加利用后就会带来相应的污染;如生活用水处理不当、工厂污水排放等。这些都是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电磁学部分介绍了电和磁给我们的生活、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飞跃,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它们也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它会使人感到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疼、血压升高或降低等。光学和声学都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本部分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光及声给人们带来的包括光污染和噪声污染在内的各种环境污染,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防护及宣传。当然并非只能通过以上这些知识进行“环保”教育,只要善于发现,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三、借助实验平台渗透环保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乐于进行的一部分,学生对它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如何把实验课这块“阵地”利用起来便尤为重要。平时的物理实验课都是教师准备好教材,学生到实验室按要求得到结果以验证所学的内容,学生多数是教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对于器材的来源从不过问,多数学生都认为器材是学校花钱买来的,没什么问题,即使损坏了,也只是让教师去调换。记得有一次在做平面镜成像时我问学生:“如果我不提供实验器材,你们有办法去完成这个实验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终大部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成实验器材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个实验不但解决了原来实验中燃烧的蜡烛与镜后未燃烧蜡烛不完全等大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原实验蜡烛燃烧的时间限制问题,并且避免了众多蜡烛一起燃烧所引起的空气污染。学生不仅完成了任务,启发了思维,而且懂得了许多废旧物品是可以利用的。又如在做碘升华、凝华实验时,课本要求将碘放在敞口的烧杯里进行,由于碘蒸汽有毒,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将碘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里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外溢,以免污染环境,又能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四、利用课外活动拓展环保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相对于课内学习,课外活动内容比较新颖,容易给学生以新鲜刺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享受。课外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其精神生活。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开阔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
1.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开展知识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每年农忙时节,农民焚烧秸秆,整个乡镇浓烟弥漫,很多行人在路上被熏得睁不开眼,甚至眼睛发红、眼泪直流。我们可以查找有关针对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的资料,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机械化秸秆还田、培育食用菌、制取沼气等,打印成宣传单,让学生回家向家人和邻居进行宣传,达到推而广之的效果。
2.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并展览,让学生有成就感。如:组织学生参加以保护地球环境为主题的创意大赛,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新颖独特的太阳能电动车、太阳能花车等,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想象的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
总之,物理教材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教师不能视之为可讲可不讲的内容,更不能认为是政治课或其他学科的事,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和延伸,把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环境保护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一项德育目标去实施,使得学生关爱自己、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和自然,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他们的心目中深深地扎根。
一、教师以身作则践行环保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注意好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不抽烟,不随地吐痰,将粉笔头放在一个专用的盒子里,而不是随意乱抛。当看到学生乱扔纸张时,应及时提醒他们,在必要时还可以替他们将废弃物捡至纸篓,以起到表率作用。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整理好实验器材外,实验废弃物的合理处理是相当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环保观念。另外,在课堂外的活动课中或野外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例如:要准备好专门的垃圾袋,用来清理个人的包括废纸、矿泉水瓶之类的生活垃圾。若我们能从自身的日常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在我们的潜移默化下多少会形成一些环保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甚至可能成为环保者。
二、充分挖掘教材讲解环保
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相关的物理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会解释物理现象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而环保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环境中到处都有污染:电磁污染、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在讲到能源利用时,除了要让学生认识清楚不同形式的能源外,还必须使学生知道各种能源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合理利用能源,对身边环境进行保护。例如:说到水能,虽然水本身并没有什么污染,但一旦作为能源加利用后就会带来相应的污染;如生活用水处理不当、工厂污水排放等。这些都是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电磁学部分介绍了电和磁给我们的生活、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飞跃,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它们也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它会使人感到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疼、血压升高或降低等。光学和声学都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本部分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光及声给人们带来的包括光污染和噪声污染在内的各种环境污染,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防护及宣传。当然并非只能通过以上这些知识进行“环保”教育,只要善于发现,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三、借助实验平台渗透环保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乐于进行的一部分,学生对它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如何把实验课这块“阵地”利用起来便尤为重要。平时的物理实验课都是教师准备好教材,学生到实验室按要求得到结果以验证所学的内容,学生多数是教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对于器材的来源从不过问,多数学生都认为器材是学校花钱买来的,没什么问题,即使损坏了,也只是让教师去调换。记得有一次在做平面镜成像时我问学生:“如果我不提供实验器材,你们有办法去完成这个实验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终大部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成实验器材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个实验不但解决了原来实验中燃烧的蜡烛与镜后未燃烧蜡烛不完全等大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原实验蜡烛燃烧的时间限制问题,并且避免了众多蜡烛一起燃烧所引起的空气污染。学生不仅完成了任务,启发了思维,而且懂得了许多废旧物品是可以利用的。又如在做碘升华、凝华实验时,课本要求将碘放在敞口的烧杯里进行,由于碘蒸汽有毒,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将碘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里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外溢,以免污染环境,又能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四、利用课外活动拓展环保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相对于课内学习,课外活动内容比较新颖,容易给学生以新鲜刺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享受。课外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其精神生活。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开阔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
1.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开展知识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每年农忙时节,农民焚烧秸秆,整个乡镇浓烟弥漫,很多行人在路上被熏得睁不开眼,甚至眼睛发红、眼泪直流。我们可以查找有关针对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的资料,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机械化秸秆还田、培育食用菌、制取沼气等,打印成宣传单,让学生回家向家人和邻居进行宣传,达到推而广之的效果。
2.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并展览,让学生有成就感。如:组织学生参加以保护地球环境为主题的创意大赛,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新颖独特的太阳能电动车、太阳能花车等,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想象的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
总之,物理教材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教师不能视之为可讲可不讲的内容,更不能认为是政治课或其他学科的事,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和延伸,把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环境保护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一项德育目标去实施,使得学生关爱自己、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和自然,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他们的心目中深深地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