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课堂“松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是一种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给语文课堂“松绑”,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主人;自主;探究;自然生成;互动反思
  中国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9 -02
  
  序曲:谁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轻松自由、情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的乐园;真正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如行云流水,充满着理解的愉悦、顿悟的惊喜和创造的欢乐;真正的语文学习,也应该是一种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如果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未被唤醒,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将收效甚微。可是,一直以来的现实却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受到了太多理念的约束,从大面积看,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发挥不够,特别是,学生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那么,换一个角度,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机地洞察他们的学习心理,研究他们的学习规律,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相机诱导,真正的一切从学生出发,也许学生的那些自然生成的收获更令我们欣喜。于是本学期,利用本来有些枯燥乏味的两个说明文单元,我尝试给语文课堂“松绑”,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加干涉地让他们做老师,尽情挥洒做老师的“自由”,听课的同学也无需危襟正坐,可以和“老师”畅所欲言。而作为老师的我,则静静地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尝试做一个“乖”学生,积极参与聆听和发言,当然,也时时不忘记自己老师的本份,细心观察,相机点拨辅佐,努力担当好“参谋”和“顾问”的角色。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样的课堂,听听这里的声音吧——
  第一乐章 “主人”独白:说明文与我
  说明文与我,我与说明文。我们之间是非常不友好的关系。我看他不顺眼。可是他却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每个学期都要跑到我面前唧唧歪歪个一两星期。语言乏味,故事无聊的家伙。呜!但是我要从他身上捞取一定的成绩啊,开罪不得。于是我硬着头皮强颜欢笑着对他点头哈腰。“再怎么样我也听您老人家滔滔不绝了啊。是不是有点表示才对?”起码期末不要为难我吧,听见没有?”我握住说明文的手。
  ——《说明文与我》初二(5)班王泽涵
  “这次我们学的单元是说明文。”一听到老师说这句话时,我心里在想:说明,说明,一说就明,这个单元肯定很简单。于是我顺手拿起语文书翻开这个单元的其中一课看了起来……(五分钟后)够了!这是说明文吗?不管它讲多少次,我看多少遍,就只想说两个字:不懂!天啊!这几个星期该怎么熬啊……由于我的毅力和时间的善良,终于熬过了这个单元。几天后,老师又说:“同学们,这次我们要学的单元又是说明文。”晴天霹雳!天啊!说明文“魔鬼”真是冤魂不散啊!难道我们又要苦熬两个星期?还好,聪明的老师想出了一个我们都很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讲课。呵呵!实在太好玩了,“学生讲课”有趣,有趣。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有两位“老师”给我们讲课,那就是:陈老师(小)、“高”老师(曹老师)。讲的挺好的嘛!让说明文魔鬼变成说明文先生。好期待下星期哦!因为还有:吴老师、李老师、郑老师……给我们上课。希望他们能把魔鬼变成天使。
  ——《说明文与我》初二(5)班徐步
  我的同步反思之一:苦恼与灵感
  一个单元自己唱主角的说明文教学历程,尽管自己绞尽脑汁,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关于说明文学习的周记,我想知道在说明文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他们的体验、认知、感悟到底如何,从而调整教学思路设计,更好的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学习。看看,“语言乏味”,“故事无聊”,这就是学生眼中的说明文。“魔鬼”、“苦熬”,“冤魂不散”、“开罪不得”,这就是学生不得不面对的说明文。于是,灵机一动:何不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让他们来试试主讲?让学生主动起来,也许可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给枯燥乏味的说明文注入新鲜的血液。于是,我随意挑选了六个学生,每人承担一篇课文。我暗示他们都是最棒的,能够胜任的。我让他们各自先去准备,并发动周围的同学帮忙,像老师那样制作成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并在上课前一天跟我交流他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学生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刻意不加干涉,尊重学生的设计,鼓励他们的创意,完全“松绑”。我希望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体验艰辛的备课过程。终于,学生变成了老师,课堂活跃了,生动了,笑声多了,轻松多了,借助学生的力量,说明文“魔鬼”时不时地变成了可爱的“天使”!
  第二乐章 成为主角的“主人”
  还记得这周一那节由我上的一节课——刚踏上讲台的那刻,紧张啊!于是刚开始时说话不太清楚。慢慢地,我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看了看同学们,对自己说“没什么好怕的!”……也许就是这句话,我开始放松自己的紧张的心情,讲课也自然了,说话也清楚了,在下课铃响后……啊!终于结束了。直到课铃响前,我的双腿还在发抖……这种紧张的心情就只能用“七上八下”来形容。
  ——《上课心情》初二(5)班丁欢欢
  站在讲台上,我操纵着几日来用尽心思做的课件。的确,刚刚登上自己的一个小舞台时,我有点紧张,更是脑袋一片空白.那心情,难以形容……开始了,上课的铃声响了!我跟着老师急促的脚步踏进了教室门口。幸好,大家都还在谈笑,没有留意到我。一时间,我没有那幺紧张了。紧接着,我打开了课件,忙乱中打开了要播的背景音乐。顿时间,全班都静了,静得让人觉得舒服……此时,我已找回了小学第一次去比赛的心情,让勇气推动了我开口:“今天……好高兴!听着音乐,开着课件,我讲着课,心窗犹如打开了,好舒服。慢慢地,我竟忘了台下的“观众们”,好象只有我一个。但那一阵阵的笑声,又冲醒了我,一切,都在进行着……我竟越讲越高兴!当播放那最后一张演示文稿时,下课的铃声刚好响起。我却有点依依不舍……此时,望着窗外的太阳,很灿烂,很灿烂!
  ——《当老师&感想》初二(5)班吴梦娇
  我的同步反思之二:过程,真的比结果重要。
  我以为,六个小“老师”会在上课感言里面反省自己对课文讲授的不足或者缺陷,结果,很少涉及。看来,当老师的过程,体验的过程,给学生的触动才是伤筋动骨,刻骨铭心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都在回味和反思自己经历的细节,我相信,许多年以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也许会忘记他们曾经讲课的具体内容,但一定不会忘记这一次深刻的讲台体验,而过去的这一切,一定会成为他们生命中永远“亲切的怀恋”!另一方面,我也欣喜地发现,新课程理念中倡导的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在这样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也成为了自然而然的实践行为。学生必然要改变被动听课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担当老师角色的学生),而会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而所谓的探究学习,即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任务面前,仿佛注入了一股顺水推舟的力量,也真的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六个或者更多的学生的自觉的学习行为。六个学生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绞尽脑汁所体验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与考验,能力素养与知识储备的调动与唤起,解决问题地过程与方法的斟酌与选择,这其中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地检测、培养,尤其是,学生在这其中品尝到的酸甜苦辣不比具体从某一课获得的知识更有价值吗?因此,把老师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学习实践,这既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
  第三乐章 聆听者也是“主人”
  现在给我们上语文课的不是学识渊博的陈老师,而是同学们。这次机会很难得,在这紧张的日子里,竟然可以放松一下。大家都在家里准备好课件来为我们这些“小学生”讲课。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曹老师。一开始听到他要做我们的老师时,我吓呆了,他人高马大,行吗?我心里暗暗地笑了。可想不到他做的课件还挺精致的,并且在台上给我们讲课时,都能发挥自如,还“装”得挺像嘛。他讲课时并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津津有味的讲出重要的地方。我当然给他迷住了,顿时“爱”上这位老师,真希望他能再讲其它几篇课文呢。有时,精灵古怪的我们故意问曹老师一些古怪的问题,他竟然不慌张,经过他深思熟虑的思考,仔细琢磨后,便能一一回答我们的问题。可想而知,他在家里肯定滚瓜烂熟地在备课。我真服了他!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就下课了,我还依然沉睡在刚才如诗画般的梦里,真舍不得啊!我觉得陈老师做法很对,这不仅给了同学们有个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一举两得!
  ——《听同学上课》初二(5)班吕笑颜
  时间悄悄地来又轻轻地走了。有意思的一个星期,有意思的语文课!老师轻轻地走下讲台,同学沉重地走上讲台。各自摇身一变,老师变成学生,学生变成老师。好点子!二位同学各自讲了一节课。真是用心良苦,课件自备不说,还须鼓足勇气和信心上台演说。我们带着耳朵来听课,“聆听”是重要的。学会聆听,理解了尊重了自己。“聆”的意思是“听”,我们通常会以“安静地听”来解释词义,其实,不仅耳朵需要聆听,心也需要聆听,思想就更需要聆听了。听同学上课,你学会聆听了吗?
  ——《言“聆听”(听同学上课之感)》初二5班张晨昊
  我的同步反思之三:“自然生成”带给我的欣喜。
  上课之前,我有点担心:听课的学生会像旁观者一样游离课堂之外。但是,事实还是让我欣喜、释然了许多。他们发现了“老师轻轻地走下讲台,学生沉重的走上讲台”,他们也发现了小老师们的“用心良苦”,“他在家里肯定滚瓜烂熟地准备了”;他们还发现了“聆听的重要,不只耳朵需要聆听,心也需要聆听,思想就更需要聆听了”;由此,他们还想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所没有的,都可以在别人身上寻找到”;还有更深刻的感悟:“既引起了同学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考验了上课同学的综合素质,值得在各科推广”还有,“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当一位小小老师啊!”……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启发的教育作用,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的被激发被唤醒,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比起老师苦口婆心的强调,更立竿见影。教师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学生合作,让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使之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这是现代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同时,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师生间动态地交互发展的过程,学生思维变化的不可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反映和个性差异性等价值取向,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那么作为老师,惟有多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相机诱导,把握住“生成”时机,让异样的声音有表现的舞台,那么“主人”才会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尾声:让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吧!
  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内化的过程,内化的不可代替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无穷的生命的活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妨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所表现,让更多的学生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给语文课堂“松绑”,给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参与、自主创新与收获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叶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河南教育,2002(3).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东西方文化差异是不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和知识的传授同等重要这一点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对于西方文化意识的渗透是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渗透;兴趣;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2 -01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和了解文化差异的必
摘 要:自主学习同时也是以目标为依据,教师精心创设情境,通过启发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若想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馈,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7 -01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用陈旧的、
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党的领导通过党的执政来实现。但是,执政与领导不是同一个概念,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领导和执政的第一个区别在于:前者的外延比后者的外延宽泛,执政是紧紧围绕政权展开的,而领导的范围更广一些,可以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公共组织和社团等。  执政成本概念是把成本概念引入政治学中的执政领域而形成的,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执政成本:执政党在执政活动中,为取得预期的执政
课堂教学中,教学监控具体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监控的核心是“反思性思维”,教师监控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有效运用中。    1.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具体表现在教师教
数学很重要,学生都知道,但他们绝大部分知道的仅仅是数学对考试的重要,即对升学的重要。所以,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并不是对数学本身产生了兴趣,而是在老师、家长的说教与压力下被动的学习。有小部分是在与同学的成绩排名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研究表明,事物本身对人的吸引力才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巨大动
摘 要:新教育环境促使我们寻找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如何使这种模式以落实,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呢?本文就物理课堂效率阐述了几点见解。  关键词:物理;课堂效率;见解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5 -01   物理学是其它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之一,高中物理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科学意识,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为国家培养劳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语文教学尤其如此。从形式上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合作”。这是构成语文课堂活动的主体。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主旨,得到情感价值观的收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问题的设计引导成为关键。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品质,在课堂沟通交流时问题的设计首先要有价
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有很多,例如:温顺的小猫咪、可爱的小狗、美丽的小白兔、缩在龟壳里的小乌龟、满身是刺的小刺猬……都让我们着迷,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刚出生的毛茸小鸡。   有一年,伯母家养了一群刚出生的小鸡,可爱极了!刚出生的小鸡十分可爱,毛茸茸的羽毛,黑尖黑尖的嘴巴,像黑色水晶一样的眼睛。小黄鸡的习性只吃饭不吃饲料,只吃青菜,虫子,碎米。一天至少要喝一碗水,如果天气很热,至少要喝三碗水。   我最喜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构建“主动参与、勇于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由此,笔者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实施合作探究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合作探究;乡土资源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3 -01   一、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地理教学意义
当地时间2021年1月6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发生暴力示威事件。  当天下午,特朗普的支持者闯入国会大厦,试图阻止国会议员认证美国大选结果。冲击者与警方发生冲突,抗议者在国会大厦内横冲直撞,有抗议者还冲进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办公室,坐在她椅子上摆拍。  当天,警察还在大厦内发现了一个简易爆炸装置,随后整栋建筑被封锁,认证民主党人拜登当选总统的会议程序中断,华盛顿市长宣布实施宵禁直至总统就职日结束。1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