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引领学校创新发展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课改工作的全面推进与深入,校本教研已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挖潜和优化教育资源的法宝之一。校本教研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可以有力地带动校风、教风、学风、考风的转变;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展现教师形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提升和创新学校办学理念,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一、 强化教研管理,健全教研制度
  一是建立教研机构。成立学校教研组、年级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四位一体”的教研工作网络,形成领导支持教研工作,年级重视教研工作,教师热心教研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健全制度。建立教研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积极性。借鉴其他学校及教学研究机构的先进教研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及教师自身特点,制定教研、说课、评课、课题研究、课堂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同时出台《教师业务评估细则》《教研活动评估细则》等规章,完善评价机制,把教师从事校本科研的工作和业绩与教育教学工作一并列入教师的评价内容。三是突出常规。常规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搞好教研的前提。狠抓常规教学、规范教学行为,备课做到胸中有“纲”,腹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同时依纲据本,做到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备教具学具、备教情学情、备教法学法、备问题练习、备板书设计。上课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中心,还要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多读、突出课题研究、突出教学效果。
  二、 突出重点,拓展空间
  校本教研,应该立足常规教研,突出课题研究,注重课堂教学,开展第二课堂,不断拓展教研活动空间,提高校本教研活动水平。一是抓课题研究。在开展学校教研活动、年级教研活动等常规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配合上级教育部门开展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校本教研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二是抓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作为推行教研创新的试验基地,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三是抓第二课堂。学校特长兴趣小组、年级综合素质兴趣小组两手抓,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三、 注重培训,提高素养
  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才能更好地做好教研工作。既要抓教师在职学习,又要抓教师业务考核。一方面“请进来”,聘请专家授课,拓宽教师的视野,增长教师的见识,提高教师素质;另一方面“走出去”,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观摩。同时,可以开展多种业务比赛,如优质课、才艺、说课、评课等。展示风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搭建平台为教师教学展示提供表演舞台。◆(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
其他文献
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讲小话,却从不理会老师的提醒;面对老师的怒目逼视,他能依然神情自若;当老师找他谈心时,他能油腔滑调和老师调侃;课间的时候追赶打闹,粗痞话满口,班干劝阻还反骂同学多管闲事……  可能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这是一群怎样的学生,但我遇到的有这样问题的学生却在同年级的学生中智力素质较好、学习成绩中上。看来学习成绩的好差和行为习惯的优劣不一定同步。我们在教授学生课本
从教20余年,笔者发现农村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课外阅读量少且盲目,处于无序无目标的状态;二是存在阅读品位低下、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现象;三是由于升学考试压力,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考试成绩。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改善课外阅读的方法  结合教材,做到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拿到一本书,首先问自己: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