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能在多大程度上塑造历史?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SX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地理,准确地说,是考察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历史,将使我们洞悉这里的发展趋势和逻辑,从而推测出下一步可能出现什么。
  在美国,地缘政治研究的再度兴起,与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中左支右绌、焦头烂额有关,正是这两场让美军吃尽苦头的战争,迫使他们的一些精英人物头脑冷静下来,开始放弃力不从心的所谓“理想主义”的主张。而理想主义的退潮,也就意味着现实主义重新占居上风,而地缘战略作为现实主义的一个支撑,顺理成章,又被一些学者所重视,罗伯特·D·卡普兰就是其中的一个。
  地理的作用究竟何在?在卡普兰看来,首先,地理将决定“自然”边界,而自然边界的作用要比人为边界的作用更为持久。卡普兰是记者出身,为采访曾走遍世界各地,从中他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居住在一个共同地理单元的人民必然会形成共同的文化性格,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且,正是这一习焉不察的现象是塑造历史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他很善于用事例来说明问题。1986年,伊拉克正处于萨达姆统治的巅峰时期,卡普兰坐车在伊拉克境内穿行,司机是库尔德人,当汽车正要向前攀爬群峦迭嶂的高山时,他们回过头去看刚刚离开的平原,“阿拉伯斯坦”,司机不屑地说,而对前面,他则兴奋地说:“库尔德斯坦”,脸上竟泛出光来。从政治版图来说,它们都属于伊拉克,但是,这里的高山大岭阻断了萨达姆的统治,它是库尔德人的天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交界处则有相反的情况,它虽然名义上有国界,但实质“历史上根本没有界”。因为,印度波斯和印度伊斯兰板块的“心脏”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地理是智慧的开端,如果用长远的眼光来审视问题,就能够从地图中看出发展的玄机。卡普兰认为,应对当前眼花缭乱的事件,要靠个人的判断和选择;“而当我们跨越百年历史审视问题时,地理则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考察地理,准确地说,是考察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历史,将使我们洞悉这里的发展趋势和逻辑,从而推测出下一步可能出现什么。
  譬如,他认为,德国处于欧洲的心脏地带,夹在北海、波罗地海与阿尔卑斯山之间,这样的地理位置容易滋生动荡不安的突围和扩张意识,因而在这块土地上,发生频繁的战争和争斗、分裂和重组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而柏林墙的倒塌,两德的统一,不过是早晚都要发生的历史必然而已。循着类似的逻辑,卡普兰断言,凡是人为形成的国家分裂,不管分裂多久,坚持统一的力量都终将会取得胜利,没有例外。鸿沟总会被添平,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一切人为的割裂都是不符合自然轨迹的,所以注定是暂时的脆弱的,只有文化和地理的力量,才可能在某个时刻战胜一切,而许多看似固若金汤的政权,实际上稍纵即逝,“唯一持久的,是人民在地图上的位置”。
  地理与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分布一样,是国家行为的主要制约和推动因素。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布赖恩·哈雷说:“地理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赖以确立的相对稳定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政权总要建立在一块国土之上,总要从这块国土中索取各种物质资源,而这个国家的人民也要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这块土地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性等产生影响。所有这些都将对这个国家的塑造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卡普兰看来,一个国家在地图上的立场,是立国的首要大事,这要比执政理念重要得多。因为地缘利益是国家最大的利益,地缘政治是国家分量最重的政治。也是在这一意义上,麦金德才认为,地图能令人“一眼知乾坤”,从一个国家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上,就可以推断这个国家的长远意图。德国是陆权国家,它的东西两边均无山脉保护,为了应对这一危险的地理位置,它选择的道路过去是军国主义,现在则是新型和平主义。
  地理位置又是决定国家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卡普兰写道:“为什么中国无论如何都比巴西更重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即使巴西与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同一水平,人口同等规模,它也没有像中国那样掌握着连接海洋和大陆的主要海上交通线……”卡普兰完全接受了麦金德和斯皮克曼的观点,认为世界各地的重要性是有等级和层次之分的,北美和欧亚大陆构成了“世界政治的基本线”,而南半球各大陆的重要性则相对要小得多。
  尽管他多次申明不能陷入地理决定论,但卡普兰对地缘政治的作用还是有过分夸大之嫌。实际上最值得注意的还是他对21世纪全球地缘战略格局的分析,限于篇幅,只能留待以后了。
其他文献
格是漫画的基本单位,一格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画面。漫画按照格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格漫画、两格漫画、四格漫画等。2016年全国I卷作文题使用的材料是两格漫画,此前高考漫画作文题使用的材料多为单格漫画。  对单格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笔者曾总结出了“四步法”:整体观察,理出构图要素;抓住细节,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联系现实,挖掘画面的寓意;选择角度,确定最佳立意。但是,用这种方法给两格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笔者觉
摘要:比较逻辑这一运用较为普遍的思维表现形式在化学教学设计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学生在对氢键的存在、形成、类型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的学习中运用比较逻辑思维进行教学设计,易于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促使知识顺利迁移。  关键词:比较逻辑;氢键;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004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比较
知识分子要想真正有裨益于时代,首先就不要过急把太多问题归结为客观条件不具备或权力掣肘,首要的环节在于,如何有灵感地提问,准确捕捉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并得以形成历史现实机制。    想起来自己都惊讶,在2003年发生的事件中,最常在我记忆中浮现的,既不是“非典”,也不是美国对伊拉克的开战,而是学界很多朋友和认识的人对国家权力态度的转变。    2003年。知识分子的态度转变    围绕着2003年许多
摘要:“环境问题与处理”是化学与社会主题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以“社区湿垃圾异味及其危害探究”为选题,围绕“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重点关注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社区湿垃圾;异味成分测定;化学项目式学习;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20)07-006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高中化学学科核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列举了种种悖论引出医改问题的所在:人均医疗费用的百倍增长,却没有引起医院和医生的同步增长;医疗资源处于垄断地位,但名义服务价格却非常低廉;医药市场竞争激烈,药价却不降反升;世界上但凡看病难的大都是因为免费,中国却集看病难与看病贵于一身……随后他强调,对于纷扰复杂的争论以及可能推出的方案,他只关心两点——医疗服务的准入和医药的相对价格。  周指出,1
“一二一”课堂教学模式,即“一标,两段,一测”,“一标”即学习目标,“两段”即定向自学和精讲精练,“一测”即当堂检测。这一模式的目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今,这一教学模式已在我校各年级各科得到广泛应用,它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的作用。  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这一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关于“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  这里表述的是“学习目标
学生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名著阅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名著阅读应该课程化教学化,要在语文课上安排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名著。我们语文课本有些篇目就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有的节选一篇、有的节选一个章节、有的节选一个片段。如果从课本中节选的一篇内容入手,老师加以科学的指导,授以阅读技巧,进而引导学生阅读一本书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在由《
前不久,又发生了一起有人遭受二次碾压以致身亡的案件,事故地点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一条大马路上。从视频中我们看到,一位女子在过马路时被车撞倒在地,肇事车辆丝毫未停,逃逸而去;其间有许多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或者视而不见,或者小心绕过,没有一个人或一辆车做出援助之举,直到又一辆汽车从该女子身上驶过。此情此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从头顶凉到脚底:世间还有如此冷漠的人群?  接下来的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
王志泽,男,1957年生,北京人,EMBA硕士。现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汇佳教育机构总裁、董事长。  王志泽出生于教育世家,带着对生动活泼的本色教育的憧憬,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全面发展自己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本色的创造力。”“学校应该是开放的,是舞台,让人的潜质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学校不应该是竞技场!”  1993年,国家颁布政策允许私人开办中小学。王志泽
2020年4月12日,美国华盛顿,人们戴着口罩登上林肯纪念堂台阶  站在2020年回望2019年,会感觉刚刚过去的那一年,“历史感”与时间间隔如此不匹配。  “新冠病毒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世界政治领域的“不老翁”亨利·基辛格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他认为,如何应对新冠危机,将“开启向后冠状病毒秩序转变的进程”。《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觉得当今世界需要一个新的纪年法,2020年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