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71-01
摘要:职业英语教学是我国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职业英语教材的课程标准和编写目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英语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从而真正体现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职业英语 英语教学 行动研究 反思 英语应用能力 工具 交际
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方的注意,也深受教师的重视,他们对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的进行探索,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些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起到了相应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更加明确和细致,各行各业对英语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英语的基础性方面,对英语精深化、专业化和行业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和强烈。
一、掌握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和要求。
职业学校英语是根据国家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关于“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的要求,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组编写而成的。它体现了国家对职业学校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基本要求,反映到英语教学中即:既要重视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围绕这这一主旨要求,深刻把握1)以实际话题为基础,2)、以技能训练为主线,3)、以表达技能为主导、4)、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5)、以多媒体、因特网为支持的新课标的五项原则,深刻领会实用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交际性和时代性特点,利用实际话题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加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和译这五种技能的培养力度。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材内容的筛选者,要成为技能训练的导演和舞台训练的提词。,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和教师指导下的语言学习者。这也是当代交际法(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所倡导的。
二、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注重行动研究
英语作为语言之一,它是人类超越DNA的遗传性质,用以积累、传承人类的文明、交流沟通的一个工具。这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一点,在职业英语中表现尤为突出,有鉴于此,在英语的教学中就要注重行动研究。什么是行动研究?它在我们的教学的作用为何又是如此重要呢?认识这一点,首先要了解一下行动研究的历史沿革和概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社会分工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已渐渐蜕变为一群特定的人所从事的特定的事情。科学研究与实际生活脱节,研究者与实践者互不相干,已成为理论研究中的痼疾。于是行动研究的模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开始向传统的实验室研究发起挑战。1933-1945年间,美国社会工作者柯立尔(John Collier)与同事研究如何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的关系问题时,鼓励实践者参与研究,他把这种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同一时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曾与一些犹太人和黑人合作进行提高人际关系质量的研究。这些实践者均以研究者的角色参与到研究之中,对自己的境遇进行积极而认真的反思,力图改变现状。1964年,勒温把这种结合了实际工作者智慧和能力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并指出了几个特征:参与,民主,对社会知识及社会变化发挥一定作用,同时,他还用“计划”、“发现事实”、“监察”、“实施”、“评价”等字眼把行动研究描述成一个螺旋状逐步进行的过程。
行动”和“研究”本来是两个用以说明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活动的概念。“行动”主要指实践者、实际工作者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学者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并进行规律的总结。二者的结合使人们在探索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漫漫征途上迈出了一大步。因此,行动研究的定义正如埃里奥特(Elliott,1991)所说的那样说:“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可被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社区研究、医务护理及教育等。在从事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充分的、有针对性的材料收集和整理,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材等实际状况进行研究型教学,这正如我们著名英语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润清先生在他的《对英语教学的反思》中所说:英语教学尤其是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不能仅仅限于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把语言当作载体来传达百科知识,使学生在摄取百科知识的同时不自觉的获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英语教师尤其是高年级英语老师要博览群书,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思考(反思)和总结,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要让英语课堂充满信息、知识和智慧,要边教语言,边教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相信在长期的教学中,每个老师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只有得到学生积极配合的方法才能成功,只有被学生认可的、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方法才是成功的。这都充分体现和说明了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提升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加强英语教学的研究
作为教师,要想做到以上两点,就要进行教师角色转变,即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向传授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角色的转变。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过多的重视语法的分析和讲解,而应该使学生多讲,多听,即使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学生抑或使用了“洋泾浜英语(broken English)”也未尝不可。要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指导方针,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特别是实用能力作为教改的主攻方向。这种教改的指导方针的贯彻执行必须要从中等学校的教学抓起,与之相适应的是,我们必须建立符合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的职业英语教学体系。作为职业英语教材编写方面的专家,孔庆炎教授提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必须以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为基础,它们也是我们职业院校英语课程体系建立的出发的和归宿。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实际与英语作为语言的本质特征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交际能力,从而满足各类人才对英语的需要,满足社会对英语的需要, 进一步的满足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为社会服务。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服务社会的这一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对教英语和学英语的反思[J].《英语世界》2007.11. p36-39.
[2]勒温(Kurt Lewin):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著有《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高觉敷中译本书名为《形势心理学原理》,1949)、《对心理学理论的贡献》(1938)、《解决社会冲突》(1948)、《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等。
[3]柯立尔: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于1933-1954年间任印第安纳州人事局长。在此期间,他提出行动研究法来改善印第安人和非印第安人间的关系。
摘要:职业英语教学是我国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职业英语教材的课程标准和编写目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英语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从而真正体现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职业英语 英语教学 行动研究 反思 英语应用能力 工具 交际
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方的注意,也深受教师的重视,他们对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的进行探索,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些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起到了相应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更加明确和细致,各行各业对英语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英语的基础性方面,对英语精深化、专业化和行业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和强烈。
一、掌握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和要求。
职业学校英语是根据国家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关于“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的要求,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组编写而成的。它体现了国家对职业学校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基本要求,反映到英语教学中即:既要重视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围绕这这一主旨要求,深刻把握1)以实际话题为基础,2)、以技能训练为主线,3)、以表达技能为主导、4)、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5)、以多媒体、因特网为支持的新课标的五项原则,深刻领会实用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交际性和时代性特点,利用实际话题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加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和译这五种技能的培养力度。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材内容的筛选者,要成为技能训练的导演和舞台训练的提词。,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和教师指导下的语言学习者。这也是当代交际法(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所倡导的。
二、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注重行动研究
英语作为语言之一,它是人类超越DNA的遗传性质,用以积累、传承人类的文明、交流沟通的一个工具。这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一点,在职业英语中表现尤为突出,有鉴于此,在英语的教学中就要注重行动研究。什么是行动研究?它在我们的教学的作用为何又是如此重要呢?认识这一点,首先要了解一下行动研究的历史沿革和概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社会分工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已渐渐蜕变为一群特定的人所从事的特定的事情。科学研究与实际生活脱节,研究者与实践者互不相干,已成为理论研究中的痼疾。于是行动研究的模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开始向传统的实验室研究发起挑战。1933-1945年间,美国社会工作者柯立尔(John Collier)与同事研究如何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的关系问题时,鼓励实践者参与研究,他把这种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同一时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曾与一些犹太人和黑人合作进行提高人际关系质量的研究。这些实践者均以研究者的角色参与到研究之中,对自己的境遇进行积极而认真的反思,力图改变现状。1964年,勒温把这种结合了实际工作者智慧和能力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并指出了几个特征:参与,民主,对社会知识及社会变化发挥一定作用,同时,他还用“计划”、“发现事实”、“监察”、“实施”、“评价”等字眼把行动研究描述成一个螺旋状逐步进行的过程。
行动”和“研究”本来是两个用以说明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活动的概念。“行动”主要指实践者、实际工作者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学者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并进行规律的总结。二者的结合使人们在探索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漫漫征途上迈出了一大步。因此,行动研究的定义正如埃里奥特(Elliott,1991)所说的那样说:“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可被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社区研究、医务护理及教育等。在从事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充分的、有针对性的材料收集和整理,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材等实际状况进行研究型教学,这正如我们著名英语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润清先生在他的《对英语教学的反思》中所说:英语教学尤其是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不能仅仅限于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把语言当作载体来传达百科知识,使学生在摄取百科知识的同时不自觉的获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英语教师尤其是高年级英语老师要博览群书,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思考(反思)和总结,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要让英语课堂充满信息、知识和智慧,要边教语言,边教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相信在长期的教学中,每个老师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只有得到学生积极配合的方法才能成功,只有被学生认可的、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方法才是成功的。这都充分体现和说明了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提升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加强英语教学的研究
作为教师,要想做到以上两点,就要进行教师角色转变,即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向传授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角色的转变。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过多的重视语法的分析和讲解,而应该使学生多讲,多听,即使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学生抑或使用了“洋泾浜英语(broken English)”也未尝不可。要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指导方针,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特别是实用能力作为教改的主攻方向。这种教改的指导方针的贯彻执行必须要从中等学校的教学抓起,与之相适应的是,我们必须建立符合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的职业英语教学体系。作为职业英语教材编写方面的专家,孔庆炎教授提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必须以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为基础,它们也是我们职业院校英语课程体系建立的出发的和归宿。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实际与英语作为语言的本质特征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交际能力,从而满足各类人才对英语的需要,满足社会对英语的需要, 进一步的满足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为社会服务。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服务社会的这一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对教英语和学英语的反思[J].《英语世界》2007.11. p36-39.
[2]勒温(Kurt Lewin):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著有《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高觉敷中译本书名为《形势心理学原理》,1949)、《对心理学理论的贡献》(1938)、《解决社会冲突》(1948)、《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等。
[3]柯立尔: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于1933-1954年间任印第安纳州人事局长。在此期间,他提出行动研究法来改善印第安人和非印第安人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