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育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pine1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融入更多美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高尚的审美素养。从不同的角度提升创造创新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来说有重大的意义。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引起更多人的關注,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在美术教育中需要掌握更多美育相关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美育教育;小学美术;教学
   一、美育理念开展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这个阶段,很多家长要求学生从德、智、体、美、劳这几个角度发展,现代社会也需要更多综合性发展的人才,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其中美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从美育角度思考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根据不同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法,相信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等能力。美育理念的开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二、基于美育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为了满足现代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老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需要结合更多的美育教学方法,研究更多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小学美术中的美育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育的时候,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对身边美好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产生情感共鸣,这是美术教育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美育理念,学生应该从思想上进行整体审美的认识,不同的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都有区别,不能辨别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这就需要一种思想层次上的教育。老师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需要给学生讲解什么样的内容值得被歌颂,什么样的内容应该被批评。
   在美术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欣赏事物的时候愉悦学生的心情,促进整体审美教育的发展。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就是审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课堂中,老师选择比较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进行作品分析,能够分析更多美学上的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学生在学习小学美术的时候,提高审美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要点,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创造美,拥有创造美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习更多美术中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过程中有创新的想法。结合现在的小学美术教育相关的教学理念,老师在日常分析美术作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幻想更多美好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能力。
   这种艺术的审美活动让学生逐渐多元化,在实际教育的时候,老师可以开展更多美术技能的训练活动,给学生讲解小学美术的绘图技巧,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相关色彩、构图、解析等这些美术创造方法综合运用。学生熟练掌握了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之后,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美育更注重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小学美术学习的时候,老师也应该有这方面的引导,不仅仅是停留在美术作品鉴赏的表面功夫上,而应该注重思想上的引导,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增加课堂互动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老师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要增加课堂互动,采用多媒体这样的方式直观地给学生展示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且在课堂中可以进行作品的讨论,这样的方式符合现代美育的相关教学理念。
   课堂中的激烈表达能够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能够让老师知道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并且在后期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前面总结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的课堂教学设计。在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专业能力是有待提升的一个方面,老师在日常的休息时间也需要学习更多美术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美术训练,在课堂中,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这在培养学生美育上也有很大帮助。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一个启蒙阶段。老师需要结合美育的思想理念,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中,跟着老师的引导,能够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并且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这对于学生后面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毛佳巍.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6):176.
   [2]卢瑶.探究基于素质教育背景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7):16.
   [3]苏端凤.基于核心素养,“玩”美生活: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的行动探究[J].文理导航,2018(3):64.
其他文献
摘 要:从“挖掘教材,重视文化传承;感受汉字魅力,培养爱国情感;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强化文化体验;借助传统节日,加深文化理解”四方面交流了培养和提升中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的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扬者,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对中学生进行文化传承与
摘 要:应用题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对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希望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经典题型,同样是教学重点与难点,小学生伴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在中高年级阶段开始尝试参与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专注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知识应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会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与家长之间要进行有效互动,形成良性家校合作共育的模式。从家校共育的角度来说,不断完善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指引和帮助。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生;阅读能力;策略探究   在教育
摘 要:人们越来越重视奠定学生的阅读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小学阶段无疑是最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善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能力,由此可知,这个阶段提倡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无论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个人修养还是文学鉴赏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语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增加其阅读量。所以,教师要意识到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
摘 要:数学学科知识逻辑性强,需要学生打好基础,才能展开深入学习。分层教学的提出,可按照学生学习情况对其划分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为课堂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对分层教学应用优势简要分析,并提出应用此教学方法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新课改下,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以生为主这一要求,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认知、兴趣和能力等特点,尊重个体差异性,选择教
摘 要:与独唱的方式不同,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音乐表达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团结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合唱教学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合唱教学的功能,促进音乐课堂的有效开展,反而是在合唱中湮没了个别学生的才华与能力。为此,从合唱教学法的意义出发,研究其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用发展性的思维和视角,挖掘学生更多的潜能,发现学生更多的潜质,把它们唤醒,让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以时代发展速度来看,未来社会适用的、需要的人才,要有能力不断学习,不断变化,有能力创新,在原有的技术上不断学习新技术,更新技术,才能有立足之地,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