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义”的选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34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的传统道德是真正地深入到了孩子的心中,还是只是变成了一句句口号?我们应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学会批判,学会继承。
  关键词:“生”与“义”;传统道德;困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23-02
  “文以载道”,自古至今,“文”一直都自觉不自觉地承担着德育的重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一方面由于得到了先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逐渐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另一方面由于秉承传统,在选文上注重“文质兼美”,从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于是我们在课堂上除了讲解字、词、句,赏析美文,多少还会涉及一些传统道德的问题,然而我没有想到一道一直被认为不会有什么疑义的选择题在今天出现了不同答案。
  那是一堂高三的古文课,讲孟子时提到他的“舍生取义”,当时我很自然地问了一句:“‘生’与‘义’在我们不能同时拥有的时候,我们选择哪一个呢?”
  “义——”,大家异口同声。
  “生——”,只有一个人,但十分响亮。在众人惊异的眼光中,这个男孩子埋着头,眼睛却不屈不挠地看着我。
  仓促之中,我说了一堆比较含糊的话,大意是:这是个人选择问题,不存在绝对的是与非,但孟子选择了“义”,这也正是孟子品格的高人之处。我们应该学习孟子的这种为正义而宁愿牺牲生命的精神等等。但事后,我越来越感觉到无论是选择“义”的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生”的那一位同学其实都体现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困境:因为选择“生”的同学看起来已经推翻了传统;而绝大多数同学对“义”的选择是否出于真心则很让人怀疑,因为他们几乎没有思考一下,回答却是那么一致,这是不正常的。那么这一切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我觉得大概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青少年的时代特征及独生子女的个性差异
  时代在变,现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探索的步伐已经迈入更为奥秘的宇宙空间,更为隐秘的生命世界。人们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目瞪口呆,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像今天这样拥有科学带来的生存质量,也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崇拜科学。在这样一个科技主宰一切的时代里,人文精神正在被一天天地冷落,传统道德更是举步维艰。我们的青少年正属于这个时代,他们热情、好学、勇敢、目标明确;他们叛逆、反传统,既期望自己与众不同,又由于缺乏独立思考不免人云亦云。总之他们体现着时代的优点,也暴露着时代的缺憾。
  值得关注的还有属于21世纪的首批已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他们因为从小到大一直是被娇宠的对象,心理气质上往往表现出比以往的青少年更严重的任性,自私,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再加上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的缩小,所以建立在家族基础上的许多传统道德都面临严峻的考验,而且在现实中部分传统美德已经遭到冷落。例如传统道德中的“孝”就正在被日益忽视。各大报纸有关的报道屡见不鲜。
  2.西方文明地强力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世界越来越小了,在“进来”、“出去”的交往中,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纷至沓来。青少年由于年龄局限,个性特点,对西方优越生活的向往,他们一般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思想观念,例如西方的家庭观、金钱观、两性观等,而这些观念很多都与我们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全盘吸收显然是错误的,但我们的青少年不会筛选,我们急功近利的教育没有教过他们如何筛选。
  3.道德教育方式的落后
  马克斯
其他文献
数学教育建构观认为,学习数学是主体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数学教育建构观中,最根本的是对认识主体的主体性地位的确认,即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认识主体,而其他都是客体或载体。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参
摘 要:本文将结合近几年来的典型试题就探究性试题的题型、命题体式及答题策略等方面进行一些列简单的归纳与探索。  关键词:高考语文;探究;题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79-2  一、探究题的基本题型及命题体式  1.提出见解型。  提出见解式探究题在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本中就已经出现: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
摘 要:   一直以来,写作都是中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一些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写作教学。另一方面,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薄弱、中西思维的差异和写作方法、技能的欠缺等方面也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粗浅探讨。 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措施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通过对连续几年高三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由于试卷分析课产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总结及思考,阐述了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在高三教学中的重要性。讲评课是在英语测试,批改,统计等工作完成后,教师根据工作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订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高三自身的教学课堂和观摩苏州大市一些英语教师的试卷讲评课,总结出在试卷分析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爱学、成功、创造,实现快乐教与学,关键的一环是激活乐学意识。  关键词:乐学意识;沟通;合作;拓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0 -01   为了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能积极主动的“乐学,成功发展”,我通过“赏美导学、激情乐练、乐学审美”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唤醒他们内心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不仅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而且表现了对荷强大生命力的赞美,用朴素、活泼的语言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好多年了,但总也找不到那种酣畅淋漓的上课感觉。去年年底,我有幸参加了在无锡天一中学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听取了天一中学的张朝霞老师和苏州园区三中李倩老师的执教的《清塘荷韵》,似乎在黑暗的天空突然
摘 要:本文对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常见的经验式培训进行了反思,提出此类培训要为未来教育做好铺垫,并给出了前瞻性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新教师培训;前瞻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17-02   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我市基本上是由市或县级培训机构联合中小学来完成,在大多数培训方案中都包含了教师素养、教育教学技能、相关政策法规、辅助技术运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课堂由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益?笔者认为开展好师生之间的互动,采用对话教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课堂互动;教学效益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 -01     不知
摘 要:本文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阐释了“易趣”地理课堂模式的含义、理论和实践基础,并且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起点的把握、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四个方面说明了构建“易趣”地理课堂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改革;地理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1-091-02     “易趣”是一个购物网站的名称。网上购物在几年前还
摘 要: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素材,结合相关的认知理论,审时度势的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情景;创设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9 -01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一些教学情景的创设做了一些归纳。  一、巧用实验创设教学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