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对话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课堂由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益?笔者认为开展好师生之间的互动,采用对话教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课堂互动;教学效益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 -01
  
  不知不觉之中时代已经奏起了张扬主体、激昂个性的主旋律,它使语文课堂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变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在对话与合作中搭建学习的平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这是每个教育者最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开展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对话教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教学质量才有保证。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对话教学呢?下面笔者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行有效对话,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心中的疑问、见解毫无保留地向教师和同伴倾诉,使学习深人到学生思维意识的深层。
  民主、平等、乐观、信任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提高的前提条件。对话教学是师生在双方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做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很多时候他们的对话交流并非如期待中那样完美,教师此时要“学会满足”,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只有保持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才能使整个教学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
  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和孩子们成为合作伙伴。在以小组讨论式为主的生生对话中,教师要关注那些内向不善发言的学生,引导他们融入小组讨论,而不能让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成为少数思维活跃学生的课堂。这样,孩子们才能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全身心投人学习中。
  二、为学生的对话提供空间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体验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经过体验获得的知识就是属于自己的知识,会终身受用。然而,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不同,体验和感悟也就不一样,加上教材本身的多元性,学生的理解就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如何交流和展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如何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这就需要运用对话。 
   例如:一次在学习《老王》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对结尾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应该怎样理解?有同学认为是因为我对老王的帮助不够,所以愧疚。 还有同学提出疑问:杨绛是散文大家,这样写有些夸张,她和家人待老王不错,老王临死前送来鸡蛋和香油也给钱了,不欠老王什么,何来的惭愧?这样写有些感情虚假。 关于这种“愧怍”感情是否自然真挚?同学们展开争论。
  我明白学生们还只是意识到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幸的人,而没有意识到关爱他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平等和责任感。反而因“愧怍”一词曲解了作者真正的意图。这样对文本价值取向的认识是有偏差的。面对这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创设了一个情境:
  师:“如果你遇到了像老王这样不幸的人,你会怎么做?”
  生1:“如果有钱我会给一些,尽量给予关爱。”
  生2:“我也会关心他们,力所能及的资助他们。”
  师:“这样的关爱够了吗?”
  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提出:“我觉得这样还不够,这只是物质上的救助,还应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比如在人格上尊重他们。” 
  生1:“这篇文章中作者不仅关心老王,还尊重老王。这表现在她没有因为老王的卑微而瞧不起他,而是平等地交往,乘他车时陪他说闲话。这是精神上的关怀。”
  生2:“作者觉得人是平等的,幸运的人不应该歧视那些不幸的人,而应该去关爱他们。”
  师:“说得好,作者不仅有一颗善良的心,还有一种平等观念和责任感。”……
  课进行到此,或许再多的阅读试题的训练都是多余的,学生在预设以外又生成了新鲜的信息,不仅是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心灵中的美好东西在生成。
  当然,对话需要充足时间的保证。只有在一定时间保证的前提下,他们才能尽情感悟、畅谈,才能释放热情,放飞思想,毫无保留地敞开心灵的窗户,才能让对话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鼓励创新思维,尊重对话结果,提升对话的价值
  学生的个性各具特点.他们的思维不是固定的.探究性对话的课堂更是激发他们的个性才情。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个性的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求同存异,让答案变得丰富多彩。如在学《阿Q正传》时.在课后拓展这个环节:“现代社会还有阿Q?”有的学生认为有,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于是教师引导他们发现身边阿Q式的人物,让学生明白:阿Q精神仍存在于现实社会。教师又进一步引导:但阿Q精神对现代社会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学生又深入分析,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形成三种观点:一是需要;二是不需要;三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它。教师不强求学生统一答案,而是摆出事实,让学生分析选择。这样的思考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显露出来,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还提高了文本学习的效果。
  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这块天地里,要满怀热情,不断探索,为学生开垦出一片沃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积极为他们创造对话研究的多种机会,使他们处在最佳的学习心态。对话教学是一个处处彰显着平等、开放理念的灵性课堂。这样,他们在轻松、融洽、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一定会主动地参与学习,他们一定会真正走进语文世界,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围绕新的政治课程标准、新的教学要求等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它是政治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来阐述如何构建优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师观;主体性;创设情境;教学反思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2 -02   新课程理念要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119 )    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师生理想腾飞的基地。课堂能否产生奇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得播种与收获道理。    一、 播种热情,收获活力    新课程改革的起点和归宿其实就一个“人”字,人的素质、人的成长,人的发展等,始终是我们要考虑的核心要素。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带着学生走向课程,构建课堂。要使课堂精彩,我们不光要充分备好课,更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音乐因其在人的精神文化中起着非比寻常的作用,一直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如何让课本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的艺术魅力大方异彩,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让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呢?我认为备课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教师来说,备课不只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现,而是一次亲自体验的心路历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更是对教材内容二度创作的过程。    一、细心收集资料,化多
数学教育建构观认为,学习数学是主体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数学教育建构观中,最根本的是对认识主体的主体性地位的确认,即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认识主体,而其他都是客体或载体。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参
摘 要:本文将结合近几年来的典型试题就探究性试题的题型、命题体式及答题策略等方面进行一些列简单的归纳与探索。  关键词:高考语文;探究;题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79-2  一、探究题的基本题型及命题体式  1.提出见解型。  提出见解式探究题在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本中就已经出现: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
摘 要:   一直以来,写作都是中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一些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写作教学。另一方面,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薄弱、中西思维的差异和写作方法、技能的欠缺等方面也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粗浅探讨。 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措施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通过对连续几年高三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由于试卷分析课产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总结及思考,阐述了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在高三教学中的重要性。讲评课是在英语测试,批改,统计等工作完成后,教师根据工作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订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高三自身的教学课堂和观摩苏州大市一些英语教师的试卷讲评课,总结出在试卷分析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爱学、成功、创造,实现快乐教与学,关键的一环是激活乐学意识。  关键词:乐学意识;沟通;合作;拓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0 -01   为了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能积极主动的“乐学,成功发展”,我通过“赏美导学、激情乐练、乐学审美”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唤醒他们内心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不仅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而且表现了对荷强大生命力的赞美,用朴素、活泼的语言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好多年了,但总也找不到那种酣畅淋漓的上课感觉。去年年底,我有幸参加了在无锡天一中学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听取了天一中学的张朝霞老师和苏州园区三中李倩老师的执教的《清塘荷韵》,似乎在黑暗的天空突然
摘 要:本文对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常见的经验式培训进行了反思,提出此类培训要为未来教育做好铺垫,并给出了前瞻性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新教师培训;前瞻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17-02   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我市基本上是由市或县级培训机构联合中小学来完成,在大多数培训方案中都包含了教师素养、教育教学技能、相关政策法规、辅助技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