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w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素材,结合相关的认知理论,审时度势的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情景;创设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9 -01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一些教学情景的创设做了一些归纳。
  一、巧用实验创设教学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直观的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正所谓“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化学实验直观形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化学变化,探究反应的原因和品质。如在讲授“氨的性质”时,可以先演示氨的喷泉实验,在学生对实验现象惊奇与兴奋的同时,让学生总结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学生复述实验方法和关键点的基础上,得出喷泉实验的相关知识。另外“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在复习“物质的量”、“溶液组成的表示”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一个实验情景:根据课本知识和所给的实验用品配制100 mL含0.1 mol氯化钠的溶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取0.1mol氯化钠固体和如何准确配制100 mL的溶液,在化实验过程中引入容量瓶的使用,通过标签的书写顺利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公式。像这样通过实验活动,采取层层引入的方法学习化学概念,将会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记忆也更加牢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到最浓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牢。
  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也离不开生活。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强调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如讲到“钠的性质和用途”时,通过介绍钠可以还原金属钛,联系到宇航员穿的宇航服,再联系到“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通过钠的焰色反应,可以联系到节日里绚丽多彩的烟花、生活中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融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科技发展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有效途径和生动载体。如在讲授“二氧化硫的性质”时,联系纸张、草帽的漂白来讲授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通过讲述不法商贩在银耳的加工过程中利用二氧化硫漂白,介绍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性,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则造福于人类,使用不当,也会危害社会。实践证明,把化学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善用化学史实创设教学情景
  化学史是一部活生生的科学发展史。在化学课上恰到好处地介绍一些化学史料,可以让学生感悟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科学发展与创新的艰辛,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学习情感和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到“钠的化合物”时,可以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如何打破垄断、经过多次的摸索和实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又如给学生介绍溴元素的发展史、“第三位小数的胜利”——氩的发现,让学生了解一些由于疏忽、失误,而错过了发现机会,与真理失之交臂的遗憾与教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再如讲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时,还可以配合介绍氟单质制备的血泪史、居里夫妇不畏艰难研究放射性元素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化学史料,必然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追求真理,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终身的美好愿望。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景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生动地模拟和再现微观的结构、状态和过程,使学生对知识有感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可在讲“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时,许多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变成钠离子,最外层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同样氯原子得到电子也变成氯离子的稳定结构,学生直观生动地看到了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懂得了离子键的含义,在脑海里形成了鲜明的印象,从而也更容易主动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再如讲授酯化反应概念时,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很容易将中和反应与酯化反应类比,认为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氢而醇提供羟基。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酯化反应的历程,证明是羧酸提供羟基醇提供氢,从实质上加深了对酯化反应的理解。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实验的可见度小,单纯的实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些实验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教学中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实验予以放大或进行模拟实验,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志华,周琦峰.生活﹒社会﹒化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蒋泓.化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J】.化学教与学,2007.6.
其他文献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音乐因其在人的精神文化中起着非比寻常的作用,一直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如何让课本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的艺术魅力大方异彩,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让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呢?我认为备课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教师来说,备课不只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现,而是一次亲自体验的心路历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更是对教材内容二度创作的过程。    一、细心收集资料,化多
数学教育建构观认为,学习数学是主体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数学教育建构观中,最根本的是对认识主体的主体性地位的确认,即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认识主体,而其他都是客体或载体。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参
摘 要:本文将结合近几年来的典型试题就探究性试题的题型、命题体式及答题策略等方面进行一些列简单的归纳与探索。  关键词:高考语文;探究;题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79-2  一、探究题的基本题型及命题体式  1.提出见解型。  提出见解式探究题在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本中就已经出现: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
摘 要:   一直以来,写作都是中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一些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写作教学。另一方面,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薄弱、中西思维的差异和写作方法、技能的欠缺等方面也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粗浅探讨。 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措施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通过对连续几年高三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由于试卷分析课产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总结及思考,阐述了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在高三教学中的重要性。讲评课是在英语测试,批改,统计等工作完成后,教师根据工作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订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高三自身的教学课堂和观摩苏州大市一些英语教师的试卷讲评课,总结出在试卷分析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爱学、成功、创造,实现快乐教与学,关键的一环是激活乐学意识。  关键词:乐学意识;沟通;合作;拓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0 -01   为了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能积极主动的“乐学,成功发展”,我通过“赏美导学、激情乐练、乐学审美”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唤醒他们内心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不仅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而且表现了对荷强大生命力的赞美,用朴素、活泼的语言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好多年了,但总也找不到那种酣畅淋漓的上课感觉。去年年底,我有幸参加了在无锡天一中学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听取了天一中学的张朝霞老师和苏州园区三中李倩老师的执教的《清塘荷韵》,似乎在黑暗的天空突然
摘 要:本文对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常见的经验式培训进行了反思,提出此类培训要为未来教育做好铺垫,并给出了前瞻性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新教师培训;前瞻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17-02   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我市基本上是由市或县级培训机构联合中小学来完成,在大多数培训方案中都包含了教师素养、教育教学技能、相关政策法规、辅助技术运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课堂由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益?笔者认为开展好师生之间的互动,采用对话教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课堂互动;教学效益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 -01     不知
摘 要:本文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阐释了“易趣”地理课堂模式的含义、理论和实践基础,并且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起点的把握、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四个方面说明了构建“易趣”地理课堂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改革;地理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1-091-02     “易趣”是一个购物网站的名称。网上购物在几年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