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预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任务多、学生被动背诵任务繁重的现状,通过抓实学生预习中“读准”“通义”“拓展”,抓实学生课前自我学习,让文言文课堂教学“减负”,也让学生在预习的自我发现中品尝文言文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增强学习兴趣。
  关键词:预习;文言文教学;减负;助兴
  文言文教学面临着字词句理解任务重的困难,尤其是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少,这个问题就更显得突出。不少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会逐字逐词逐句地讲解指导,然后指令学生背诵下来,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下再完成繁重的背诵任务,小学生普遍地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与热情。如何调动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热情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我觉得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布置他们课前预习,讲求预习作业的内容与方式,让学生在预习中能尝到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成功体验,小学生不但能积极主动地完成部分的学习任务,而且能产生继续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并且从而让文言文课堂教学更能突破重难点,让课堂更富活力和灵动气息。
  一、 抓实预习中的“读准”
  文言文普遍存在多有生僻字、朗读起来拗口的难点。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可以让学生在时间较为充裕、活动比较自由的状态下自己消化掉许多的学习任务。如,他可以在家里通过查找字典的方法找到生僻字的读音、字义,他可以花较多的时间反复地读顺文言文。这一切为课堂教学赢得了许多的宝贵的有效教学时间,避免了文言文课堂教学陷入细碎重复的无效状态。
  通过预习,生字词的读音小学生基本能自己解决。但是读准文言文真正难点在于熟字读误。由于拗口,不少方言区的小学生在朗读文言文时会不知不觉地把熟字读偏、读误。在听课的时候经常发现我们闽南地区的孩子在读《伯牙绝弦》“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句中的“若(ruò)”大部分孩子总会给读成“nuò”,出现这种错误读音学生还总是不能自知的,这比生僻字带给学生的朗读困扰还要巨大无比,要是不能在学生的初触文言文篇章时就给予积极纠正的话,学生一般就很难改正过来。为此,我在布置预习读准文言文时,都会先录制自己的示范朗读发到班级群里,让学生在做预习朗读时,可以一边读,一边听,通过对照,自己及时发现误读现象、及时改正。在布置“读准”的作业时,我还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他们在预习时发现的易读错的字音。而我则通过收集学生的预习记录,整理出该篇文言文里学生认为不会读、不好读的字词,集中指导,这样既让课堂学习内容更加集中、指向性更强,又让学生能品尝到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果,学习兴趣倍增,最终较快捷顺利地解决学习文言文的第一道关卡——读准字音。同时,学生也通过比照我的示范朗读,基本能在课堂教学之前读出文言文的句读停顿,读出比较鲜明正确的节奏。能读出这种古韵味十足的朗读效果,往往也让小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二、 抓实预习中的“通义”
  有些字词的古今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本里的文言文末往往都有注释。布置预习,小学生往往能借助文末注释和工具书连读带猜地读懂不少句子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预习再次发挥着为课堂学习“减负降压”的作用。同样,我也要求学生把预习之后还搞不清意思的字、词、句给做上记号。多次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诉求基本是一致的,或者是这个句子句型特殊,如倒装句等,或者是这句话含有多个生僻词语而文末没有注释。所以,最终拿到课堂上来共同解决的字、词、句根本就不多。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从交流:“说说自己预习中觉得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入手,重点帮学生化解困难:或是提醒学生运用之前的学习经验,或是给学生提供字典、词典上的注释,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理解句意。如,教学《伯牙绝弦》“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谓”字的古义学生没有接触过,我们教师可以提供“谓”字在词典里的解释:“①说;②称呼;③认为”,指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猜选字义,而“复”字在之前的古诗学习中多次接触过,“乃” 字在《杨氏之子》里也已有过接触,我们在教學中应提示学生回顾学习的经验,而后再自己解决学习问题。有了学生的预习,我们教师可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掌握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学习的重难点时提升学习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 抓实预习中的“拓展”
  如果文言文教学只就文本教文本,割断传统文化的多层面联系,孤立地进行单篇章的教学,那么,这样的教学将使学生兴趣索然。通过自主预习,学生会查找相关作者、作品的信息,学生还会查找作品的写作背景,这一切都可以让学生充实文学常识,夯实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也因为自己发现、掌握到许多的课外知识而倍加自豪。如教学《杨氏之子》(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世说新语》、了解作者刘义庆,布置阅读古书中记叙的其他智慧故事,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学生在这样的预习过程中拓展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而产生热爱之情。再如教学《学弈》《两小儿辩日》,可以布置学生查资料了解孔子、孟子,可以让学生搜索《论语》中被经常运用到日常生活的经典语句。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中能比较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儒学的巨大影响力,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一份恭敬心、虔诚心,那种恭谨严肃的学习态度肯定会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而学生在这样预习的过程中,也已经打开了学习的触角,多方面丰富了知识。比如学生通过预习,拓展丰富了论语的名句储备,他们还学会了运用:在表达自己要虚心学习的心态他们会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表达对朋友的欢迎时会引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诫勉自己要勤学多思时会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座右铭。
  抓实预习,为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减负” “助兴”,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掌握基本的文言学习方法,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作者简介:
  郑荣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非是专业程序员,因此不需要过度关注代码复用性和可移植性,像C、Java等语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在未来工作中很难持续使用。而Python作为一种易读、易维护的编程语言,也是最接近自然语言的通用编程语言,十分适合需要利用计算机解决各类计算问题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面向非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开展Python语言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师生的活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升
摘 要:伴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教学设备不断引进到教学过程中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白板的广泛使用,传统的课堂已经被深刻的改变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恰当的使用电子白板来促进教学,尤其是高中数学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声茂并举的课件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电子白板;数学课堂;深度融合  一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和变化,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促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加上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则显得尤为必要,与此同时,这也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而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也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这一主题内容展开浅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
摘要:土家族民间美术是土家族民众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许多高校美术专业陆续把民间美术引进课堂以加强其传承发展。本文以湖南吉首大学为对象,试图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土家族民间美术在地方民族高校的传承现状,并通过深入分析之后,总结在传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  关键词:土家族;民间美术;高校;美术教育;传承  土家族民间美术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它
摘 要:作业是种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形式,单一而枯燥的数学作业压制了多少学生的创造性。低年级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的专题研究甚少。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枯燥灵活;单一;生活;随机应变生活融合  2011年进入州东至今,一直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放学后家长们总是挤在黑板前抄写家庭作业,有时在
摘 要:初中数学既是对小学数学的一个知识总结,也是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生长点·渗透点·探究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提升数学成绩,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找到严谨的教学思路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生长点·渗透点·探究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中几个
摘 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占据课堂的主导,使得整体的课堂效率并不高,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的完善与解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初中数学课堂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当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高中历史在材料的选取及知识点的理解运用上也日益深入。历史课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基本了解及运用能力,从中感悟历史。其中,阅读材料理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其在考试中能否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纵观近年的高考题,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在材料的运用方面比重不断增加。故此,材料阅读理解教学的有效指导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扮演
摘要:小学英语教育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必要环节,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出全新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求教师调整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与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与自由思考的空间。在小学阶段中,学生所积累的英语知识较少,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需要注意到的问题较多,包括教师的表达是否有词汇与语法的应用超出学生认知范围、教师提问的方向是
摘 要:化学这一门课程,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氧气的制备实验为例,对中学化学实验改进进行探究,主要介绍了化学实验装置改进、化学实验药品改进,共两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有效参考,使其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与实验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装置;实验药品  一、 前言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包括几种不同的实验形式,如验证性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