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精英意识

来源 :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uan119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斯特的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为线索和根据,提出一个解读《印度之行》的新策略:用精英意识解释小说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福斯特的精英意识在《印度之行》中体现为四个方面:追求出众,完善自我,特立独行,百折不挠。追求出众表现为福斯特选材、选景、选人的独特品位;完善自我体现在穆尔夫人的道德与信仰革命中;特立独行意指阿德拉的文化探索和人格升华;百折不挠落实在菲尔丁矢志不移的理想追求与和平使命上。论文的结论是,精英意识是福斯特的创作《印度之行》的潜在动力,是《印度之行》的神秘人物和曲折情节的通解密钥。 Based on Forster ’s life path and artistic path,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strategy for interpreting the “trip to India”: using elite consciousness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plot design of the novel. Foster’s elite awareness in the “trip to India” reflected in four areas: the pursuit of superior, self-improvement, maverick, indomitable. Pursuit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Foster, the King, the election of the unique taste; perfect self-expression in Moore’s moral and faith revolution; maverick means Adela’s cultural exploration and personality sublimation; Fielding’s determination to pursue the ideal and peace missi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hat elite consciousness is the potential motivation of Forster’s “trip to India” and the key to unraveling mysterious figures and twists and turns of the “trip to India.”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绘画基于文化基础和使用工具等因素,其形象与造型具有独特性。本文就中国传统绘画的几个特征进行了阐述。
近年来,中国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红色音乐的传播与发展由于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也出去逐步需要完善的状态,两者结合发展可以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本质,通过中国梦与红
自从工具性的工业革命,弥补了人类意识上的贪婪遗憾以来,我们惦记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多更快地把大自然这个整体切碎,而后转换成我们的商品。我们的日常话语,举手投足,我们的时
自高师实施声乐教学改革以来,一种要打破“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声音就不绝于耳。有些人认为高师声乐个别课也就是“一对一”教学,不适用于师范教育,不能很好地突出师范性,不能
本文主要探讨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教学.从注重选择"好苗";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题作用这四个方向来探讨有效教学的重要作用
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学管理现状,认为高校教学管理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改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必须树立教师的主体地位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良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在音乐创作过程中,音乐作品具有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音色、曲调线、调式、音强、调性、和声、音区、演奏法、速度、节拍、织体以及节奏这十二种不同
2005年5月,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岁到5岁5个不同年龄阶段33头雌性麋鹿的体重(BW)、肩高(H)、头长(HL)、耳长(EL)、胸围(BR)、尾长(TL)、体长(BL)、后足长(ZL)进行测量,分别对
以MG300/710-WD为例,用APDL对采煤机支撑腿建模,分析最大载荷时支撑腿所受应力和位移。利用ANSYS优化模块对支撑腿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效果明显,为支撑腿的设计改进提供了一
素有民族乐器表现力之"王"美称的古筝,更是以其丰富的演奏技巧、技法,宽广的音域,清脆明亮的音色成为瑰宝中的精品,流传至今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古筝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古
期刊